您的位置: 萧山健康网 >  医疗新闻 > 

为生命“托底”,这个科室的医护人员没有后路可退

[ 医疗新闻 ]    
2023
01-31
09:20

一年到头,很少有像医院这样的单位,即便是除夕当晚,也是从不打烊,全年无休。尤其是医院的一些重点科室,自疫情政策放开以后,承受着巨大的冲击,比如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以下简称ICU),他们科室的特殊性意味着没有后路可退,要全力以赴守护好“生死之门”。

“各位同仁,接医院通知,1月27日临时重症病房将全部撤离,可能有剩余的危重患者会转入我们ICU继续治疗,请大家做好准备,打好攻坚战!”正月初五,ICU的晨交班会上,科主任施建中传达了这个通知,科内同事默契的点点头,在交班、查房完毕后立刻进入各自角色,开医嘱、写病程、各类导管留置、气管镜检查、俯卧位通气、CRRT、呼吸机参数调整......随时准备迎接下一个新病人,训练有素,淡定而稳健。

2022年末,疫情形势突变后,ICU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医护都说,这是自己从业至今,从未见过的局面。2022年12月26日开始,这支由4名重症医学科医生,4名临时抽调的来自急诊、胸外科、麻醉科人员组成的战队,用31天时间,出色地完成了全院病情最危重患者的救治,并在春节期间,继续完成第一波疫情的扫尾工作。

图片

其中有几位患者的救治经历,让施主任和其团队印象特别深刻。

74岁孙大伯4年前被确诊渐冻症,相应神经元支配的肌肉逐渐萎缩,其中包括吞咽相关肌肉,吞咽时可能因为吞咽困难或无力易导致食物进入气道,吸入至肺部,继而引起肺部感染。2022年12月22日孙大伯被送到我院急诊时,咳痰无力,气急加重,有畏寒寒颤,胸闷气促,心律失常,监测氧饱和度86%,肺部CT提示两肺渗出,两下肺局部实变。急诊科医生第一时间予以气管插管辅助通气,之后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入科后发现,孙大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阳性的,这就表明孙大伯这次肺炎很可能是由于细菌及新冠病毒双重感染导致的。尽管经过治疗后,孙大伯肺部感染情况逐渐改善,但因患有渐冻症,咳嗽排痰能力弱,气道内及肺部痰液自行排出困难,导致患者肺部情况反复, ICU医生行暂时性气管切开术,积极予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后,肺部情况明显改善,氧合指数明显提高。现在孙大伯精神好起来了,新冠核酸也转阴了,气道内痰液如果较多的时候,可以从气切套管口靠护士人工吸痰引出,呼吸机逐渐下调了参数,相信再过不久,孙大伯就可以完全脱离呼吸机,转入普通病房了。

图片

56岁的俞大哥因“发热伴胸闷2天,意识丧失8小时”入院,在急诊室意识丧失,心跳骤停,瞳孔散大,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医护人员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纠酸等治疗,抢救20分钟后,俞大哥心率呼吸恢复,抢救成功,但病情重,仍需要呼吸机辅助治疗。由于俞大哥有新冠病毒性肺炎,且存在多脏器功能衰竭和其他基础疾病,收住到ICU继续治疗。在ICU的22天时间里,医生制定了严密的治疗方案,在病人和家属的积极配合下,俞大哥最终顺利康复出院。

图片

让医生能安心开展工作,ICU的杰出护理功不可没,在来文萍护士长的带领下,护理团队克服人员紧缺的困难,任劳任怨,完成了平时2-3倍的工作量。先进的护理理念,精湛的护理技术,崇高的敬业精神,在这次抗疫战争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12月5日后,ICU医护人员相继感染了新冠病毒,“轻伤不下火线”这是疫情开始的时候,科室喊出的口号,整整52天,没有一个医护人员因病请假,都是带病上岗。沈丹娜主管护师,体温高达40.5℃,走路都失去平衡,但为了照看患者,就坐在患者床边的地上,仰视着治疗仪、监护仪、呼吸机,又忍着剧烈咽痛,和当班同事三查七对,保证每一条医嘱都准确无误的实行;丁灵珊主治医师,高热40℃,家里老人、孩子生病,仍一心扑在工作上,热度上来了,吃一颗对乙酰氨基酚片,喝点水,等体温下来一点,又马不停蹄的给患者做深静脉、气管镜检查;高迪医师高热后咳嗽将近两周,一边咳嗽一边工作,一边和家属沟通病情,剧烈的咳嗽始终在影响他说话和工作的连续性,但他仍坚持着把本职工作做到位。

31天时间,救治60多名危重患者,气管镜治疗、俯卧位通气病例数量,超过以往一年的工作量。春节期间,一位位患者康复后转出ICU,有些仍在治疗的患者病情也在慢慢改善,ICU主任施建中说:“科室以‘保健康、防重症’为原则,第一时间学习指南、诊疗方案,规范治疗,指导相关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呼吸机使用、俯卧位通气等培训,不断深化总结经验,在防疫政策调整后科学研判,齐心协力,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提供有力保障,全力以赴守住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防线。”

在这次战疫中,所有人的压力都是前所未有的,在“相对集中,分类管理”的原则指导下,ICU的医护不仅要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还要治疗全院的危重内科疾病患者、手术患者,他们没有后路可退,他们是保证急危重症及特殊患者抢救和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

图片


来源:萧山健康网  

作者:浙江萧山医院  

编辑:朱歆楠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