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部门新闻 >  文联 > 

农村文艺工作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精神共富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 文联 ]    
2023
12-12
14:40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为此,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在全国率先开展“艺术乡建”这一开创性工作,通过全面实施“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加快提振农村群众文化自信,不断激发乡村内在活力。我区作为全省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领域试点,如何借助文学艺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精神共富,对走好共同富裕新征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期,区文联以农村文艺设施、资源、人才队伍和文艺服务等四方面为切入点,对全区镇街进行走访调研,发现存在设施利用率不高、资源整合度较低、专业人才队伍稀缺等问题,建议从政策保障、梯队建设、产业转化等方面加快补齐短板。

强化统筹、延伸触角,优化基层文艺队伍建设。我区于去年底实现镇街文联组织全覆盖,成立镇街文艺社团160余个,发展镇街文艺协会会员5100余人,并于今年4月在衙前镇杨汛村成立首个村级文联,形成“上下联动一盘棋”的文联组织模式。制定《开展“艺术乡建”助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完善《镇街文联组织管理办法》,并首次将“艺术乡建”工作纳入全区宣传工作综合考评,为统筹推进全区“艺术乡建”工作提供保障。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探索“五个艺”工作模式。组建专家艺术指导团,利用我区文艺新乡贤、“文艺两新”多的资源优势,组建“艺术乡建”专家指导团队,首批聘请黄亚洲、骆献跃等9位艺术家,通过文化项目合作、作品指导、公益服务等,为乡村文艺事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撑。打磨乡村艺术作品,开展乡村主题艺术创作,形成《共富萧山美术作品集》、音乐电视《柿子红了》、摄影集《围垦地》等一批刻画萧山乡村的文艺精品;对接省、市文联,为镇街引入高能级文艺资源,在瓜沥、蜀山、楼塔等镇街落地“伯年国艺”“贺知章杯”“浙江诗歌节”等国家级、省级文艺品牌及系列活动,实现镇街文艺资源的跃升。建设乡村艺校,利用乡村学校、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既有空间,嵌入式开展艺校建设,通过与文艺家协会、艺术院校等合作,形成特色化教学内容。如,楼塔镇与杭州市杂技家协会结对,在楼塔小学成立全市首个乡村艺校,开设杂技魔术课程,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打造乡村艺站,整合农村散落的各类小微文化空间,改造提升为乡村艺站,为参与“艺术乡建”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交流、创作、学习的共享空间。如,城厢街道将大师工作室、小型艺术馆改造成为摄影之家、戏剧角等,常态化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形成一批分布式、开放式的小型“文艺之家”。创建艺术特色村,全面启动艺术特色村培育“一十百”工程,筛选艺术底子好、氛围浓的代表性村社,力争三年内创建1个省级艺术特色村、10个市级艺术特色村和100个区级艺术特色示范村(基地),形成一批“艺术乡建”代表作。

集中资源、扬优成势,打造乡村文艺品牌项目。以摄影这一我区优势文艺领域为切入口,开展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的影像探索,以20个村庄为样板,打磨首个乡村驻地文艺工作品牌——“生长着的乡村”。建立符合乡村实际的创作机制,在全省首创“工作坊+集团战”模式,由导师指导首批学员开展为期3个月的田野创作,再由受训学员和我区本土摄影师组建创作小组,形成高效的“传帮带”模式,为“艺术乡建”培养出一批专业性强、敏锐度高、乡村情怀深的文艺力量。突出乡村“人文情感”的创作内核,项目突出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情怀的传承,对“细十番”“萧山花边”“跑马灯”“背马纸罗伞”等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跟拍,挖掘衙前农民运动、楼塔大同二村“十八男儿抗美援朝”等英雄故事;通过村民群像、不同时期家庭影像对比等创作方式重塑村民情感认同。紧扣乡村发展的第一要义,积极探索文艺赋能发展的转化路径,对乡村农文旅产品实施艺术化提升,引导艺术家深度参与民宿、乡村景观、农产品宣传等工作。如,为全国最大的红心李集中栽种地之一的所前三泉王村制作短纪录片“一颗红心李的故事”,为横一村梅里古柿林、欢潭村明清古街、梅林村未来乡村等拍摄专题照片,提升农文旅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实现“艺术乡建”可持续发展。

但目前“艺术乡建”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文艺设施日趋完善但利用率不高。目前,我区农村文艺配套主要由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及部分智慧化设备组成,可以为农村集体性文艺演出、日常性文艺活动和便民文艺服务等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但上述空间的日常运营和活动组织主要由政府主导,常规性文艺服务主要依托“文化管家”,文艺表演、节庆晚会等大型活动则以区镇两级宣传、文化条线主办、村社提供场地的方式开展。少数村依靠优质的硬件资源获得了密集的文艺资源,而多数文化空间则出现闲置、空转的情况,文化空间利用频率差异大、利用率参差不齐的现象较为严重。文艺资源丰富但整合度较低。目前我区农村文艺资源主要倾注在非遗文化、村史档案、本土文艺作品等重点项目上,但成效尚不明显,未形成萧山乡村的文化亮点、热点。主要表现为:非遗作为本土文化与艺术形式融合创新最有想象空间的领域,其传承与传播效应尚未形成,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增强精神力量和带动文旅融合方面的作用发挥不足。萧山农村依托丰富的人文历史、红色历史、宗族历史,采用图片、影像、文字等多种艺术形式建立乡村档案,但档案碎片化严重,缺乏归集的脉络性、完整性和叙事性,对传承、展示和弘扬农村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不够明显。在文艺创作方面,尽管近年来我区广大农村文艺爱好者创作了大量接地气的艺术作品,但传播热度不高;各类民间文艺社团自发排演文艺节目,但作品题材和表达形式较为单一,在创作专业性、艺术性、观赏性等方面仍需打磨。文艺队伍基数庞大但专业人才稀缺。近年来,我区创新推出“文化管家”服务模式,区文联通过培训班、比赛、工作坊等形式,吸引和培养了一批投身乡村文艺领域的年轻人。但目前活跃在农村的文艺人才以本土文艺爱好者和本地文艺组织、社团为主,主要从事文艺培训、演出、公益服务等,尚未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提升等工作有机结合,亟需一批既懂艺术资源特征、又懂乡村发展规律,且具备融合思维、运营能力的复合型艺术人才,从而推动乡村文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艺服务日渐完善但多元性不足。目前我区农村日常性文艺服务主要为村社文艺活动,对村社文化经费依赖性较大,活动种类少、覆盖面小、持续性不佳。其间虽然积极与其他城市和艺术家协会进行文艺交流,如,瓜沥镇开展从江文化交流专场演出、楼塔镇举办魔术专场演出等,但此类规格高、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的活动在农村落地的频次少、单场辐射受众少,无法成为常规性文艺服务。同时,当前农村文艺服务还停留在农村群众休闲文化活动层面,以文艺服务推动村民文化素质提升、改善村风民俗、增强村民创业就业能力等方面的成果并不明显。

接下来,区文联将瞄准四个方向,发力四大转型,即:强化政策保障,在稳定资金保障方面,由镇街文联牵头负责制定“艺术乡建”全年重点工作清单,并将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拓宽资金来源,吸引社会资本和民间捐赠,如,设立艺术乡建基金,为艺术乡建在农村的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池;建立科学考核评估体系,把“艺术乡建”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镇街文化工作的考核评价,定期监测项目进展和成效,强化指导、督促、检查;对“艺术乡建”成果入选省、市典型案例的单位和对冲击市级以上荣誉的主题文艺创作加大项目扶持、奖励力度。树立灵活扶持政策导向,制定有利于艺术乡建的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针对农村“文艺两新”群体规模小、灵活度高等特点,提供更加便利的政府服务和共享式的空间、资源使用方式,吸引更多文艺工作者参与艺术乡建。加强农村文艺人才梯队建设,要立足本土资源,挖掘民间艺人,提供专业性培训服务,建立农村文化艺术师资培训体系,提高农村文艺工作的专业水平,为农村文艺人才提供人才评定、岗位等级认定、工匠评选、传承人评选等服务,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和网络自媒体平台,加大对农村优秀文化人才的宣传力度,提高文化人才的影响力和成就感;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农村文艺走出去,持续擦亮高帆杯全国摄影展、伯年国艺等现有国家级文艺品牌,打通乡村文艺家与大师、大咖的交流通道,吸引专业院校、艺术机构深入萧山乡村参与创作和研讨,助力我区优秀乡村文艺作品走向更大舞台;扩充农村文艺工作参与方式,鼓励当地居民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本乡本土文化传承和创作,尤其是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加强对身边典型人物、故事和发展历程等创作资料的多维度收集、创作,形成真实、丰富的原创素材库;延伸组织建设,建立村级文联组织和文艺社团,加强对农村“文艺两新”群体的联系和引导,建立“文艺两新”联盟,挖掘其创作潜力,共同管理和运营“艺术乡建”项目;推动乡村与艺术院校开展合作,创办校外创作或培训基地,将艺术创作的成果动态性地植入乡村提升改造项目,并探索开展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工作,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数据采集、转化,将乡村风光、生产技艺、传统风俗等文化资源搬上网络云端,实现乡村文化资源全景呈现、全民共享;打通农村文艺与产业发展转化通道,在保护中创新挖掘乡村文艺资源,对戏曲、手工艺品、非遗、传统小吃、古迹文物以传承与保护为核心,创新发展为延伸,探索乡村传统文化、特色风情的商业化、网络化营销模式;构建乡村文化产业标杆性项目,破除乡村古街“千篇一律”的标签,鼓励与吸引更多企业或个人进行乡村文商旅体融合产业的开发,实现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加大对乡村文化、旅游、环境等基础配套设施的投入及建设力度,更好匹配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注重乡村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助推乡村文化进军影视、音乐、动漫等行业,充分发挥直播、电商的作用,丰富乡村文化产品的类型和体验方式,创新乡村消费场景,以乡村文化发展带动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来源:萧山文联  

作者:记者 周颖 通讯员 萧文联  

编辑:周颖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