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社会民生 > 

“老味道”焕发“新活力” 萧山多家小作坊实现提档升级

[ 社会民生 ]    
2024
02-05
08:13

来到萧山区河上镇徐同泰广场,沿街一家小作坊窗明几净,洗手更衣、加工生产、原辅料存储有效分离,物品归置有序、标识标签清楚、管理制度醒目……这是河上镇第一家样板食品小作坊。

记者了解到,2023年以来,萧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规范生产、文旅融合、宣传推广上精准发力,助推食品小作坊改造提升,展现新貌。目前,全区4家食品作坊已实现文旅作坊建设、7家小作坊实现5S管理,7家作坊全部100%实现阳光化建设。

小作坊关系着大民生。食品安全是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我们正全面推进食品小作坊的标准化建设,对每家作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整改方案,导入‘5S’现场管理要求,规范生产经营理念,并在作坊的生产车间安装摄像头,全面提升作坊硬件环境和强化日常监管要求。”区市监局河上所副所长谢怡杰指着小作坊一角的摄像头说道。

同时,打开手机简单一扫就能看到作坊生产的食材来源。在浙食链作坊端,供应商资质、成品、原辅料(含食品添加剂)采购和配送交易等追溯信息一目了然。“我们也要求作坊生产必须实时上传相关的数据。”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科科长王何兵表示,通过智慧化的手段,切实实现“源头可溯、过程可查、去向可追”的监管目的,不断筑牢食品生产安全“防护网”。

散落在乡镇大街小巷的小作坊食品往往不仅承载着人们对地方传统美食的独特记忆,也是一座城市的“历史味道”。

如何让“老味道”焕发“新活力”,借力文旅融合,帮扶引导具有历史传承工艺、生产环境较好的小作坊打响品牌,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麻糍是萧山南片人过年必备的老三样之一,其制作技艺也是萧山非遗。如今,在进化的美丽乡村里,颇有些时代气息的小作坊环境干净整洁,喷香的麻糍,加上老底子的制作技艺展示,成为乡村里一道特别的风景,不断吸引着游客的视线。

此外,还有河上桔红糕、义桥羊肉等非遗小作坊食品也正积极提升生产环境,讲好食品文化故事,增强工坊的辨识度,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助力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

“作坊食品,既连接着民生需求和食品安全,也关联着我区地产食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接下来,我们市监部门将继续发力,搭建共富平台,推广萧山好‘物’,将传统土特产品与地域历史文化相融合,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彰显萧山作坊食品的魅力。”区市监局党委委员叶剑敏说道。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王俞楠 通讯员 王晶  

编辑:蔡少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