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文教卫 > 

书法,即是书写人生

[ 文教卫 ]    
2023
12-30
08:54

当我在宣纸上写着“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时,窗外的寒潮已经汹涌而至,冰封了整个大地。此时的南京已是银黄素裹,而杭州依旧是雨雪霏霏,冰冷却丝毫不落下风。我放下笔,意识到,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了,2023年已经步入尾声,2024年的曙光喷薄欲出。

2023年的关键词是“破”。老房子郁郁葱葱,在竹、凌霄、樱桃、葡萄、柿子遮蔽下屋漏墙颓、苟延残喘,五一、端午、十一反复归乡,刨根砍树挖新井,安装护栏设监控,一解千里乡愁;种植上立体发展,下层圈鸭,中层西瓜,上层丝瓜、黄瓜、葡萄之类,春有草莓、迎春,夏有瓜果桃李,秋有地瓜辣椒,冬有萝卜白菜,奔波中静享诗意栖居;文字上稍显单调,敢于转换思维改变写作方式,深入生活体察世间百态。在著名作家李汉荣老师的朋友圈,我看到他将生命比作庙宇,将身体穴位比作宇宙的漫天星斗,他将卑微的生命与宏大的宇宙观以散文联通,与天地精神往来,与田园诗酒做伴,仿佛打通了写作的七经六脉。

9月16日,一行人在夏一鹏老师带领下赴浙江美术馆参观“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平生第一次见到了蔡襄、黄庭坚、赵孟頫、文徵明、王铎、沈周等大家的书法真迹,以及苏轼的《表忠观碑》,这样的书法课别开生面,在边走边看中听老师赏析点评,然后用整个秋天慢慢咀嚼,若有所悟。

学褚两年,寂寞有余而用功不足,搁笔而破水泳道,仿若徜徉墨池,遍试篆隶新意、魏晋风流,似与古人对话,笔锋在纸面的摩挲声穿越时空,刻刀在石头上凿刻出的烟雾遮蔽了历史的天空,文人墨客的酣畅淋漓、意犹未尽,或者义愤填膺、思绪跳跃,抑或怀才不遇、寄情山月,别有忧愁、暗自幽咽不绝如缕……书法,即是书写人生。

今年是西瓜丰收的一年,楼上巴掌大的地方,竟收获了12个十斤上下的西瓜,早出晚归扯水浇灌的日子终有所获,看到植物疯狂生长的藤蔓,想到了书法的万岁枯藤,想到了文章的间架结构,想到了人世的奔波忙碌。

西瓜打顶是为了能生出强壮的三条侧蔓,而一株一瓜就诞生在这三条蔓之间。瓜成即是登峰造极之时,其间必定要经历涅槃重生之痛,烈日炙烤之苦,狂风暴雨之虐。当初遍学诸家而浅尝辄止,书法终无所成,直到两年前夏老师拿着一本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出现在我们面前,才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其间转型的痛苦、时间的冲突、临摹的枯燥、笔法的艰涩,不一而足。当悬腕写字“横臂在前”“肘高腕低”“腕平掌竖”“指实掌虚”等要诀慢慢浸润进了我的书写姿态,才意识到之前的笔墨都是乱世苦恋,是诗歌里的“寂寞开无主”,是丛林中的“有形而无骨”。如今,到了拨乱反正的时候,是太平盛世的奠基之功。年末,学员书展需要每个人拿出最好的作品,执笔如利剑高悬,惶惶不可终日,通宵达旦运腕走笔的日子,废纸堆积如山,方才有那么勉强拿得出手的几张,夏老师善意的肯定便是前行的动力,虽然我们都知道路还很长。

今年,我忍痛砍掉了老院跟我同龄的葡萄树,还有其他一干杂树,为将来可能的宅院重建铺路,生于狗窝下见证了无数奇迹的葡萄树终究没有重生,可柿子树却生生在摄像头底下发出了新枝,这算是生生不息的生命给我的启示吧。

2024年是我的不惑之年,转眼我已经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生存了四十年。四十年,走过了改革开放的恢宏篇章,见证了乡村巨变的振兴之路,也是一个游子孤苦伶仃白手起家的奋斗史。童年的任性、少年的用功、青春的梦想、大学的高飞,直到父子的告别、南京的辞行、杭州的遇见、空中的菜园……四十年来,我曾因为隆冬屋内一株桃树的春芽、一颗草莓的白花而爱上了种地,我曾因为父亲冬天撰写春联的走笔而对书法无法自拔,我也因为曾与妹妹一起在寒窗下背诵“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而产生了对文学最初的启蒙。这便是照亮我生命轨迹的灯塔,是灵魂的庙宇。俗话说“四十而立”,于我而言,种植、写作、书法,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主旋律,立业、立家、立言成了我毕生的追求,我也慢慢明了,母校南理工艺文馆“艺以赋质、文以载道”这八个字的千钧重量。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滴水成冰的日子已经翻过,太阳在南回归线徘徊后已经开始北移,日照将越来越长,春天会再次降临。“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放晴后,树叶铺了一地,枝条编织着多彩的梦,各色电瓶车躺在楼下的街道边沐浴着阳光,懒洋洋的,像草地上的羽绒,又像小河边的帐篷……时间仿佛静止,时间从未停止。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作者:房臣波  

编辑:蔡少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