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文教卫 > 

人物 ▪ 城记 | 大美湘湖 在海退人进中孕育

[ 文教卫 ]    
2024
03-01
08:44

第四纪晚更新世以来,受地球环流气温的变化,发生三次海进与海退的变化,对湘湖区域的古环境和原始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湘湖区域,系微环境。其古环境中的地形地貌、跨湖桥遗址处、西城湖等历史演变过程,当与整个大范围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从历史地理的视角出发,探秘湘湖前世,追溯历史,了解源流。

卷转虫海进,湘湖为浅海

距今9000年至8000年前,湘湖故地处于淡水环境,有较大的水域及沼泽地带,植被包括森林、灌木丛和草地,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水资源及水产生物资源也相当丰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为原始人类的生息繁衍,提供必要的保障或条件,孕育了新石器时期早期文化。

跨湖桥、下孙一带,依山傍海,地势稍高,未受到卷转虫海进的影响与侵蚀,原始人聚居于此,形成两个大的原始村落,并逐步奠定跨湖桥类型文化。距今8000年至7000年前,跨湖桥文化层形成。跨湖桥遗址的年代上限为距今8200年,下限为距今7000多年,遗址基本处在全新世由冷转暖期。跨湖桥文化是跨湖桥人历经一千多年的生产、生活实践,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共存的史前原始文化。

跨湖桥文化时期,人类活动增加,逐渐开始影响环境。人类活动致使沉积土层中桤树孢粉、沼泽林地非孢粉微生物化石和水生沼泽种类的急剧减少,而炭屑增加了10倍。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水稻孢粉,还有杂草和人猪共患的寄生虫——鞭虫卵。在后期,沉积中的炭屑减少,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微生物却大量增加。

距今约7860年前,在经历了短暂的降温后,气候继续升高,进入全新世大暖期。大暖期导致海平面上升,钱塘江河口特殊的海潮在海侵环境的推动下,硅藻证据显示跨湖桥遗址出现微弱的海水影响。后少量海水经常性地渗入,表现为含盐的黏土沉积、一定程度的林地复苏和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微生物证据的减少,盐沼草本植物和耐盐硅藻的增加。有专家提出,跨湖桥人类活动持续到距今7550年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明显改造过程只持续了大约100年,直至被海进不断侵蚀所中断,最后终止了跨湖桥文化。

据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测定,约6300年前为不断上涨的海进所致,跨湖桥遗址被废弃、湮灭。跨湖桥人在气候转暖后海进(洪荒)或冰川时期海退的漫长岁月中,经受了水旱、地震、瘟疫、陨石雨等几近毁灭性异常气候的各种影响和磨砺。跨湖桥遗址的兴衰与海平面变化和周边水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湘湖区域及相关水系随之发生很大变迁。

距今6000年前,由于持续海进,海平面超过现代海面,达到最高水位,湘湖地区沦为一片浅海。

在海进和人类迁徙、撤退过程中,文化作为一种完整的生命载体,因环境的破坏而也可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跨湖桥文化类型的消亡就是一例。

卷转虫海进,使湘湖地区乃至整个萧绍宁平原沦为浅海,原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的原始人类被迫离散而进入山区等地,长达4000年之久。

1925年湘湖立体示意图

是海进迫使原始人类上山,是海退又诱使原始人类下山,从而使上山度过4000年之久的原始人后代结束山居生活,开始向山麓冲积扇、继而向平原进发,成为于越之越族。据今本《竹书纪年》周成王二十四年(前11世纪末)“于越来宾”的记载,于越从此从考古时代进入历史时代。

春秋战国时,湘湖成水乡

据有关地质调查资料,在更新世地质发展时期,湘湖故地的地形地貌基本形成,但尚未完全稳定。早期的地形地貌谷涧深陷,地形破碎,受海侵影响和洪潮冲刷,泥沙沉积,谷底抬升,逐渐形成低山丘陵地貌。晚期的地形地貌以山、水、陆屿组合,属钱塘江河口冲海积地貌。

距今8500年前后(考古年代,下同),海平面从-18米处,上升到-5米左右,滨海平陆开始受潮汐影响。湘湖区域位于钱塘江及其支流浦阳江的下游,接近现代地理环境,为海相—湖相沉积,地表为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覆盖,厚度2米~10米不等。

全新世以来,在海平面升降、潮汐和北面古长江的共同作用下,钱塘江口南北摆动频繁,杭州湾表现出南淤北坍、北退南进的主体趋势。萧山北部及东部地形经常受钱塘江摆动影响而发生变化,也受杭州湾南淤北坍、北退南进的主体趋势影响,逐渐自南向北扩展,并呈现南高北低的局面。湘湖地势呈南高北低。

末次冰期结束,海平面随即提升,湘湖地区已成为潮汐作用的主要地区。西兴至浦沿以北及西部,潮水活动频繁,潮间带沉积;以南地区以及萧山城区、城南以东一带,则发育为沿岸沙堤。闻堰一带则出现潮上带沉积。跨湖桥南、长河北东成为沼泽。

碳14数据表明,距今8700年~7500年前,地层气候温暖湿润,海平面稳定。闻堰及萧山以东地区为潮上带,萧山又有贝壳层,湘湖一带为沼泽地。约6300年前,海进面积扩大,表明海平面在上升。地貌显示海平面在上升,海侵面积在不断扩大。3800年前,西兴经下孙一直达跨湖桥,潮间带沉积进一步扩大。至3000年前,潮间带向北退缩,潮上带有所扩大,但湘湖地区仍处于潮水的控制中。

湘湖很像一个长颈葫芦。四周群山,虽不很高,但连绵起伏,山水相依。山体由西南的龙门山分支、西北的天目山余脉组成,山体大致呈南西至东北方向展布。山体大小、形态不一,由上侏罗统熔结石英砂岩、岩屑砂岩、火山岩和泥岩组成,均为昔日海中之岛屿。孤丘高程10米(蚌山)~217.9米(老虎洞山)。陆地植被以落叶和常青栎树为主。湿地上,灌木茂密,有桦树、柳树和桤树。

湘湖区域土层以水网平原土区为主,有土壤、地下水、岩土组成。地下水以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潜水为主,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赋存于松散堆积的沙砾石层中。

湘湖成陆平原位于钱塘江冲—海积平原与浦阳江河谷平原过渡地带,由钱塘江、富春江和浦阳江共同作用下堆积形成,与蜀山、大庄、许贤冲湖积平原连接。

1927年湘湖测绘图

春秋战国时期,平原表面微地貌已明显遭人类活动改造,其上水网密布,河湖港汊纵横交错,表现水乡风光。

12世纪,在湮废的西城湖上依山圩地,开筑人工湖泊——湘湖。21世纪初,湘湖再获开发治理,昔日平陆表面的微地貌结构已不复存在,呈现深刻的人工改造状态。

昔日西城湖,如今美湘湖

距今4000年前后开始海退。海退初期,湘湖故地还是一个海湾。海湾与上游的富春江、浦阳江相通,曾是这两条江汇合的入海口。随着海退的继续,海岸线向北、向东退移,大海湾逐渐演变成小海湾。又随着泥沙的沉淀,海湾底部抬高,深海湾逐渐演变成浅海湾。

随着海退和泥沙淤积,海湾演化成江湾。形成江湾的时间大致在春秋时期。春秋越国时,萧绍平原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浙江之称谓。海岸线退移时,钱塘江下游发育,滩涂向北扩展,江道趋北缩狭。至春秋时期城山南北麓缘淤涨成陆,固陵(城山)成为越国的西城,原来茫茫大海已经变成弯弯的江河,海湾则变成了江湾。

秦汉时期,江湾犹存。湘湖故地的江湾西接富春江,北通钱塘江,南连渔浦江湾。连山渡与渔浦渡是秦汉时期的重要津渡。南北朝时,还是个浅江湾。

南北朝以后,湘湖北侧和西侧的沙滩不断淤涨成陆,致使湘湖江湾与钱塘江逐渐隔离开来,浦阳江原先在湘湖北端和西端的入江口,同时也逐渐湮废而不通。江湾发生了变化,形成澙湖,澙湖为内陆湖,即西城湖。西城湖,最早始载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西城湖,湘湖前身。《水经注》所提出,《水经·渐江水注》案李慈铭《越缦堂文集》卷十二:“湘湖即汉志之潘水,郦注之西城湖。”从地理位置看,西城湖东北有城山,范蠡屯兵之城,即固陵城,《越绝书》又称西城。西城湖因此得名。

史籍《越缦堂文集》“湘湖即汉志之潘水”佐证,西城湖曾是浦阳江出水口。西城湖,位于虎爪山、木根山以北,连山、老虎洞山、城山以南,石岩山、西山以西。西城湖南部与渔浦湖相连,渔浦湖即是浦阳江出口,加上西山北麓湘湖水道通钱塘江。

西城湖从海湾开始,就伴随湖相沉积。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反映,湖床洼地上广泛分布着第四纪澙湖型沼泽沉积,洼地的边缘存在着泥炭层。参照附近地区同一层位泥炭的碳14年代测定,距今4000年以上。

西城湖形成后,常常遭受浦阳江、富春江洪水和钱塘江潮水侵害,时而浸没水中泥沙沉积变浅,时而裸露水上杂草丛生。至唐末五代,已经湮废成一片沼泽地。吴越王钱镠率子筑四都(半爿山)至渔浦15里西江塘,可证西城湖、渔浦(湖)已经基本湮废。

湮废时期的西城湖,处在自然状态下,泥沙淤积,葑草蔓生,不排除内有湖泊残存的可能。有学者认为,唐末至北宋年间出现记述萧山“湘湖”的诗文,很可能是“湘湖”名称的来源。笔者认为,这个“湘湖”是西城湖一个水面较大的内湖,或许还存在多个小块的湖、池。

北宋时,西城湖成为“低洼受侵”之地。

历史上的湘湖经历沧海桑田演变,其前身为西城湖。北宋末,杨时开拓的湘湖,泽流9个世纪,被誉为萧山的母亲湖。

21世纪伊始,湘湖经保护与开发而重现绿水青山,成为美丽的旅游胜地。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文/陈志富图/俞志仁等  

编辑:顾晨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