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时政经济 > 

浙江友成,非“百强”的“小巨人”——经济向新行·聚焦萧山民企新质生产力实践探索

[ 时政经济 ]    
2024
05-27
08:34

说到“浙江友成”,很多萧山人分不清,是瓜沥的“杭州友成”?是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区块的“友成模具园”?是毗邻信息港小镇,正在装修中的20多层高的“浙江友成”大厦?

浙江友成大厦示意图

都是,这就是友成在萧山的布局:一个“世界级”公司的总部,一个生产终端产品的工厂,一个前端的模具研发生产企业。

友成,在萧山不显山露水,今年还落选萧山“百强企业”。信吗?是真的。当然,原因啼笑皆非,是因为上年的年报数据仅报了“杭州友成”一家,结果尴尬了。

确切地说,友成被萧山人记住,是2013年1月1日的瓜沥航坞山脚下的一场大火,“杭州友成”被烧了个大半,3名参与救火的英勇的消防战士牺牲了。后来,瓜沥和友成为他们塑了铜像身,立于航坞山上受人祭奠。后来,“杭州友成”神奇般短期内“复出”。这个时候的友成,在萧山人的记忆里,是一家有日资背景的企业。

或许,大多数人不了解,友成是萧山第一家日资企业,是国家级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家外资企业,是萧山外资企业中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现今的友成,曾经的外资企业本土化,已是由中方管理层等控股的萧山民企。

友成的不显山露水,不仅于此,还有一个世界“第一”,两个中国“第一”。

不是“百强”的强者

4月,全球汽车行业一级供应商,法国著名的佛瑞亚集团全球采购总监Thorsten一行专程参访位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友成模具园”,一圈转下来,Thorsten竖起大拇指称:这是我见过的全球最好、最先进的模具生产线,“友成灯模”世界第一,名不虚传。

Thorsten此番“眼见为实”的杭州萧山之行,说慕名而来更贴切些吧。

3月21日,佛瑞亚集团在巴黎举行的全球供应商大会,从全球一万多家供应商挑选了100家参会,友成名列其中。“浙江友成”执行董事、总经理许勇则以中国汽车车灯模具“掌门人”的身份受邀并进行演讲。

友成参加巴黎佛瑞亚全球供应商大会

4月,佛瑞亚集团在上海举办中国供应商大会,友成和许勇再度成为座上宾,收获大额订单。会后,Thorsten直奔“友成模具园”一探究竟。

模具,俗称“工业之母”。凡是产品要规模量产,必先“开模”,先设计研发出模具,再定制生产模具,最终通过模具生产出相应的产品,形成完整闭环的产业链。虽量小、分散,但不可替代,在业界有“专、精、特”之称。

在全球车灯模具行业中,友成是绝对的“统治者”:服务的车企中九成客户是世界500强企业,模具出口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销8亿元,每年为全球配套生产2000多套模具,占有国际市场份额27%。友成汽车灯模,全球销量和规模妥妥的世界第一。

在车灯模具界,有这样一句话:全球模具,中国第一;中国模具,浙江最强;浙江模具,友成老大。

台州黄岩是中国模具之乡,宁波及下辖的慈溪、余姚等地的车灯模具产业也很发达,相较于黄岩和宁波,友成模具无论在技术实力还是全球竞争力上,都是遥遥领先的。这和友成的“日系”背景不无关联。1992年,浙江省与日本静冈县缔结友好省县十周年之际,萧山国营总公司与静冈县专业生产模具的“日本友成”共同出资组建“浙江友成”,多年后,“浙江友成”超越“母体”成为全球车灯模具界第一,“精工科技”这个特质在传承中光大。

友成模具园

友成的江湖地位,让许勇有了更多的期许。“友成模具园”目前势头不错,除“浙江友成”系两家企业入驻,还招来了7家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业务从灯模拓展到汽车空调模具等,规模效应显现。在许勇看来,目前园区仅有100亩规模过小,难以施展手脚。这个产业园不能局限于“友成”,应该立足于全国、全球的模具产业园的定位和发展,有前景,有市场,有未来,特别在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的当下。

“浙江友成”拳打天下的有两个鼎鼎大名的产品,汽车大灯注塑件和安全气囊注塑件,市场销售TOP100车型覆盖率分别为70%、60%,产销量中国第一,且不可撼动。友成这两大主力终端产品,与前端“友成模具”形成产业链,竞争力强大,被视为中国业界的“小巨人”。

全国在跑的10辆汽车,起码有6辆的车灯和友成有关联。汽车配件中,车灯较为复杂,含金量高,车灯模具同样如此。作为当家产品,友成生产的车灯注塑件去年销售额达到10多亿元。同行业中第二至第五名的企业销售总额加起来都不如“浙江友成”。

“友成控股”营业技术总监刘海树告诉我们,这两年,新能源汽车的车灯注塑件销量占比不断扩大,2023年增长了40%。今年1—5月的新接业务中,近60%都是新能源汽车的单子。这个市场还在放量中。

相比全国同行,“浙江友成”在安全气囊注塑件产品上,也是一骑绝尘。去年的销售额为3亿元,排名第一的客户是德国大众集团,第二是全球化的T客户。“今年1—5月新接订单中,宝马车系最多。”刘海树说。

新能源汽车车灯的一大特点,是智能化和电子化。新能源车的安全气囊相较传统的燃油车,数量从以前的两三个增加到十个甚至更多。这些变化,对以世界二级供应商定位的友成来说,技术要求更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强,站高看,友成无疑是进入一片新的“蓝海”。

一个世界“第一”,两个中国“第一”,“浙江友成”步入最好发展时期,去年总营收25亿元,其中,在萧山的“杭州友成”营收5亿元,“友成模具园”营收5亿元,总部6亿元。今年第一季度,“浙江友成”营收同比增长8.8%,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8%。

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浙江友成”,却碰到了一件尴尬事:2023年度萧山企业“百强榜”发布,友成榜上无名,引来外界的疑惑,不是“百强”能是强者?

有知情者言,这多少和友成掌舵人许勇低调的行事风格有关。在许勇的考量中,百强企业肯定是要“进”的,至于排位是否靠前,并不过多关注。于是,上报萧山“百强”企业时,“浙江友成”只报了瓜沥的“杭州友成”一家,而萧山区百强企业的门槛是6亿多元,“杭州友成”被挡在门外。

“今年,我们要以‘浙江友成’去参评。这也告诉友成人,做企业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增强实力,唯有如此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许勇颇有感慨地说。

从“1”到“8+5”

在“杭州友成”办公楼二楼的“数控室”,每次来客人,许勇都会选择在那里介绍友成。

这里,有“浙江友成”数字化大屏。这里,各生产基地的数字5分钟自动更新一次,每一个工厂生产数据都实时显示。

aa1b57c1c0610fbea78bfbe4c2ae3314_resize,w_1280.jpg

这是许勇多年来想要实现的“智能化”,如今在科技的助力下,这一愿望从梦想走进现实。智能化与国际化、模块化构成了现今“浙江友成”的发展核心。

透过大屏,我们看到了不显山露水的友成遍布国内和国外的16家企业的庞大版图。

萧山,有浙江友成总部(友成控股香港上市公司)、杭州友成、友成模具园。

中国,还有苏州友成模具园、苏州友成、广州友成、长春友成、天津友成、芜湖友成、湖北友成、佛山友成八大生产基地。

海外,有日本静冈、法国昂热、美国阿拉巴马三家模具公司,两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建在墨西哥和塞尔维亚。

从杭州出发,不断向外辐射,在国内建起8个基地,随后又建立了5个海外基地,友成实现了从“1”到“8+5”全球市场布局。

许勇说,主机厂全球化带动供应商全球化,作为汽车模具企业,国际化战略是友成成为全球二级供应商的必由之路。友成的车灯模具早已具备全球竞争力,紧跟上游主机厂进行海外扩张,是友成迎来提升全球配套能力和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的绝佳时机。

早于国际化之路开启,友成的国内市场的布局始于2007年,“友成控股”香港上市的两年后。“本土化”之路,让友成大路通天。

“浙江友成“的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一家汽车企业的二级供应商,汽车企业的集聚点在哪里,友成就把触角延伸到哪里。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当时的苏州,一条覆盖整车、动力系统、底盘、车身、内外饰、电子电气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已形成。

浙江之外的第一个基地,就是苏州了。在几番考察后,“浙江友成”在这里建起了“苏州模具园”和产业链下游的“苏州友成”生产厂。

“萧山模式”复制到了苏州。为何?因为这里离上海很近,且汇聚起了10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其中包括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对生产灯模的友成来说,是最大的商机。

后来,“苏州园”的“产出”也证明了当时的眼光,苏州是除浙江总部之外的“最佳”,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

苏州之后,友成的版图扩张没有止步,在吉林、广东、天津、湖北,都有友成的生产基地。

把工厂建到海外去,实现真正意义的“全球化”。全球500强企业的二级供应商的友成,“全球化”的步伐在这几年明显加快。

墨西哥,北美的“后花园”。在北美,汽车跑得最多的是美国,汽车生产厂家多在墨西哥,这里成为众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投资热土”。

墨西哥是全球第4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国、更是美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国,占美国进口零部件的30%以上。

墨西哥是第6大汽车生产国,通用汽车、日产、大众、福特等车企在墨西哥均设有生产基地。2023年3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正式宣布了在墨西哥的建厂计划,墨西哥超级工厂由此也成为继中国上海工厂、德国柏林工厂之后特斯拉海外第三座工厂。

如此,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蜂拥而至”墨西哥的场景可想而知。

早在几年前,“墨西哥友成”就已经开始运作,依托在墨西哥的布局,友成在北美市场占据一席。去年,“墨西哥友成”营收为1.2亿元,增势强劲。

2024年底,中东欧第一条“高铁”:连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350公里匈赛高速铁路即将全面通车。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由中国企业设计承建、时速200公里的客货两用铁路规划至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衔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由东向西打通从地中海至欧洲腹地的高速铁路运输。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的短短数年间,赋予了这列“新东方快车”的带动意义:塞尔维亚成为了汽车零部件企业征战欧洲市场的前沿阵地;电动巨头们密集布局匈牙利,初具产业集群之势……由此可见,塞尔维亚成为汽车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友成的先一步落子已开始显现,2023年,“塞尔维亚友成”的销售收入为8000万元。

28084ac25b225601b192c980badea978_resize,w_1280.jpg

“墨西哥友成”“塞尔维亚友成”产能已经起来,正在放量中,未来这些海外基地一定会超过国内。让许勇敢于说这话的是行业对汽车企业的发展趋势预测。

目前,中国的汽车市场处于规模化阶段转向集中阶段,“价格战”激烈,利润空间小;东南亚、印度的汽车市场处于创始阶段,再过几年会进入快速增长期;欧美和日本市场则处于长期发展后的均衡阶段,所以,企业“出海”势在必行。

从“1”到“8+5”,看似友成走了很多中国民企走过的扩张之路。其实不然,回到1992年的最初,浙江友成是一家从日本到中国投资的企业。友成一开始走的那一步就是“国际化”。

发展至今,也因为中国的“本土化”,让友成的“国际化”步子越来越大。而友成又回到了“原点”日本,新建了一家基地,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在“朋友圈”中,许勇算得上一个“空中飞人”。3月20日还在塞尔维亚的工厂中,3月21日已经在法国参加Forvia的全球供应商大会,4月28日又回到了中国参加另一个供应商大会……未来的许勇要飞的地方更多,重庆、泰国都是友成在国内外的新布局,也成为许勇下一趟旅程的目的地。

我们走进友成采访是5月20日,许勇办公桌上的台历已翻到6月24日,上面划有一条粗粗的红线。

这一天,在香港上市的“友成控股”将召开“股东大会”。

浙江友成,成立于1992年,当年中日双方出资在萧山组建的合资公司,中方占资45%,日方占资55%。

1996年,友成改由“静冈友成”独资,成为日系企业。随后,中方经营团队入股,走向混合所有制公司。

2005年,友成控股在香港成功上市。日方占股36.7%,中方经营管理团队占股42%。友成“转身”为中方控股的民营企业。此后,友成经营权全部交由中方管理团队。

岛林学步是日本“静冈友成”派驻“友成控股”的联络人,现任“友成控股”董事、副总经理,这三十多年来,看着友成一天天做大做强,成为业内“小巨人”。岛林学步说,我们日资方非常看好中国市场,非常看好友成的“本土化”之路,非常期待友成的“国际化”之路,非常期待友成的未来。

许勇,1994年入职“友成控股”副总经理,现在的职位是“友成控股”执行董事、总经理,打理着友成的日常。许勇说,6月24日,在友成的历史上或将是重要的一天。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人,那份期待,我们从许勇,从岛林学步,从友成员工的神情中读得出来。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金烽 龚洁 何学仁  

编辑:顾晨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