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健康网 >  图片新闻 > 

1天6例热射病,医生都急了!

[ 图片新闻 ]    
2022
07-14
09:24

近段时间的连续高温实在让人挡不牢,特别是一些户外工作人员更是要警惕“大号”中暑,也就是“热射病”。

一天6例热射病 体温最高者近42℃

7月12日,杭城最高气温突破40℃,这也是杭州有史以来最早出现40℃,杭州市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到底有多热?浙江萧山医院昨天急诊一天接收了6名“热射病”患者,体温最高的超42℃,值班医生都急了:“今年热射病患者太多了,忙不过来了,你们快宣传一下,让老百姓做好防暑工作!”

图片

56岁的刘师傅是一名苗木工人,这几天正在修剪马路边的树枝,烈日当空,身体向来强健的刘师傅长时间户外工作后,出现意识不清、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工友将他送到我院急诊时,体温高达41.7℃,心率超120次/分,呼吸仅28次/分,呈中度昏迷状态。经过医护人员紧急抢救,刘师傅的情况稍有好转,但还处于高危状态,被送到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治疗。

图片

环卫工赵大哥也不幸中招了,不过他的症状较轻,经过治疗后体温马上降了下来。赵大哥说,尽管自己已经避开最热的时间段,一天工作下来还是酷热难当,晚上又心疼电费不舍得开空调,好几天都没睡好,白天工作就更加头晕,身体吃不消了。

什么是热射病?

不能轻视的“大号”中暑

要了解热射病,离不开“中暑”这个关键词,通俗地理解,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指暴露在热环境或者剧烈运动导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典型症状就是核心温度升高>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例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高温高湿的气候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热射病。

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而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出现中暑,及时处理最为关键

热射病,重点在于预防!

热射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实际上,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是有一个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统称为热致疾病。而热射病,则是最为严重的重症中暑,只要在中暑前期及时处置和治疗,可最大程度地避免热射病的发生。

“先兆中暑,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出现了头痛、头晕、多汗、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时候要迅速转移到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并且要及时地补充水分和盐分,可以有效缓解。”浙江萧山医院急诊科主任杨春锋解释说,先兆中暑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进展到轻症中暑,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出现体温明显增高,往往>38℃,伴面色潮红和大量出汗,严重者出现脸色发白、冒冷汗、站立不稳等虚脱表现。此时,轻度中暑若得到及时治疗和处理,仍能很快缓解病情,但如果未引起重视,发展到重度中暑,病情就会急转直下并预后不良。

因此,杨主任提醒,市民一定要提高对先兆中暑症状的警惕性,及时识别、避免病情加重和进展。其次,要注意老人和儿童等相对体弱的特殊群体,夏季可能衣着严实,甚至因为怕感冒而不愿意吹空调,从而导致中暑,这类人群发病症状比较“隐蔽”,不易觉察。此外,也要注意辨别中暑和内科疾病,“比如出现发热、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时,可能被误以为是脑炎”。

预防劳力型热射病的发生,在必须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做好防护,最好有逐渐适应的过程,避免从凉爽的区域(如空调房)直接到高温室外区域活动。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盐分,或者是含电解质的运动型饮料。

而针对经典型热射病的预防,需要控制环境温度,适时增减衣物,多饮水;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儿童单独遗落在汽车等狭小空间。


来源:萧山健康网  

作者:浙江萧山医院  

编辑:朱歆楠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