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国内 > 

不用通勤、软件监工,远程居家办公招聘快速增长,到底是美还是累?

[ 国内 ]    
2022
05-18
11:20

疫情和数字化浪潮催生居家办公新趋势

宅家工作,更累还是更轻松?

“钱多事少离家近”,是不少“打工人”玩笑中的理想工作状态。疫情之下的居家办公模式,似乎在一定程度实现了理想。但宅家工作是否真能轻松“躺平”?疫情防控政策是否会对企业居家办公转型和招聘产生持续影响?哪些公司和职业会更多地转向远程居家办公?未来的工作形态又会发生什么样的转变?

日前,智联招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远程居家办公发展报告》。报告显示,疫情之后,90%的求职者更希望所在公司允许远程居家办公。企业方面,远程居家办公招聘职位快速增长,维持在疫情前的三至五倍水平,“云办公”成为职场新趋势。

工作灵活但24小时在岗 优缺点都很突出

“本周我的项目进展是70%,预计接下来的联调和测试……”早上9点半,在杭州某外企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管女士正通过“云会议”汇报工作进度。据她介绍,近两年由于疫情原因,公司推出了远程居家办公方案——员工每周可以自主选择两天居家办公,“公司还为大家配置了居家办公的笔记本电脑,以后这种方式可能会常态化实行下去。”

和管女士一样,疫情发生后,不少人的办公场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这不仅满足了疫情防控需要,更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制约,让员工可以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

据报告显示,疫情后求职者远程居家办公的需求尤为高涨——疫情之下,高达76%的求职者更关注远程居家办公的招聘广告,83%的求职者更倾向找可以远程居家办公的职位,90%的求职者更希望所在公司允许远程居家办公。

相对应的,疫情也成为许多公司积极适应新形势、开始招聘远程居家办公职位的契机。报告显示,疫情催化了远程居家办公的采用率并具有持续影响,其中,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间,远程居家办公职位在全部招聘职位中的数量占比仅在千分之一左右。但在疫情暴发后,相关招聘职位快速增长,维持在疫情前的三至五倍水平。

“居家办公减少了员工通勤时间,缓解了通勤压力,因而也没有通勤带来的拥堵困扰、体力消耗,在作息时间和居住地的选择上具备更大的自由度,也因此增加了工作的有效时间,提升了工作产出水平。”浙江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旷开源分析说。

即使优点显而易见,但居家办公者也并不能轻松“躺平”。今年来,“居家办公比上班还累”的词条一度登上微博热搜,越来越多的求职者过了新鲜劲儿后,也产生了诸多相似的顾虑。

“下班时间领导也会随时找人,工作时长从8小时变成了24小时”“没有工作的氛围和仪式感,缺少监督,容易导致工作效率降低”“长期居家办公可能会对收入有影响”……和高赞留言相对应,报告也发现,工资、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团队协作社交,升职等薪酬待遇和工作管理组织方面相对软性的安排是求职者关心的重点。

在旷开源看来,居家办公将引发企业的现场管理和考勤管理变革,可能导致企业不得不由重视过程管理向重视结果管理转型,尤其在考核指标选择、考核权重设定、考核周期等方面仔细斟酌。此外,由于员工工作关系由线下变成线上,会降低员工的组织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些问题需要企业引起重视。

疫情催化、数字经济推动 这一波“SOHO”风从何刮起

事实上,居家办公并非疫情之后的新鲜事。早在20多年前,这一灵活的就业模式已从国外传入。当时,它还有一个时髦的名字——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而近两年来的新冠疫情和数字经济发展,进一步催化了居家办公浪潮。

“国内不少城市采取居家隔离的疫情防控政策,无疑催化了居家办公模式的再度兴起。人们开始学习居家办公的新技术,并调整习惯、认知、和心态来进行适应,也让不同的公司和员工更加了解远程居家办公是否适合自己。”智联招聘CEO郭盛分析说。

与此同时,疫情加速了线上经济的纵深发展。随着休闲娱乐、社交聚会、餐饮购物的需求转移到线上,线上消费习惯进一步拓展和强化,互联网相关行业进一步壮大发展,创造出更多具有远程居家办公潜力的工作。

“远程居家办公与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紧密相关。以远程办公、居家办公、混合办公为代表的灵活办公形态是科技进步对工作方式的重要革新。”郭盛分析说,数字化时代,固定工作场所工作的限制逐渐被消解,员工也希望以更包容开放的形式来选择工作方式。数字化的发展还为个人提供了更多在线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机会,例如美妆、游戏、科技等领域的视频短视频博主等等,此外Z世代也具有更多元的工作选择和更开放的就业心态。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疫情后能从线下转为线上办公并持续发布相关招聘需求的职位,多为互联网、数字化、单体化、知识型相关的行业。”他预计,随着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未来还将会有更多工作可以通过远程居家办公的方式实现,“届时,居家办公将不仅仅是企业在疫情等外部冲击下的重要后备选项,还应该是公司适应数字化转型和以人为本的主动日常政策,构建员工友好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发挥和培养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忠诚度。”

居家办公AB面:不用通勤,反而更忙了

7点30分起床,洗漱,吃早餐,冲杯咖啡,之后做22分钟的瑜伽,结束后边休息边看看手机或书,接近9点时远程打个卡,然后参加公司简短的直播培训,再之后是部门晨会,做核酸,接下来一整天都是大大小小的远程工作会议和各种沟通对接,一直到晚上七八点结束……这是做医疗运营工作的刘若雨居家办公期间一天的典型安排。

疫情期间像刘若雨这样远程居家办公的人不在少数。

不少人期盼能够长期居家办公,因为这样可以免去路上漫长的通勤时间,有更多时间用来做事情和休息,顺便也能照顾家庭,甚至工作效率也更高了。不过也有一些人在真正居家办公一段时间后,期盼早点回归原来的职场生活,他们给出的理由包括,居家办公有一种从早到晚永远在工作的感觉,缺少真正休息的时间,更累了。

节省通勤时间,但不同工作适应度不同

在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做运营的悠然很满意现在的远程工作方式,她的居家办公从“五一”假期之后开始,一直到现在还在延续。之前她每天上班路上单程需要一个半小时,现在她发现,这个通勤时间完全可以变为继续休息的时间。“我发现我们没什么必须要到公司去做的事情,绝大多数的事都可以线上完成。”

她的工作主要是对接一些KOL,居家办公之后,她并没有觉得效率降低,反而提升了很多。“因为我知道做完工作就可以休息了,可能以前一天的工作,现在半天就能做完。”她每天早晨起来开早会然后下楼做核酸,下午两点开始工作。

公司为了督促员工居家办公的效率,也增加了一些新的议程设置。公司要求每天早晨起来开早会,晚上写日报,汇报当天做了哪些工作。

短期内居家办公给不少人带来了新奇体验,但随着时间拉长,这种工作和生活方式也逐渐显现出更多侧面。就像生活一样,它也是面多棱镜,照出了不同企业的生存状态。

王欣怡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大厂做大客户广告销售业务,她平时喜欢出门,也爱健身,不过经过近50天的居家,她也逐渐习惯了现在这种单调的状态。她每天早上8点起床,洗漱一番之后下楼做核酸,大约9点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个岗位需要她持续开发新客户,同时也维持老客户的复购。

王欣怡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居家办公对于她的工作流程没有什么太大影响,但对于新客户的开发影响很大。“做销售主要还是要跟客户见面沟通提案,但是现在一直待在家里就不能用这种方式去开发新客户,谈新项目。只能通过线上。”而见面沟通的效果要好于电话、微信和发邮件,“我们只能尽量把每个影响降到最低,去把每个项目做好。”

黄先生是北京一家创业公司的市场经理,“五一”假期期间,他周边朋友陆续收到了居家办公的消息,出于安全考虑,他也期望自己所在公司早点下发类似通知。“‘五一’之后,整个朝阳区都要居家办公了,我也算如愿以偿。没想到还不如去公司。”

黄先生表示,他所在的公司业务比较依赖线下,此前经常办一些会销活动,居家办公之后,只能暂时先把业务重点调整到线上,比如直播,此外就是线上讨论方案为以后复工做准备。“这个行业前景本来很好,只是现在很多工作没办法展开,公司战略不断调整导致一些项目经常做一半就停了。”

居家办公期间,悠然也遇到了一些令她始料未及的状况。她的作息变得有些混乱,经常到夜里两三点才睡,吃饭也经常饱一顿饥一顿,之前在公司健身房运动的习惯也渐渐被丢弃了。一个人独居生活久了可能也会影响心态,前一段她的心情莫名不好、浮躁,经药物调理才得到改善。偶尔独自面对一些突发情况,也让她有种无助的感觉。

办公App用户再创新高

最近两年多的疫情多点散发,给了企业探索适度自由工作制的空间,也让协同办公平台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实际上,贝壳财经记者在访谈中了解到,无论是刘若雨、王欣怡还是悠然,她们在居家办公期间,都是通过公司内部软件来进行开会和沟通。黄先生所在的创业公司,则是通过腾讯会议或微信群组语音来远程开会。

协同办公平台本是为提高跨区域员工之间的沟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等而生。钉钉方面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从企业角度看,多数大中型企业会在至少两个地区设立办公室,“从这也可以想象,集中式的办公室办公,向分散、多地点的办公转变,从固定办公到移动办公区转变,这会是一个整体的大趋势。这些跨地区、跨城市企业的日常沟通和协同,越来越趋于依靠协同办公软件或工具来完成,以提升办公效率,降低各类差旅费用。”

疫情下,协同办公平台也成为了许多公司在居家办公期间满足员工间工作沟通、员工考勤打卡等“刚需”的工具。

贝壳财经记者另外随机采访三名有居家办公经历的员工发现,协同办公平台也几乎成了他们日常生活工作的“标配”,如在北京工作的罗先生所在公司要求员工每天通过钉钉在上午10点30分之前汇报工作计划;家住天津的孙女士所在公司要求每天上午9点30分和下午5点30分通过钉钉进行打卡;而东北的万先生所在的公司则拥有自己开发的一套协同办公软件,万先生需要通过本公司的软件按时进行定位打卡。

旺盛的需求下,钉钉、企业微信等协同办公平台的用户数量不断攀升:根据Questmobile数据,2022年4月效率办公赛道多个App用户活跃数再创新高:钉钉月活跃用户数(MAU)达到2.26亿排名第一,超过了2021年的峰值;企业微信达到9530万,飞书达到619万,分列第二和第三。

数据显示,与疫情之初相比,协同办公平台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大型企业组织活跃度的提高。根据钉钉近期公布的一组数据,2000人以上大型企业组织贡献了钉钉近1/3的活跃度。

此外,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大报告》,效率办公、电子文档、云盘存储、商业查询四项业务在2022年3月的用户规模均超过了2021年3月。其中,商务办公行业的用户在月人均使用次数、月人均使用时长两个数据上分别同比增长31.9%和57.4%,不过月人均使用App个数却没有变化。对此,Questmobile认为商务办公行业用户黏性呈现大幅增长,“随着办公商务应用的完善,使用两个以内的应用可以满足日常办公需求。”

钉钉副总裁、协同产品负责人傅徐军认为,疫情以来,很多用户已经体验过线上办公的便捷之处,这种远程办公的习惯已经在社会普及。

此前,在国外,硅谷一些科技企业已经宣布一定比例的员工可以永久居家办公。Facebook CEO扎克伯格还预测,未来5-10年,将有多达50%的员工永久在家办公。根据极光调研2022年年初发布的研究报告,后疫情时代下,长期化远程办公已经成为全球的发展趋势。调研显示,超过八成的企业员工愿意进行远程办公,不过也有35%的受访者认为远程办公会降低工作效率。

智联招聘发布的《中国远程居家办公发展报告》显示,新冠疫情暴发后,远程居家办公招聘占比快速上升,达到疫情前的三至五倍。同时,三成求职者所在的公司在疫情后开始允许远程居家办公,疫情客观上起到推动企业办公方式转变的作用。

(应受访者要求,悠然、刘若雨、王欣怡、赵晴和林帆均为化名)

人民日报:居家办公,工作与生活如何兼顾?

当前,不少上班族开启了居家“云”办公。有人“感觉良好”,没有通勤的压力,没有打卡的紧迫,免去两点一线间的往返奔波,不化妆打扮就能素面朝天开工干活。有人则直挠头,办公室里十分钟能解决的事,在家磨蹭半小时才起了个头,孩子和宠物相继“来访”,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既不能专心工作,也无法安心放松。当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你还能否好好做自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居家办公,又被称作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的首字母缩写),在上世纪70年代作为减少通勤上班的一种可行方案被提出。即时通讯技术问世后,互联网产业日新月异,为居家办公提供了通讯保障,也激活了灵活工作模式。SOHO一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活跃的新经济形态和自由的生活态度,是厌倦朝九晚五和板坐如钟后的另一种自我实现途径,带来了工作模式与生活方式的双重革新,进而衍生出创业、自雇、兼差、在职等多样化的SOHO办公形态。

灵活安排时间,随时切换空间,弹性的居家办公备受自由职业者青睐,但对于习惯了规律坐班的办公室白领而言,一键切换到截然不同的工作模式后,难免要经历一段自我调适的磨合期。毕竟,居家环境适宜慵懒,宽松睡衣加身,沙发上“葛优躺”,伸手就能够到小零食,还可化身“带薪撸猫”的铲屎官。如果走不出“舒适区”,就进入不了“工作区”,甚至掉进效率的“黑洞区”,工作时间直线拉长,陷入“睁眼即开工,收工就该睡”的低效循环。

有人说,居家办公是自律与自由的辩证法,提高自控力、保持专注度是应有之义;也有人说,居家办公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木,扮演线上上班族角色的同时,还要兼顾好线下的家庭成员义务。居家办公期间,家人成为临时同事,而工作和家庭往往要求人们处于完全不同的情绪状态中,频繁的角色切换不仅影响工作效率,也可能意味着双重的心理压力。老人让你帮忙看看手机,孩子上网课又在走神摸鱼,一日三餐总得有柴米油盐……这些可能是每一位居家办公者在通往工作与生活“多面手”的过程中,都要面对和解决好的问题。

一些网友自嘲,空间小了、居家久了,容易焦虑,经常在“躺平”和“支棱”之间做“仰卧起坐”,防疫的同时还需防“抑”。对此《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调适指南》提出,“居家办公的返岗者,建议通过有仪式感的方式划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如准时起床,穿戴整齐,找到一个尽量安静的地方作为工作区,清晰区分上班和下班等”“如果需要与同事远程协作办公,应积极学习和磨合,降低工作方式改变带来的紧张和焦虑”。居家办公,说到底还是一个注意力分配的问题,提高专注度、减少干扰项,才能最终找到自洽、“宅”出高效。

工作的归工作,生活的归生活,既要区分开,也要兼顾好,更重要的是要相辅相成。毕竟,居家办公不仅是疫情之下的权宜之策,未来还可能成为更多公司的常态化办公方式。《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远程办公用户规模达3.46亿,较2020年6月增长1.47亿”“采用远程办公的企业,其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20%至30%,同时,每位远程办公的员工一年可为企业节省约1.4万元人民币”。其实,不仅是居家办公,哪怕是在平时,工作与生活也如同跷跷板,总是在寻找最佳平衡点。毕竟,我们不可能如科幻电视剧中那样,把工作与生活的记忆截然切割两断。也只有找到了这样的平衡点,才能让工作与生活都有自己的节奏,也都充满价值与意义。

关于工作与生活的讨论,肯定还将继续下去。希望居家办公的你经历了“微笑曲线”之后,能够安然度过心理倦怠的瓶颈期,在克服居家惰性中突破“熵增定律”,实现生活与工作的兼容。

这正是:当工作,则工作,心无着于生活;当生活,则生活,心无着于工作。

电脑一开机,软件自动监工,居家办公是美还是累?

疫情,居家办公!智联招聘最近发布的《中国远程居家办公发展报告》显示,疫情后,约9成求职者更希望公司允许员工居家办公,约3成求职者所在公司开始允许远程居家办公。同时,远程居家办公招聘占比快速上升,达到疫情前的三至五倍。

而疫情也在倒逼企业办公方式的转型,推动企业实行远程居家办公的进程。在国内,携程已经宣布实行混合办公制,允许员工每周三和周五居家办公,成为国内首家推出“3+2”混合办公制度的大公司。在国外,亚马逊、微软、谷歌和苹果等互联网公司已经推出混合办公模式,更是将居家办公的选项变成常态化机制。

当居家办公成为常态,各种全新的管理方式也横空出世。有媒体报道,尚德机构要求北京朝阳区员工居家办公,并要求员工连夜安装电脑监控软件,每5分钟自动截屏,每天截屏不够89次就算旷工。

疫情之下,居家办公真那么美好吗?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正在居家办公的打工人后发现,当卧室、客厅都变成办公场所,办公电脑搬上了梳妆台和客厅茶几,他们体会到了不出门就能办公的幸福,同时也遭遇了生活被工作侵占的疲惫。

冰冰 携程人力资源管理 居家办公3个月

实行“3+2”模式后,部门同事都没申请过

今年2月,入职新公司不久,我就听说携程将开始执行“3+2”工作模式,每周三和周五,员工可以居家办公。

当时,我和同事都觉得很不错,很人性化,我也暗喜自己选对了公司。

集团在3月正式下发了相关通知,但具体到每个部门,都有一套相应的执行模式,有的是阶段性实行,有的只能在周三或周五中二选一。部门领导也告诉大家,如果有居家办公需要,可以在周三和周五提出相应申请,但直到我们公司全员居家办公前,我们部门都没有人提出过申请。

我的工作需要面试新员工,或者和各部门员工交流,是需要强社交类型的岗位。所以主观上,我更倾向于现场办公,这样更有工作的氛围,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更便于解决问题。如果居家办公,或者远程沟通,哪怕一件很小的事情,要和对方讲清楚,大家网上来网上去,会耗费很长时间,而且我还得注意措辞。

另外,作为一位新人,很多流程和同事都不熟悉,我也需要一定周期的现场办公才能适应。

基于以上种种考量,我都没动过要申请居家办公的念头。但疫情的到来,让人别无选择,3月16日至今,我们公司开始全员居家办公。

对于居家办公,公司没有特殊的管理方式。不过,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我的工作量已经饱和,所以即便在家,我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现在,我和丈夫的一日三餐都在家解决,做饭反而占用了不少时间。

居家办公也更考验人的自驱力,我感觉自己的工作效率也有所降低。因为日常和领导、同事的交流变少,相互碰撞、头脑风暴的机会也少了,所以这三个月,我只是按部就班地推进工作,不再有创新的想法。

如果疫情消散,我希望尽快回到办公室工作,和同事们在一起,高效地完成工作。

珊珊 外企采购 居家办公2个月

电脑一开机,监控软件自动监工

两个月前的一天,我搬着沉重的电脑主机,坐上出租车回家时,司机师傅露出一脸惊愕。

由于突发疫情,公司临时通知大家第二天居家办公,并且规定办公电脑必须带回家。

我们公司承包国外各种项目,格外重视信息保密,办公电脑存储了不少客户信息;更重要的是,电脑里加装了一款特殊软件,可以远程监控我们的工作时长。

一年前,这款由公司技术部开发的软件就加装到了我的办公电脑上。每天,只要电脑一开机,监控软件就自动运行,通过读取监测后台数据,来评判我的有效工作时长——如果3分钟内,电脑没有数据上传,就会默认为无效办公。

以前,对于这些监测数据,我毫不关心,但自从居家办公后,领导真的开始关注监测结果了。

公司规定,我的工作时间从早上8点到晚上5点,中间有一小时的午休时间。理论上,一天有效办公时间需要达到480分钟。扣除去洗手间等情况,公司允许员工的有效办公时间在合理范围内有一定缩减,但如果有员工某天的监测数据只有300分钟,部门领导第二天就会发来问候,“昨天怎么回事?”

我记得有一天,一些同事由于外出做核酸检测,有效办公时间就没有达标,解释起来还是挺麻烦的。

因为这个软件的存在,居家办公的我也不能心无旁骛地“摸鱼”。只要是工作时间,我即便是和朋友通电话聊天,右手还是时不时会点击鼠标。午休时,只有锁屏后,监控软件才会停止运行。而再次开启电脑时,屏幕会弹出选项,询问我为何中断监控,在吃饭、系统故障、培训、开会等理由中做出选择。

不仅如此,居家办公时,每天上下班,我还要发邮件给领导打卡考勤——早上8点,邮件内容一般只有几个字:“我上班了”;下午5点,则要详细汇报自己一天的业务量。

即便如此,相对于去公司,我还是享受居家办公的时光。我家距离公司只有8公里,过去为了按时上班,早上6点40分就必须起床。匆匆开车出门,早高峰的拥堵,会将这段路程拉长到1小时。现在,我早上7点半起床,还能慢悠悠地吃个早餐,除非开视频会议,不然,可以一整天都穿着舒服的睡衣。我的写字台离床很近,有时候,我甚至可以倚靠在床上办公。

唯一的问题是,居家办公两个月,我胖了四五斤。因为,现在我的工作环境离床太近了。周一到周五至少连续五天,我完全不需要出门走动,中午我都点外卖解决。下午5点,电脑一关,我就躺到床上开始看小说或者刷剧。我似乎不由自主地变得更加懒了。

欣欣 惠普销售支持 居家办公两年多

AB班轮岗常态下,加班申请审查变得更严

不用洗脸,不用化妆,也不用换衣服,每天早上8点半,我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梳妆台上的笔记本电脑,登录办公聊天软件。

这是我们居家办公后,公司采取的打卡方式。只要是上班时间,在办公聊天软件的状态就会显示为在线,领导会默认你已处于工作状态。如果你迟迟没上线,领导就会开始追问原因。

自疫情爆发后的两年多,我们公司都实行AB班并按周轮岗的工作模式。只要城市有疫情发生,全员都会变成居家办公。去年11月至今,我再没去过公司。

我们公司有五六百人,但现在,公司租用的工位只有一半,节省了不少成本。惠普已经将AB班轮岗设定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不只是我所在的城市,听说集团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各地,都准备将这种工作模式持续下去。

为此,公司还给我们发了一笔三千元的补助,让我们购买办公桌、办公椅、电脑等办公用品。我买了一把办公椅,还特意把家里的网络宽带从原先的100M更换为300M。

除了办公聊天软件,公司没有特殊的监管方式,但每天的业务量就摆在那里,我没有时间偷懒。居家办公后,我依旧很忙碌。我们的工作时间正常是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半,业务量多的时候,几乎一个月天天加班,有时还会忙到晚上12点。

按照公司的规定,加班时长可以换算成假期。但居家办公后,我感受到最大的变化是,公司对加班申请的审查变得更严格了。以前,我们加班了多长时间一目了然,但现在,加班需要提前申请,并详细罗列工作内容和预计加班时长,加班结束后,也需要报告自己的实际加班时长和工作情况。而且公司规定,白天要完成12件以上的订单,才可以申请加班。初期,我的加班申请就被驳回过一两次。好在后来,领导也适当地放宽了这项要求。

居家办公让我省去了过去单程一小时的通勤时间,有了更充足的睡眠,下班后的时间也更充裕,足够我去做健身和运动。一开始,我对这种生活很满足,但现在时间长了,却感觉自己和社会有点脱节。

每天在家蓬头垢面,穿着睡衣,我梳妆打扮自己的兴致都没了,衣服买得少了,化妆品都快过期了。由于长期没有沟通交流,我感觉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疏远。过去,同事会亲昵地喊我欣欣,但现在,只有屏幕上冷冰冰的Dear。我们小组有三四十人,居家办公这两年,每年都有三四位新人加入,但到现在,对这些新人,我都对不上号,分不清谁是谁。

陈升 教育公司中台运营 居家办公3个月

工作半小时汇报半小时,要详细到每分钟

自从开始居家办公,表面上给我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但其实大部分都浪费在了汇报上。

我在的不是科技公司,没有那么多技术手段来监控员工,所以我们人力资源的同事,就临时发明了一套“居家办公汇报流程”。他们的初心是好的,但实际操作下来,我的现状就是工作半小时,汇报半小时。

以往在办公室,我只需要早晚在微信群里汇报当天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成果。现在居家后,却增加了三个环节。

一个是在中心的大群里,需要把全组的工作填在一个在线文档里。这个汇报通常需要把工作写成几百字,并和团队其他的小伙伴拼在一起。

另外,人力部门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一个Excel表格,填写个人的工作汇报,要具体到每分钟都干了啥。大概的格式就是:9点到9点半开会,9点半到10点半做项目策划书,等等。这个表格是直接交给人力部门的,他们要评估你的工作是否饱和,还要看你在既定时间内完成工作的效率如何,是不是在“摸鱼”。

最后,我还要在企业微信的小程序里,再填写一遍汇报,这是给我的直属领导看的,格式和内容和Excel表格稍有区分,所以也没办法完全复制粘贴。

这样一天折腾下来,填好几张表,说不消耗精力是假的。我能理解公司,这样做不想让我们“摸鱼”,但靠这种汇报方式,难免会让人有些反感。

我期待,如果未来居家办公成为常态,会有一套更标准更有效率的监控方式,让公司和员工都找到一个舒适的姿态。

有人在家上班超两年,有人被软件监工 居家办公没那么美

疫情正在让居家办公变得普遍。智联招聘最近发布报告显示,疫情以来远程居家办公的招聘数猛增,有超过8成的求职者希望自己所在公司允许员工居家办公。

远程居家办公体验怎么样?效果好不好?效率是不是更高?

疫情下

居家办公招聘量增长

更多集中高薪酬职位

疫情之下,企业也在主动或是被动求变。在杭州,有企业取消了区域办事处,发布了居家办公的岗位,有企业增强了对员工的管理力度。

智联招聘报告显示,整体来看,疫情前,远程居家办公职位在全部招聘职位中的数量占比在千分之一左右。2020年疫情暴发后,远程居家办公招聘占比快速上升,在2020年达到0.37%,在2021年上半年达到0.58%,是疫情前的三至五倍,展现出应对负面冲击的灵活韧性。

根据猎头公司锐仕方达合伙人Rainbow的观察,受疫情影响,她所负责的杭州分公司目前有30%-40%的客户接受线上面试、线上定offer,部分客户甚至可以远程入职。

哪些公司在发布远程居家办公的职位招聘?中小企业是主力军,20-99人规模的企业发布了最多的远程居家办公职位招聘数,同时,疫情冲击后,更大规模的企业开始在远程居家办公招聘上发力。

从地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作为经济重心,发布了超过一半的远程居家办公职位数。其中,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当仁不让是远程居家办公招聘职位的主力发布城市;而杭州在疫情前后都保持着较为稳定的远程居家办公招聘份额,在2019年至2021年均发布了占比2%至3%的远程居家办公岗位。

居家办公对于员工来说,少了通勤的时间,对于公司而言也是开源节流。目前,互联网、数字化的行业占据远程居家办公职位招聘的主力位置。疫情后,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发布了四成以上的居家办公职位招聘,同时,娱乐/体育/休闲、计算机软件、媒体/影视/文化传播、家具/室内设计/装饰装潢等行业,远程办公职位招聘份额大幅增加。那些具备互联网基因职位类型和符合线上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大势的职位类型,则在后疫情时代仍持续地发布远程居家办公的招聘职位,比如,Java开发工程师、建筑制图等。

目前,远程居家办公职位招聘更多集中在高薪酬的职位上。2019年,远程居家办公职位提供的薪资以4001-6000元/月和8001-10000元/月居多,各占比23%。疫情后,6001-8000元/月和10001-15000元/月的远程居家办公职位招聘份额上升,分别占比26%和21%,4001-6000元/月的份额下降至15%。

对于居家办公,企业究竟怎么看?

杭州倍才咨询的猎头张建锋认为,对于行业和企业而言,居家办公只是偶发且短期的应对手段,大部分企业都不愿长期实行。居家办公这个模式在国内外都没有特别好的管理手段和先例,在协同和管理层面,会产生很多挑战和问题。


来源:综合杭州日报、新京报、人民日报、小时新闻、中国新闻网等  

作者:  

编辑:汤圣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