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社会民生 > 

清明前后 西小江耙螺蛳火热

[ 社会民生 ]    
2024
04-01
08:50

“清明螺,赛肥鹅。”河水渐暖,又到了吃螺蛳的最佳时令。近日,衙前镇杨汛村的村民们开始忙碌起来,从柯桥钱清到萧山临浦,长长的西小江上,100多艘杨汛村的小划船日夜不停。

在位于村庄南端的西小江江面上,曾创造一天耙出4000多斤螺蛳的非遗传承人徐国安正驾驶着小船出发,亲自在村头的河里“露了一手”。

“经过一个冬天的蕴藏和吐纳,明前螺还未有籽,这时候的螺肉最为肥美,卖的价钱最好。”徐师傅边开船边介绍,虽然一年四季都能耙螺蛳,但清明前后收益最高,这段时间不仅收购价格最高,而且收获的数量也多。

把船开到河沿停稳后,徐师傅站上船头,拿出了两件耙螺蛳的工具,一个是看着像“网兜”的竹制器皿,一头是渔网连着长柄;另一件是一根长竹竿,头上绑了一块竹片,一手一个工具。凭借经验,徐师傅找准位置,放下“网兜”,用那根长竹竿一下又一下把河底的螺蛳耙进“网兜”里,和拖地的动作别无两样。

别看动作简单,要从水中把螺蛳耙到“簸箕”里,是一门技术活。“一般人站在船头都难,更何况还要耙螺蛳,这个十分考验核心力量,手上的力道也要大,才能把簸箕从水里提起来。”徐师傅说,村民耙螺蛳的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时候一天要耙15个小时,耙起螺蛳来丝毫不输身强力壮的年轻人。

徐国安曾是一家玻璃厂的副厂长,但他放弃这份工作,选择回到家乡耙螺蛳。“靠水吃水,作为一项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活计,耙螺蛳是老一辈村民的集体记忆,如果把他当成一份工作,时间自由,挣得不少,还能锻炼身体,上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工作。”徐师傅指了指江中远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你看那个师傅已经八十多岁了,经常连着耙几个小时的螺蛳,比现在的年轻人还壮。

如今,耙螺蛳的收益也还不错,徐师傅目前做一天休息一天,最近每天都能耙1000多斤,目前收购价格在1.2元左右,粗略估算下,每个月能挣两万元左右。

已经50多岁的徐师傅是村里耙螺人中最年轻的。年轻人都去哪儿了?徐师傅笑笑,“耙螺蛳虽然比在外工作挣得多,但一是年轻人好面子,二是比较辛苦,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年轻人自然少了。”

“西小江的螺蛳耙不完,但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也算时代的进步。”杨汛村乡贤联谊会会长徐树康说,虽然耙螺蛳的人越来越少,但“渔耕文化”却以另一种形式传承着。

如今,新建的杨汛村文化礼堂成为了村里的网红景点,在三楼的杨汛渔耕文化实物展示厅,通过老宅旧院、生产劳作、乡风民俗等内容,生动展现了杨汛村的历史文化、村民生活的变迁和精神面貌的吐故纳新。“通过这种方式把耙螺蛳的精神传承下来,是我们村最大的财富。”徐树康说。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靳林杰 韩杰 通讯员 徐又江  

编辑:顾晨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