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生活资讯 >  健康 > 

宝宝有“斗鸡眼”?先别急,你可能搞错了

[ 健康 ]    
2024
01-15
11:25

前几天,小编正在家里带娃

一位朋友发来几张他家宝宝的大头照

小编心里刚想吐槽:

现在晒娃都这么直接了吗?

接着就收到了朋友的语音

“快帮我看看我儿子是不是斗鸡眼!”

“你看他眼珠子挤在一起了!”

果然,她家宝贝的小眼珠

都集中在鼻侧眼角了

但我要说的是: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这很可能不是斗鸡眼!

“斗鸡眼”的定义

“斗鸡眼”又称为“对眼”,医学上称为“内斜视”,表现为一眼向前注视物体,另一眼球向内转向鼻侧或是双眼视物时,双眼球均转向鼻内侧。

最经典“斗鸡眼”可能是《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

“斗鸡眼”的危害

● “斗鸡眼”的孩子由于图片融合能力和立体视觉较弱,因而无法准确区分物体前后的距离,长大后就不能从事如驾驶、测量和测绘等需要立体视觉的工作。

● 如果孩子有斗鸡眼的话,孩子在看东西的时候往往会采用偏头、侧脸等特殊的头位才能看清楚,这样容易导致宝宝全身骨骼发育畸形。

● 由于“斗鸡眼”多发于儿童时期,所以很有可能被别人起绰号、受他人嘲笑,给孩子的心理蒙上阴影而造成其孤僻、自卑心理,不利于孩子身心成长。

2岁内的宝宝“斗鸡眼”很常见

一般来说,2岁以内的宝宝出现“斗鸡眼”是很常见的现象,这是由于宝宝鼻骨未发育,鼻梁较低,表现为两眼距离较近,部分眼白被眼珠覆盖,形成假性“斗鸡眼”现象。

同时,宝宝总喜欢通过凝视来观察周围环境事物,所以与宝宝对视时总觉得宝宝是对眼。另外,由于宝宝调节眼球活动的眼肌发育还不完善,因此双眼共同协调运动能力也较差,所以会出现斜视现象。

这对于大多数宝宝来说,属于暂时的正常生理现象,随着宝宝成长,特别是眼眶与鼻骨的逐渐发育,假性“斗鸡眼”现象会慢慢消失。

如何区别真假“斗鸡眼”

很多家长误认为自己孩子“斗鸡眼”,是由于亚洲人面部的特征小时候往往鼻梁比较宽扁,有不少宝宝内眼角有内眦赘皮把眼角遮住了,使黑眼球看起来好像贴着鼻梁,很像“对眼”。

这时我们可以将宝宝鼻梁处的皮肤轻轻捏起,用手电筒照射鼻梁处,光线落在瞳孔中央就为假性“斗鸡眼”,落在眼球角膜的外侧部分就为真性“斗鸡眼”。

如果是真性“斗鸡眼”,要看具体情况进行配镜或手术治疗。但是内眦赘皮也会造成孩子倒睫、流泪,造成散光视力发育障碍,到一定程度需手术治疗

如果爸爸妈妈难以自行判断真假,或者担心宝宝真的患有“斗鸡眼”,那么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疗,以免延误病情。

门诊最简单的筛查就是通过角膜映光法来进行判断,若一只眼睛的反光点位于角膜中央,另外一只眼睛的反光点偏角膜外侧,就是内斜视!

除了内斜视,还有外斜视和垂直斜视

如何避免或纠正“斗鸡眼”

●注意定期改变宝宝的睡眠体位,从而改变光线的投射方向,这样能有效改善宝宝的眼球经常转向一侧的情况,此外特别要注意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待在光线太亮的地方。

●不要把婴儿床上的玩具挂得太近,最好距离一米以上,这样能避免宝宝眼睛经常注视近物。多个玩具的话可以分开挂在不同角度,使得宝宝不会长时间盯着同一个物品。如果宝宝只对一个地方情有独钟的话,最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多看别的位置。

●如果是由于远视引起的“斗鸡眼”,那么要通过正规诊治佩戴镜片加以纠正。

●定期抱宝宝出门遛弯,这样能让宝宝看到很多不同的东西。宝宝对周围环境好奇就会四处观看,眼球就会不停地转动,因此可以锻炼到眼肌,提升眼肌的协调能力。

长时间看手机也会得“斗鸡眼”

武汉曾有一名5岁男童突然成了急性“斗鸡眼”!原因就是因为长时间玩手机。

急性“斗鸡眼”医学上称之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是指在一定的诱因(如过度近距离用眼、情感波动剧烈等)下突然出现的眼位偏斜、看东西重影、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大龄儿童及成人比较多见,会严重破坏双眼视功能,对生活和学习造成很大困扰,甚至会出现自卑心理。

所以,假期临近,家长朋友们还是应该监督小朋友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带孩子户外活动,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


来源:萧山健康网  

作者:浙江萧山医院  

编辑:朱歆楠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