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寻味萧山 > 

出笼即售罄?萧山这家二十几年的包子店太火,早餐能卖出一千个包子,怎么做到的?

[ 寻味萧山 ]    
2023
12-23
15:05

冬季的清晨,总是要醒得晚些。

凌晨五点,天色尚黑。唤醒街巷烟火的第一缕热气,从早餐店的蒸笼里冒出,寻香味而来的食客往凳上一坐,点上每日必点的包子、馄饨……不一会儿,热乎的食物摆上桌,被寒风吹得有些哆嗦的食客赶忙喝上口热汤,顺食道而下的温暖瞬间化开了身上的寒冷,开启了全新的一天。

一日之计在于晨,而好吃的早餐,在冬日,更能给予人强烈的幸福感。

顺着网上的推荐,我们来到竹桥头农贸市场,寻找一家隐于菜市场的包子店,一路顺畅,在周边随便找居民一问,多数人都能伸出手给你指明方向。

“阿超?农贸市场门口靠里头那家就是。”


朴素的味道,往往最得人心

生长于市井的早餐店装修“粗犷”,两间紧挨着的店面组成了阿超包子店的工作间,店外摆放着三张实木色的桌子。此时,饭点已过,冷清下来的小路边只有几位晚起的食客静静用食。

墙上钉着一块红底的kt板,算是阿超包子店的门头。黄字写着今日供应的伙食,包子、生煎、馄饨、豆浆便是全部。包子品类大众,几款都是萧山人常吃的口味。

偏偏这朴素的味道,成了阿超包子店开店二十余年依旧火爆的秘诀之一。

最俏的生煎,周末时常出笼即售罄,去吃还得赶早。老板章石磊算了算,店里一天能卖出一千个包子,但至于为什么能征服食客们的胃,石磊也摸不透,总觉自家店也没什么特色,想了半天,说:“大概是老底子的味道。”

石磊是阿超包子店的包二代了,今年年初刚从父母手里接过担子。

阿超包子店店名来源,就取自父亲名字张国超的超。他们一家从绍兴嵊州而来,九十年代起,就开始在竹桥头附近做早餐生意,原是和亲戚一道,后来才独立出来。

包子的口味是张国超自己琢磨出来的。嵊州以小笼包出名,他初也以此谋生,但总归要入乡随俗,发现萧山人爱吃大包子后,他去打听了附近好吃的包子店,买来取经,自己吃,自己尝试做,才有了今天的味道——

发面有讲究,阿超包子店和好的面只发五分钟,这样的外皮吃起来更有嚼劲;肉馅都是自己剁,不放香精,单放味精和盐,只有去腥时,会放丁点老酒和白糖。

店内的馄饨也是网友推荐的菜品之一,不止一个评论表示,“这里的馄饨,有家的味道。”

馄饨是石磊母亲的拿手菜。店里的馄饨皮薄,是因她买来,还需重新再擀一遍,汤底简单,萧山人熟悉的老三套:紫菜、葱花、榨菜,肉馅相比包子更为简洁,调料唯二,味精和盐。

再多,似乎也说不出什么,她总结,好吃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新鲜的食材简单处理,就能激发其最鲜美的滋味。


人间烟火的另一面

石磊五岁起,就开始帮忙店里的生意,大学毕业后,找了份销售工作,做了一阵,却总觉不合适。恰逢早餐店生意红火,缺个人手,他就顺势留在了家中,随父母干起了这一行。

做早餐生意费时费力,一家人的生活从凌晨十二点开始。

一点,点亮店内的灯光后,三人忙活开了。准备食材、发面、包馄饨、做包子……直到五点,第一笼包子出炉,陆续有客人来到店里,一天的生意才算开张。

来买早饭的人络绎不绝,当指针指向十点,三人才有闲歇息,收拾收拾回家,吃个午饭倒头就睡。在石磊家,没有晚餐的概念,一觉睡醒,又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人间烟火的另一面,是日复一日和千篇一律的操劳日子。

石磊父母都是苦过来的。

老一辈相信天道酬勤,在小本生意上从不敢懈怠。从摆摊到能租下一个店面,期间他们付出的心血如今已不可知,只能透过零散的言语里,看到当年的模样——

九十年代,两人在三轮车上铺起一个家庭的生活。那时,一切都是流动的。小摊的位置是流动的,居住的房子是租的,日日赚的金额也是不稳定的。有过一段时间店面,又遇上拆迁,两人在临时棚里熬过了一个365天,才总算在这农贸市场门口安顿下来。

“临时棚那一年基本上没什么收入,每天可能就卖一笼包子,将就着剁几锅煎包,一天大概一百来块钱。”谈到这里,石磊母亲有些动容,“来的人少,没有人会愿意坐下来吃,真的是几个老顾客,真的是只有很老的顾客才会过来吃。”

直至现在,还有位六七十岁的老人,每日都会到店里用餐。他不怎么与石磊一家交流,安静地吃完,安静地离开,偶尔店里忙,他还会帮着收收碗,从老店到农贸市场,就这样吃了二十多年。

石磊母亲记得他每日点的食物:一碗馄饨,三个包子。这几年,随老人年纪变大,胃口似乎也小了,三个包子变成一个包子。

老客都认识石磊,这个嘴有些“甜”的娃,是他们看着长大的。

大家嘴上不说,来吃饭时,总会关注到石磊。石磊记得,有位老人看到冬天他的手开裂了,第二天就带了两罐护手霜,说是子女带回来的马油让他涂。

“是平时都没什么交流的顾客,但他对我们观察得很仔细,我收到都蒙了,很感动。”这也是石磊如此深切地感受到,隐埋在这家店下,味道、食客、老板三者间浓厚的情谊。

从孩提时被家里带着来吃,直到现在带着孩子来吃的食客也不少。

山珍海味,不如一顿馄饨包子落胃。

在这个新奇事物层出不穷的年代,用简单的早餐串联起三代人的时间和记忆,这是只有老店才能做到的事情。


包二代接手老店后

当谈到这家包子店的未来,石磊母亲突然说:“感觉我们拖累了他。”

石磊提出要做早餐生意时,夫妻俩最初是同意的,店里缺人,自家人总归放心些。但随这些年,夫妻俩身体越来越差,干活也越显吃不消时,心里头就生出些后悔。

做早餐行当,没有不苦、不累的。

“以前有三个人,多少还能分担些,但日后要是自己干不动了,石磊就剩一人了,怎么办?”这样的想法一直埋在石磊母亲心里,“现在我们这种店,招人也不好招,年轻人也不愿意做。”

石磊倒不在意苦累,他担心的是,自己还没达到父亲的要求。

“他们年纪大了,全手工已经吃不消了,尤其是我爸,年轻时就留下职业病,腰一直不好。”这也是石磊回来做早餐的原因之一,想要帮帮家里人,“今年我爸不得不退,发面和做肉馅都是由我来。”

基于各种因素,他也萌生了买机器的想法。今年,一家人带着发好的面粉和肉馅去厂里试了三四次,定下最适合店里的机器。“现在还是试用,只有包子的外皮是用机器做的,生煎、馄饨什么的都还是全手工的。”


“标准化”替代手工,味道变了吗?

总归是机器,与纯手工依旧不同。

在这个由无数食材组成的餐饮世界里,食物的口感最能够展现一个厨师、一家店铺的情感与手艺。切肉馅的时间长短、面粉发酵的时长,甚至是包馄饨时指尖的挪动……这些细节,都将成为打在食物上独一无二的印记。

“标准化”做不到这些。

因为味道,是没法骗人的。

老食客一尝就能吃出其中不同滋味。但也没说什么,一位吃了十多年的阿姨告诉记者,“包子味道肯定没以前好了,但没办法的,他(张国超)做不动了呀。”

石磊母亲说到这件事时,也摇摇头,“是真的做不动了,而且机器比人工效率高。”

被标准化包裹的包子未来会如何?

我们无法预知。但机器,是这家小店眼下的无奈之选,也是石磊一家顺应时代,“放手一搏”的选择。

食客不吝啬给早餐赋予浪漫的寓意,是人间烟火,是生活本味。

但在早餐店的店主们看来,或许是有情怀加成,但更多的是迫于生计的妥协,比如起早贪黑,比如购买机器。

正如石磊母亲所说:“以后他(石磊)也要受苦,想想都难受。”

石磊也告诉我们,他结了婚,有了家庭的压力,接手这家小店,除了希望帮帮父母,把手艺传承下去,也有这门活计稳定、能赚钱的想法。

他想,如果未来能招到帮工,那再好不过,父母可以完全放手过过清闲的日子。

“有机会的话,也想去外面看看,看有没有机会,开第二家店。”


来源:萧山网  

作者:记者 林青颖 高艺炯  

编辑:蔡少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