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文教卫 > 

博物馆需要更多解说“扫地僧”

[ 文教卫 ]    
2024
02-29
08:48

近日,河南省郑州博物馆的两位保洁阿姨意外走红了,不是因为她们卫生搞得好,而是在搞卫生之余还义务充当解说员,不仅用词专业,对文物还如数家珍。一位“宝藏”阿姨叫孙宝菊,55岁;另一位叫吴留萍,57岁。

照理说干保洁,手脚不停,任务也不轻松,怎么还干起了“解说”呢?

原来,是这两位保洁阿姨特别有善心,觉得游客们大老远过来,错过了专业讲解不免有些遗憾,所以遇到游客对展品有疑惑时就会凑上前讲解一番。这一顿操作,让网友直呼:“博物馆里又出‘扫地僧’了!”

“扫地僧”的出处来自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他身穿青袍,“年纪不少,稀稀疏疏的几根长须已然全白”,日常功课就是打扫藏经阁,却是一个武功和佛法参悟都极高的僧人。人设对比一下,感觉郑州博物馆的保洁阿姨跟“扫地僧”确实有几分相似:内心没有名利的束缚,极富善心、对专业熟悉度高。

很多人从事“扫地僧”般平凡的工作,但在精神世界里,却把平淡过成了平庸。郑州博物馆的两位清洁阿姨延展了当代“扫地僧”的内涵——你可以在一个很平凡的岗位上,但万事难抵心中热爱,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不断学习的道路上成为一个“宝藏”般的存在,不负韶华。

而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博物馆事业中,需要更多无名的、乐于奉献的“扫地僧”涌现,用舌灿莲花的讲解给游客带来更深刻的文物观展体验。

近年来,博物馆成为各地文旅事业发展的香饽饽,如今的博物馆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文化复合体。虽然走进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多,但大多是“匆匆一瞥”“到此一游”,博物馆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比如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馆藏文物多达百余万件,基本囊括了西安乃至陕西出土文物的精华,如果没有讲解,参观的游客也就看个展品的外形和标签,标签上的生僻字不认识也很常见,更别说这些文物的特征解读、背后的挖掘故事和文物考古意义等。

笔者也曾经去过苏州博物馆,因为看过一些考古书籍,听过一些考古音频课,才对馆中的一些展品有了更多了解,但对大部分瓷器、陶器、青铜器、字画等也是雾里看花。环顾其他游客,发现也基本是走马观花,看了个高兴而已。即便每个展品都有专业讲解音频,也不可能每个人都会主动去听。大部分游客对展品没什么印象,也很难在参观中得到精神层面的升华。

因此,要让走进博物馆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要让博物馆发挥更大的作用,博物馆及有关机构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首要的就是需要招募或内部培育更多的“扫地僧”般的志愿者,共同为文博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在颐和园,同样也有一位保洁员张旭,因对古建历史如数家珍在网上走红。他能在3分钟内持续输出19座建筑的解说,讲完就洒脱转身继续工作,不少游客还专程去颐和园听他讲解。张旭本人表示成为网红并不是他的本意,他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历史、认识古建的意义。有热爱、愿担当,这样的动机才是识别文博事业扫地僧的二维码吧!

美国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说道,如果“有三天视力的话”,她将会用一整天的时间“参观博物馆”,“看看人类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看看历代的兴衰和沧桑之变”。

如今的博物馆,已经成为人类昨天的脚印、今天的镜子和明天的根基,是人们认识自己及其生存环境最好、最直观的百科全书,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形象代表。但这部百科全书,必须有人用通俗的语言翻译宣讲出来,才能让文明不断代。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社会评论员 傅小慵  

编辑:汤圣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