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37岁便利店售货员滑倒后站立困难,年经轻轻的她到底咋啦......
长时间不晒太阳、作息饮食不规律的人后来都咋样了?
接诊的张宇航主治医师为小李检查了腰椎,通过腰椎磁共振得知,她的腰2锥体出现骨折,而进一步的骨密度检查也显示,她的骨量减少,有骨质疏松的可能。
长时间不晒太阳,作息饮食的不规律的她,最终躺在了病床上......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2022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是“巩固一生,赢战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OP,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成为影响中老年生活的重要因素。根据《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为36%。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51.6%、男性患病率为10.7%。
得了骨质疏松吃钙片就够了吗?
骨质疏松症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随着病情不断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腰背部疼痛,甚至“浑身痛”的情况,夜间更为明显,有时会影响睡眠,白天活动以后疼痛一般会减轻,有可能在很长时间内反复出现,时轻时重,常常伴有乏力、腿抽筋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身高变矮,驼背。在无外伤或者轻微外伤的情况下,还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是椎体、髋部、前臂远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
其中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被称之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即便能够存活,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受到影响。
所以得了骨质疏松,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哪些人群可能会骨质疏松?
1. 具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家族史的人群。
2. 月经迟来、月经稀发或闭经早的女性。
3. 具有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如体力活动少、吸烟、过量饮酒、饮过多含咖啡因的饮料、营养失衡等)。
4. 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的患者(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
下表是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快来测测~
如果以上有一项回答结果为“是”,就存在骨质疏松症较高风险,需要前往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测,进行进一步的诊治。
人的一生都会与骨质疏松作“斗争”,怎样预防是关键~
0-18岁年龄段人群要注重加强营养和运动,均衡摄入,科学锻炼,强健骨质,才能积累到峰值骨量,使骨骼健康,不输在起跑线上。
18-40岁年龄段人群要注重骨骼健康的维护,“创业容易、守业难”,奋斗期的中青年,也要在百忙中,抽空做骨骼健康的维护,注意保持骨量,减少骨质流失,特别要注意日晒,从而增强钙质的吸收。
40-65岁年龄段人群最重要的是认识这个疾病、熟悉这个疾病,对骨质疏松这一疾病有基本的概念,关键是需要做好定期筛查,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从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65岁以上的年龄段人群要预防跌倒以及预防跌倒带来的骨折,是维护骨骼健康的底线,这个年龄段的骨质多已有流失,跌倒带来的骨折往往是灾难性的,要锻炼、要服老、要适老、早治疗。一旦跌倒骨折,除了治疗“硬病”,还要注重内在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诊疗中心
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骨质疏松诊疗中心成立于2011年9月,是萧山地区首家“卫生部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协作基地”。学科带头人姚晓聪主任医师现任杭州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团队近三年发表骨质疏松症方向SCI论著17篇,课题立项5项,举办省市级继教班两次,多次参与国内顶级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并组织多场大型义诊、科普讲座等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