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文教卫 > 

亚运来了 | 象棋:帷幄运筹、决胜千里的智力运动

[ 文教卫 ]    
2021
11-23
08:02

茶馆里,城河边,绿荫下……约三五好友,摆一盘象棋,沏一壶清茶,便可在楚河汉界旁横兵跃马、斗智斗勇,厮杀到日落山头。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象棋是一项集文化、竞技、趣味为一体的智力运动。1956年,象棋成为中国正式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2010年,象棋作为亚运赛事项目首次进入广州第16届亚运会;如今,它在相隔10年后重返亚运大家庭,并继续绽放出熠熠光辉。

花甲“棋痴”智者风范

孙利光,67岁,人称“棋痴”,研究象棋50余载。在2017年萧山象棋棋王赛中,他凭借睿智的思考和果断的决策脱颖而出,一举拿下那届棋王赛冠军。

在楚河汉界的方寸沙场激战中,各路棋手凝神静气,博弈智慧,在棋盘上进行着激烈“拼杀”。出车、跳马、飞象、上士,落棋有声,出招无语,双方斗智斗勇……小时候,因为父亲喜爱象棋,孙利光觉得好玩,总站在旁边观看。有个叔叔见他如此喜欢象棋,便成了他的引路人。一到暑假,孙利光每天下午都去找邻居家的大人下棋。有时,别人家的孩子早已进入梦乡,他还在挑灯夜战。

有一次临近饭点,母亲让孙利光去买米,他在半路上忽然看见有人在对弈,就驻足观看,把买米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正因这份痴迷,孙利光的技术日益精进,1973年,年仅19岁的他参加萧山区象棋青年锦标赛,便获得亚军。这些年,孙利光参加过无数次市、区、镇各级象棋比赛,获得过不少名次,特别是在已过花甲之年的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次获得萧山区棋王赛冠军。

“象棋是一种智慧的游戏,双方各16枚棋子都是以军队的职称和装备命名,如车、马、炮,将、仕、相等。孙子兵法的许多战术都适用于对弈中,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暗度陈仓等。”提及象棋,孙利光滔滔不绝,“此外,象棋的胜负是以捉住对方将帅为目标,所有的子都可以为将帅献身,所以就有丢车保帅的现象。当然,象棋比赛还会产生和棋。”

据了解,象棋是一种模拟中国古代战争的游戏,棋盘上的“楚河汉界”至今仍能寻找到古战场的旧址。象棋的“将”“帅”在九宫内行走,体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者风范。象棋中的和棋体现了“以和为贵”,勇于争胜的同时也表现出了棋手对和平共赢的美好向往。

“象棋下了50多年,既锻炼了我的智力,也提高了做人的品质,养成了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意志,我总能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一切。”孙利光说,同时通过对弈的形式以棋会友,也结交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虽然性格各异,但我总能和他们友好相处,共同活跃在棋坛上,感觉越活越年轻。”

棋如人生蕴含哲理

计分、编排、计算成绩……一局象棋比赛后,厉峰在电脑前紧锣密鼓地“开工”了。复核棋手成绩,输入基本信息,5分钟后,电脑程序便能自动生成下一局比赛的编排表。

“象棋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取舍智慧。棋如人生,你的对手是整个社会,你要充分利用自己的16个棋子去下赢它。同时也要认清社会,因为它远远不止这16个子。”与象棋结缘30余年,从事象棋赛制编排工作10年的厉峰说。

厉峰与象棋结缘,始于20世纪80年代。“那时小学体育课的运动项目几乎只有象棋、陆战棋和乒乓球。相比单一的陆战棋,象棋存在无数变数,32颗棋子变化多端,62个格子变幻莫测,90个棋点奥妙无穷,如兵可以吃掉元帅、子与子之间可以互吃等,所以我第一次接触便喜欢上了它。”

彼时,正是思想相对保守的年代,而下象棋所需的全局观、谋略等特质,如同一把钥匙,为厉峰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下象棋特别需要缜密的思维和推理能力,入门棋手和专业棋手的区别在于下一步想一步跟下一步想十步、下一步想全局。专业棋手还会思考‘我将怎么走、对手将怎么走、为什么这么走’。”

只要得空,厉峰便和同学在棋盘上痛快厮杀。“小时候我们都把‘重头戏’集中在车、马、炮上,只考虑车怎么出、马如何走、炮怎么打。后来慢慢领悟到,事物存在即有其必然性,比如相(象)和仕(士)不能越过河界,但它们可以在将(帅)周围起保护防御作用;也不要小瞧小兵小卒,它们可能对棋盘局势起关键性作用。”

多年来,因为热爱象棋,厉峰始终和象棋在一起。“因为无法在战术上超越专业棋手,所以我就选择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服务。”厉峰说,之前比赛一直采用人工编排,编排至少耗时半小时,如今使用电脑编排,从输入成绩到打印编排表只需5分钟左右,大大提升了效率。

在厉峰看来,象棋是一种“草根”文化,不管是马路边还是树荫下,只要有象棋爱好者即可下棋。同时棋理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楚河汉界,泾渭分明,在棋局中演绎着人生的风云不测之变化。“现在象棋断档厉害,老一代人基本都会下象棋,最关键的是如何发展中小学生和年轻象棋爱好者,做好他们的普及工作。”

《萧山象棋》明年出版

由萧山象棋协会编写的《萧山象棋》将于明年出版,这本书主要聚焦萧山改革开放后的象棋文化,记载萧山象棋发展的历史和为之倾心尽力人士的业绩,为全区象棋爱好者提供资料,旨在推动萧山象棋事业发展,为弘扬象棋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作为一种民间体育文化,象棋在萧山文化底蕴深厚。1963年,萧山县举办首届中国象棋个人赛,自此后群众性象棋活动在基层广泛开展起来;改革开放以来,萧山象棋界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各种赛事层出不穷,比如每年举办的职工甲级赛和乙级赛,四年一届的全运会象棋赛,已举办29届的萧山象棋棋王赛等,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棋手。如今,萧山全区有象棋爱好者几万人,萧山象棋活动呈现出方兴未艾的繁荣局面。

“我们从2015年开始编写《萧山象棋》,6年间进行相关资料收集和文字编辑工作,计划于明年4月前出版,以此献礼亚运会。”《萧山象棋》总策划陈根华说。

陈根华介绍,这本书的编写难点,在于收集资料和出版费用。“从改革开放至今,时间跨度很大,所以各个时期的资料收集工作比较困难。同时出版费用也紧张,我们就通过赞助和募捐的形式进行集资。在许多热心人士帮助下,这本书得以完成。”

接下来,萧山象棋协会将继续推广和弘扬象棋这一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举办赛事,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让更多人领略这一国粹的无限魅力与风采,浓厚全区迎亚运氛围。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童宇倩  

编辑:蔡少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