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社会民生 > 

当吐槽“年味变淡”时 我们在纠结什么?

[ 社会民生 ]    
2024
03-05
08:41

2024年的春节,堪称史上最火春节!火的是旅游。

据全国各地文旅部门、热门景区及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龙年春节国内旅游预订量大幅超2019年同期,中长线游同比增长超3倍,自由行同比提升30%。

出去嗨的频率高了,自然有人要重提“年味变淡了”的话题。

进入三月,偶尔还会听到窗外的鞭炮声声,明明鞭炮还在放、春联也贴门上了、亲戚还在走,但在很多人眼里,都市人的“年味”却如朱元璋心中的“翡翠白玉汤”,御厨做出来的再精致,也找不回当年逃难时所吃的那种刻骨铭心的味道了。

2022年江西省共青团委就在2万多名大学生中作了一个问卷调查,80%以上人员认为年味变淡了。2023年底,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就“传承历史文化、增加广州‘年味’”进行调研,六成以上受访者也认为“年味”变淡。

天南海北,众口一词,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我们纠结、遗憾的是,那些回不去的记忆。

回忆总是自带滤镜的,回不去的时光往往都成了最好的时光。如果说记忆本身是葡萄,那么回忆的过程就是发酵,每个人都在潜意识里使回忆变得更加浪漫、更加美好。

有些童年时的亲友,也许已经不在了;童年时旧居,也许已经消失了。在你的记忆里,这些消逝的东西,变得愈来愈美好,成为你精神深处的家园。

我们执拗地说“现在不如以前”,就是对这个精神家园最执着的守护。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物质大大丰富的世界,降低了满足预期。

小时候的那颗硬糖,未必比现在的巧克力更甜;小时候的那碗肉,未必比现在的山珍海味更香;小时候的过年衣服,未必比现在的更美。但我们为什么都愿意说那时候的好呢?

除了“回忆滤镜”,更重要的是因为预期的不同。在物质匮乏年代,辛苦劳作了一年,过年时可以吃顿好的,穿件好的,那份期待是最令人向往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平时就可以享受到丰富的物质生活,这使得对过年期间特殊物质享受的期待大大降低。

我们所经历的,是一个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很多生活习惯被改变了。

在农耕时代,生活虽然艰辛,但画面无比美好。“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亲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热闹,在历代名家大师们的笔下魅力永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记忆中的桑田美竹,变成了钢筋水泥;旧时的儿女绕膝,变成了独生子女;粗陋敞亮的农家大院被精装修的商品房代替;科技的进步,交通、通信极大方便,那份过年团圆的期待被不断稀释;由于环保意识的加强,过年鞭炮也不放了……

原有的美感基础逐渐消减,新的审美体系和情感还没建立起来,我们这代人彷徨于其中,叹息年味的变淡,也是自然的。

明乎此,我们认为“年味变淡”从一方面来讲是历史大趋势,让人无可奈何;另一方面,又让我们有重塑新的“年味”的憧憬。既然我们的祖先能够创造出中国式“年味”,那我们深挖其中的精髓,以重拾人伦情感为根本,以推陈出新传统文化为手段,加上政府有意识地规划和引导、民间组织和年轻人的参与,伴随着我国不断增强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式“年味”必将以另外一种形式走进人们的心中。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评论员 傅小慵  

编辑:值班小编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