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浙江 > 

闲时读书读“闲书”

[ 浙江 ]    
2024
04-23
12:36

我们常常被教导要多阅读,因为它“有用”。古时名言就说,“读书破万卷”,能“下笔如有神”。与此同时,“读书应不应该有目的性”也成为很多人探讨的话题。

不久前,在哈尔滨工业大学2024年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上,该校校长就寄语毕业生:“希望同学们像中国的山水画一样,多给生活‘留一点白’,抽出时间多读点‘无用之书’。”读“无用之书”,简而言之就是读“闲书”。

如何区分一本书的“闲”与“不闲”?为啥要多读“闲书”?去年,“浙江宣传”曾在《这一生该如何与书相伴》中浅议相关话题。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春风四月暖,读书正当时。我们迎着春风,继续深入聊聊。

对于“有用之书”和“无用之书”,你怎么理解?

狭义上的“有用之书”,泛指技能类、工具类、专业类的书籍,阅读之后就能够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等带来较为立竿见影的帮助。

比如,对学生党来说,“有用之书”是获取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如《XX考试宝典》《XX单词速记》等,便于学生快速获取信息,建立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对“打工人”而言,“有用之书”是提升专业技能和促进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如《XX软件从新手到高手》《XX能力养成计划》等,涉及技能提升、领导力培养、时间管理、市场营销等,阅读这些书籍,或许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工作中碰到的问题,甚至获得晋升机会。

“闲书”,也即“无用之书”,是相对于“有用之书”而言的,通常指的是那些不直接提供实用信息、技能指导或明显教育价值的书籍。有人认为,它主要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艺术和社会学等相关书籍;也有人说,那些与本职工作和所学专业不搭界、不相关的书,都可纳入“闲书”的范畴。

我们常常看到,“有用之书”多成为各大图书销售榜的“常胜将军”以及部分读书博主的“流量密码”,而“无用之书”虽不至于到“无人问津”的程度,但大多可以说是“门可罗雀”。不少人带着世俗眼光看待“无用之书”,抱持“不推崇、不拒绝”的心态。

这其实也有逻辑可循。除了一直以来深埋在我们脑海中的“读书有用论”的观念,不读“闲书”也有其现实依据——生活在讲求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中,大多数人做不到闲时静心读书。笔者就常听身边朋友说:“工作忙,难得有一点闲下来的时间,只能陪陪孩子、睡睡懒觉,哪有空读书?”也有部分人认为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效益最大化,因而在潜意识里将读书与读“有用之书”划上了等号。

以上想法都可以理解。不过,笔者还是想探讨探讨:“闲书”是否真的“无用”?

读者在浙大图书馆主馆阅读图源:“杭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庄子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那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有用之书”固然要读,但读书一事的有滋有味,也少不了“无用之书”的调剂。如果把书的作用放到更长的时间跨度中去考量,“无用之书”也与“有用之书”一样,值得去读,甚至更适合反复品读。读“闲书”,也能有所裨益。

比如,修炼儒雅的“书卷之气”。有人这样总结: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高雅风度,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历史上的名人,如满腹经纶、洒脱不羁的李太白,才思敏捷、字字珠玑的王阳明,他们的气质绝不是读几本工具书便可“速成”的,而是在这些看似“无用之书”的长期浸润下,消散了各种市侩粗俗之气,涵养出至真至善至美的胸怀品质。“无用之书”可修身、可养心、可怡情、可增趣,并不是真的“无用”。

比如,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想象与创造并非来源于毫无根据的天马行空,它们多源于对世界的深刻洞察、知识智慧之间的碰撞迸发。科幻小说能窥见未来的影子,文学作品能触动心灵深处,哲学思考能启迪智慧之光,艺术鉴赏能陶冶情操之美……“无用之书”中所蕴含的丰富素材,看似与眼前的生活工作无关,实则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灵感。

比如,积蓄成长的动力与底气。“闲书”包罗万象,大到宇宙探索的宏大叙事,小到微观世界的奇妙发现,每本书都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一些跨领域、跨时段的阅读摄入,有益于个体拓展视野、提升思维。当我们向着作者和文字的深处走去,细心品味每一处细节,深入探索背后的思想情感、深层含义和与现实的联结,便能在感受和思考、理解与共情当中成为一个新的自我。因而,“闲书”不闲,“无用之书”有大用。

那么,“闲书”又该怎么读?

挑选一本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书籍,这是开始阅读的第一步。无论是穿梭于星际的科幻,还是编织梦想的奇幻,抑或是扣人心弦的悬疑,又或是情感细腻的浪漫,追随热爱与爱好,让阅读成为一场愉悦的心灵之旅,它才能更加愉快和有意义。

最理想的状态是在闲时读“闲书”,在感到放松、没有压力的时候,比如在安静的午后、周末或者睡前,选择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能更好地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中。

尽管读“闲书”不要求我们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但适当规划可以使阅读之旅更加充实。设定一个小目标,比如一周内读完一本书,或是每天固定阅读几页,让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种特别的仪式感。

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当保持一种包容开放的心态。你会发现,一些“闲书”常常包含着深奥或陌生的概念,它们甚至可能与自己现有的观点相悖。勇于突破固有观念和框架,接受新的思想和观点,带着辩证思维去审视斟酌,或许能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启发和收获。

闲时读书读“闲书”,有的人可能为了纯粹的娱乐放松,有的人可能为了探索未知的领域,有的人可能希望通过阅读来寻找生活的灵感和答案。虽然未必会立即转化为实际的成果,但它们会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慢慢生根发芽,最终体现在我们的思维与行为上。

春风四月,让我们拾起一本“闲书”,寻一处适合放空自己的阅读环境,去阅读、去感悟。


来源:浙江宣传  

作者:  

编辑:顾晨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