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国内 > 

下班后回“工作微信”=加班?法院这样判!打工人直呼:判的漂亮!

[ 国内 ]    
2023
04-12
14:40

1681280560921.png


身在职场的你

这样的情形是否早已见怪不怪

那么,下班后回复“工作微信”算加班吗?



对于这些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一纸判决

给出了答案


基本案情:

员工告公司,要求支付加班费

公司:只是回复客户信息不属于加班


李女士于2019年4月入职某科技公司担任产品运营,约定执行不定时工时制度,每年10天带薪年休假。2020年12月,科技公司以连续旷工3天以上为由解除了与李女士的劳动关系。

为此,李女士将科技公司告上法庭,其中就要求公司支付她此前在公司任职期间的加班费。李女士称,她在下班后、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共计加班了500余小时,但公司均没有支付相关费用。

为证明该主张,李女士提交了聊天记录、排班表和钉钉打卡记录截图,同时提交了《假期社群官方账号值班表》,以此主张科技公司安排她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定期加班。

对此,科技公司称值班内容就是负责休息日在客户群中对客户偶尔提出问题进行回复,并非加班。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李女士与科技公司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执行不定时工作制,因此不支持李女士要求科技公司支付休息日及延时加班费的请求。关于法定节假日加班,李女士仅提交了值班表予以证明,但其所主张的大部分日期并非法定节假日,且不能证明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时长,因此法院对李女士关于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的请求亦不予支持。

对于一审判决,李女士不服,提起上诉。

科技公司在二审时表示,李女士是运营部门负责人,“单位有事在下班后给她打个电话不属于加班”。对于李女士主张的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值班的情况,科技公司称,“只是需要回复一下客户需要的信息,不属于加班的范畴”。


法院二审判决:

公司应支付加班费3万元


对于这样的加班,北京三中院二审后认为,根据我国劳动法及相关规定,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必须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批。本案中,虽然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但科技公司未进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

关键1:是否提供实质工作内容

法院在判决书中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劳动者工作模式越来越灵活,可以通过电脑、手机随时随地提供劳动,不再拘束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地点、办公工位,特别是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以外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开展工作等情况并不鲜见。

对于此类劳动者隐形加班问题,不能仅因劳动者未在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进行工作来否定加班,应虚化工作场所概念,综合考虑劳动者是否提供了实质工作内容认定加班情况。

关键2:是否明显占用休息时间

对于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开展工作的情形,如果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使用社交媒体开展工作已经超出了一般简单沟通的范畴,劳动者付出了实质性劳动内容或者使用社交媒体工作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特点,明显占用了劳动者休息时间的,应当认定为加班。

本案中,根据聊天记录内容及李女士的工作职责可知,李女士在部分工作日下班时间、休息日等利用社交媒体工作已经超出了简单沟通的范畴,且《假期社群官方账号值班表》能够证明科技公司在休息日安排李女士利用社交媒体工作的事实,该工作内容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的特点,有别于临时性、偶发性的一般沟通,体现了用人单位管理用工的特点,应当认定构成加班,科技公司应支付加班费。

关键3:综合频率、时长等酌定加班费

就加班时长及加班费数额如何计算的问题,北京三中院认为,由于利用社交媒体的加班不同于传统的在工作岗位上的加班,加班时长等往往难以客观量化,用人单位亦无法客观上予以掌握。

且本案中的加班主要体现为微信群中的客户维护,主要以解答问题为主,劳动者在加班同时亦可从事其他生活活动,以全部时长作为加班时长亦有失公平。因此,对于科技公司应支付的加班费数额,法院根据在案证据情况予以酌定。

据此,北京三中院对此案二审后,综合考虑李女士加班的频率、时长、内容及其薪资标准,终审改判某科技公司应支付李女士加班费共计3万元。


网友评论:判的漂亮


法院判决“大快人心”的同时

不少“打工人”也在评论区大倒苦水

“下班即加班”

肉体“996”,精神“007”

……


天下打工人苦加班久矣

“加班”这一话题已是热搜榜上的常客。

在新浪微博,#22岁女孩连续熬夜加班猝死#阅读量达9.3亿;#B站员工过年加班猝死#阅读量达6.1亿;#加班文化为何屡禁不止#阅读量达2.4亿;#原来00后真的有在整顿职场#阅读量达2.2亿……

而几天前,“中电科员工疑痛批领导安排加班”事件更是引得舆论场一片哗然,不少网友力挺怒怼领导的当事人,认为陈某龙是打工人们的“嘴替”、是打工人的“代言人”,因加班积攒的怨气一股子发泄在了互联网上。

但是,经过调查,事件反转,最终被官方通报为“谣言”,涉事者被行政拘留。


b5512bf10cc72a0ba8937b8321cf760.jpg


这一次次热搜、一条条热评,让大家看到:鲜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加班的工位上;奉承、PUA让打工人不断内耗;“00后整顿职场”其中不无刻板印象的存在……其反映的确是当下一种非正常的“加班文化”。

对于这些因加班引发的舆论,不少媒体也发表了看法。

人民网评:陈某龙用经不起推敲的聊天记录,调动了大众情绪,消费了公共情感,必将面临法律的惩处。但,加班痛点需直视,如何纾解工作压力,化解加班积弊,值得全社会进一步思考。

新京报评论:无论是寄希望于年轻人改变职场陋习,还是乐见陈某回怼不合理加班等要求,背后彰显的其实是职场同温层内的诉求共振:他们迫切需要改变畸形加班文化、拍马屁文化及其他职场潜规则,想要更平等化的职场人际关系与更透明化的职场规则,希望能被企业与上级当作“人”而非工具来看待。

澎湃新闻评论:中国劳动者是勤劳的,也是高度敬业的,没有像很多外国企业那样8小时之外绝不接电话、绝不回邮件。但是,用工单位也要有边界感,明白法定劳动时间的常识,机器可以24小时运转,资产24小时都在折旧,而人的法定劳动时间只有8小时,人不是机器,也不是资产,非工作时间里还要完成工作内容,这就是加班。道理并不复杂,也希望更多的劳动仲裁机构、法院能坚持这个常识。


关于加班你有什么话想说的?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来源:法治日报、人民网评、杭州日报、 新京报评论、澎湃新闻评论、微博等  

作者:萧山网实习生 雷秋红 整合编辑  

编辑:蔡少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