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健康网 >  医疗新闻 > 

“药”小心:服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做好防晒!

[ 医疗新闻 ]    
2023
08-29
10:11

都听说过晒太阳“补钙”,那您知道服用某些药物后,晒太阳可能引起“光敏反应”吗?今天,萧山中医院主管药师施丹给大家介绍下那些可能引起光敏反应的药物。

什么是药物光敏反应

药物光敏反应是指有的人使用某些药物后,外出活动时在短暂接触光线后,皮肤出现刺痛感、红肿、发热、瘙痒、小水泡、疱疹等,类似于日晒斑或日晒性皮炎的症状。

药物光敏反应包括光变应性反应和光毒性反应。出现光敏反应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使用过具有光敏感性的药物;二是接受了一定量的日光照射(主要为紫外线)。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原本无害的药物可以转变为对细胞有毒性的物质,通过化学反应直接破坏或杀死皮肤细胞。

哪些药物可引起光敏反应

1抗菌药物

◆ 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洛美沙星等,其中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对紫外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在治疗条件下不存在光敏反应。

◆ 四环素类:多西环素、地美环素、米诺环素、美他环素等。前两者最易发生光敏反应。

◆ 磺胺类:复方磺胺甲噁唑、柳氮磺吡啶、磺胺嘧啶、对氨基苯磺酰胺及磺胺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氨苯砜与磺胺药有交叉过敏,也可引起光敏性皮炎。

◆ 抗真菌药:灰黄霉素可引起严重的光敏反应,引起尿、肝卟啉病,并可诱发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此外还有酮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

◆ 其他抗生素:氯霉素、氨基糖苷类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抗结核药(如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钠),均有引起光敏反应的报道。

2非甾体类抗炎药

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扶他林)、布洛芬(芬必得)、氯诺昔康、保泰松、萘普生、吡罗昔康、酮洛芬、美洛昔康等。

3维甲酸类

异维A酸、阿维A酸等。

4利尿剂

呋塞米(速尿)、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蝶啶等均可发生光敏反应,皮肤损害的形态多种多样,而报道最多的是氢氯噻嗪(双克),可引起光毒、光变态、红斑狼疮样反应。

5心血管药物

胺碘酮、奎尼丁、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吲达帕胺、心得安、氯沙坦、缬沙坦等。对于长期服用胺碘酮的病人,有超过50%的患者可在曝光区出现蓝灰色色素沉着。

6降血糖药

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磺脲类降糖药。

7抗抑郁类及抗精神类药物(吩噻嗪类)

盐酸多塞平、氯丙嗪、奋乃静、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等,其中氯丙嗪可以产生蓝灰色色素沉着。

8消化系统药物

雷尼替丁、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

9抗阻胺药

氯苯那敏(扑尔敏)、赛庚啶、色甘酸钠、苯海拉明、氯雷他定(开瑞坦)偶可引起光敏反应。

10避孕药

部分含雌激素、黄体酮的口服避孕药引起的光敏反应相继有报道。

11抗肿瘤药

甲氨蝶呤、氟尿嘧啶(5-FU)等。

12中药

补骨脂、连翘、竹黄、独活、沙参、白芷、白鲜皮、仙鹤草、前胡、防风、荆芥等,雷公藤多甙也有个案报道。

如何避免发生药物光敏反应

首先应做好防晒,特别是阳光比较强烈的夏日,外出时要撑太阳伞、戴遮阳帽或太阳镜,避免穿短袖上衣,皮肤裸露部位涂防晒品。

其次,对于1天服用1次的药物若非必需早上服用,则可以选择在晚上服用。如果有过药物光敏反应史,在就诊时,应如实告知医生,选择非光敏性药物。有些药物必须应用时,应严格避免日晒,可通过缩短用药时间、减少药物剂量以及晚间睡前应用来减少光过敏反应的发生。

发生光敏反应后怎么办

首先是停用药物及避光,给予局部冷敷及外用润肤霜;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抗炎,抗组胺药可以减轻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或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当不可避免接触光时,可以选择针对紫外线有广谱作用的防晒品。

图片

药师提醒

千万别因为害怕发生光敏反应,盲目自行停药和减少药物剂量,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同时,夏天防晒需留心,服用特定药物期间更要注意,避免在中午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外出,防止发生光敏反应。


来源:萧山健康网  

作者:萧山中医院  

编辑:朱歆楠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