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时政经济 > 

用“造节”造就乡村文旅的长红

[ 时政经济 ]    
2024
04-16
08:36

近年来,乡村文旅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政策的大力支持,加上大量资本的投入,成就了一批典型案例,几乎每个地方都有拿得出手的文旅村庄。不过,风光的背后,也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

笔者前不久参加了一个乡村文旅活动,活动场面很热闹,来的人不少。当地有特色产品,现场舞台、体验区、市集应有尽有,总而言之,很有办活动的样子。不过,等笔者去村里溜达一圈回来,却尴尬地发现,活动现场几乎没人了。原来,舞台节目一结束,大部分人就纷纷离去了。现场冷冷清清,市集商户们也只能早早收摊,只剩下卖烤肠、冰淇淋的。

这件事给人的启发,除了做市集生意最好卖点小吃或冰淇淋,就是开发乡村旅游确实不容易。发展旅游,最重要的就是人气。要有人气,就得留得住人,就得提供相应的体验内容。内容不够留不住人啊。

乡村文旅要发展,就要考虑怎么持续运营,怎么打造爆款,怎么出圈,怎么长红。这大概是发展之路上必然要经历的“成长的烦恼”。

其实近年来,一些村庄发展乡村旅游,主要动机还是跟风。然而旅游产业容易受大环境影响,再加上一些村庄本身缺乏特点,造成目前乡村旅游内容同质化非常严重,不是农庄游乐园,就是团建烧烤基地。实事求是地说,这两种商业模式能够取得稳定的收入,至于其他文旅项目,最多起到引流的作用。结果是有特色的不赚钱,能赚钱的没特色。长远来看,这对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是不利的。

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不能拍脑袋就上,而是需要有详细的可行性论证,还要因地制宜,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最重要还是坚持下去。毕竟,泼天的富贵往往以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万一哪天走红爆火了呢?机会从来都留给最有准备的人,对于要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来说,这个准备就是能留得住人。

众所周知,办活动是快速聚拢人气的好办法,游客被吸引过来了,能留住多少人,留住多少时间,就要看村庄能提供的体验内容了,如果没有内容,高人气照样转瞬即逝。从这方面来说,“造节”是较为直接和方便的办法——用持续不断的节日庆祝活动吸引人气,维持热度。如果创造出来的节日受到欢迎,还能打造自身的特色招牌。

“造节”发展路径,成功的例子不少。比如贵州乡村的“村BA”“村超”,用不间断的体育赛事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维持赛事的热度,进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也有一些村子通过发掘历史传说,以传统文化的名义搞出许多节日。大家都在为“造节”吸引游客,绞尽脑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当然,“造节”容易坚持难。所有的节日活动本质上都是狂欢节,作用是让游客参与狂欢,享受欢乐。只要牢牢记住这个宗旨,节日的名堂可以放开思路,不必拘泥历史文化。关键是要持续投入,不能虎头蛇尾,刚红火了两年就没影了;也不能小打小闹,节日之间只有名义上的区别,现场还是摆小摊。既然是节日,就要搞出有声有色的内容来,还得是城市里搞不了的。比如春天就搞大面积赏花大会、春耕祭典,夏天搞烟花大会,秋天搞丰收节、钓鱼季,冬天搞庆典巡游等。就效果而言,体育赛事最容易搞得热热闹闹,乡村旅游“造节”,不妨从承办体育赛事开始。

显而易见,“造节”需要持续的资本投入。文旅产业鲜明的特征就是前期投入较高,也非常依赖运营。尤其是在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或人文资源的条件下,坚持对节日活动进行投入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这条赛道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就乡村产业而言,农、文、旅三大产业三足鼎立,都需要有均衡的发展,产业才能相辅相成,取得更多的成果。



来源:首席评论员 俞海波  

作者:萧山日报  

编辑:汤圣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