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杭州 > 

10个月,25万字!萧山有位高一理科学霸出了本书

[ 杭州 ]    
2024
03-31
16:43

萧山中学高一年级的葛唐安写的《太湖咏调》出版了,引起了不小轰动。他在初二的时候,花了10个月,完成5本手稿,约25万字。

《太湖咏调》用意识流的写法,讲述了一个住在太湖边的主人公经历辍学,截肢后,带领全村人投入织布事业,走向共同富裕的故事。

前两天,记者在萧山中学见到了葛唐安,麦肤色,平头,一双有神的丹凤眼,笑起来两个酒窝,是个阳光男孩。

班主任兼红帆文学社指导老师赵凌云说:“他的语言有自己的个性,不张扬,不故作深沉,从容认真地表达,更难得是出书后也依然低调,没把自己当作传奇,有条不紊地安静地继续每一天。”

幼儿园就萌生出书的想法

写一本很厚的书很了不起

很多人可能对小时候的记忆不太深,但是葛唐安很肯定地说,是在幼儿园的时候萌发了出书的想法,他说那时候看着妈妈看着很厚的书,他就在心里想,要是能出一本很厚的书,那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葛唐安走上写作之路是和阅读分不开的。“三年级之前都是跟着妈妈一起看,三年级之后才自己独立看书,上学期间,一周看一本大概200页厚的书,到了暑假一天看1-2本。初一开始细读。”

他说,《静静的顿河》看到一半,就萌发了写作的冲动,等到看《战争与和平》时,就开始动笔。“我就构思了3天,一切都像从笔端流出来一样。”

对于阅读什么书?他也非常有想法。他说光看所谓的名著是不够的,他觉得在近代,世界各国涌现出很多非常好的作家,但没在国内成为流行,比如君特·格拉斯、波拉尼奥等,他们在现代文学上都有很高的高度。“我们应该开拓门派,多看一些世界上好的作品,比如意识流,目前国内认为比较超前的创作,其实在国外已经比较陈旧。”

写作、学习两不误

成绩名列前茅,是个理科生

25万字,需要花费很多精力,特别是在初二阶段。葛唐安不仅考上了萧山中学,而且成绩常居年段前十,他是怎么做到学习和写作两不误的?

“写作基本是在非周末进行,八点之前我基本做完了学校的作业,然后会花一个小时写作,九点之后再开始课外拓展练习。如此坚持了十个月。”

葛唐安说他也会有写不下去的时候,有一次连撕了三稿,但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这个时候就会去找一些书来看,直到有一些灵感后,再继续写下去。

初二这年,葛唐安让父母停掉了所有的培训班。他觉得学习还是需要刻苦,但更需要注重方法,不是瞎努力,语文要善于总结经验,数学要学得多,练得多,而且要保持轻松的心态,不要让自己有太大的压力。

葛唐安的文科和理科成绩差不多,最后还是选择了理科,他说理科可以帮助建立更加立体的思维,完善知识结构,未来在文学路上可以走得更远。

审美价值比情节更重要

主张松弛有度的人生观

葛唐安不仅写书,还喜欢写诗。他写的《尘漫史》中有这么一段:时空,物件,精魂/伟大或渺茫的嗟叹/如晶莹的盐/熔铸为一段段残梦/挂于那树上私语/宇宙……/深海蜉蝣般凄凉/我竟不敢一寸入梦。

赵老师说:“这首诗最独特之处在于意象的选择,渺小与宏大,短暂与永恒,残缺与完整,透明与浑浊……这些不同维度的对立统一构成了一个别致厚重的美学世界。”

这也正是葛唐安对于写作的理解:情节并不是写作最重要的,给人审美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对文学的热爱,让他形成了松弛有度的人生观。

在初升高创新班选拔的时候,葛唐安势在必得,可是最后却失误了,而且与预期相差非常大。但他很快调整好了状态,在考前的冲刺阶段,他把时间安排好,也不挤压睡眠时间,提高效率,学习累的时候,读几首诗,看点文章,一张一弛下轻松地迎战中考,最后取得了很好成绩。

葛唐安爸爸说:“由于他对文学的喜欢,就形成一个通过读研、读博,未来能在高校从事文学研究的工作的目标。即使考不上理想学校,也不影响去实现一个远大的目标,这样,眼前的得失反而就不太会影响到他的心态。”

葛唐安说:“因为热爱,所以有冲劲、有激情,并获得乐趣。”


来源:橙柿互动  

作者:  

编辑:值班小编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