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文教卫 > 

流感高发季出现耳闷 小心是分泌性中耳炎

[ 文教卫 ]    
2023
03-03
07:57

近日,徐女士感觉耳朵经常闷闷的,还有轻微的耳痛、耳鸣的情况,有时甚至听不到别人说话。徐女士说:“我原以为是洗澡的时候耳朵进水了,但用棉棒掏也没有水,而且这样的情况还越来越严重了。”

于是,她来到了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检查。医生通过耳镜发现患者鼓膜呈淡黄、橙红油亮或琥珀色,伴有外耳道及鼓膜充血。

“你这是分泌性中耳炎,而且耳朵已经有积液了……”在听到医生的回复后,徐女士更为疑惑,怎么好端端就出现分泌性中耳炎呢?

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王凯表示,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不通畅或阻塞后引起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

“你最近有没有得过流感呢?”听到医生的提问,徐女士连连点头。

“在出现鼻塞期间,不当的擤鼻涕,也会引起耳内积液的产生,比如两手同时捏紧鼻腔前端用力擤鼻涕都是不正确的,这样容易使鼻腔分泌物蹿进耳内,导致耳内炎症,反复多次就会出现鼓膜充血、鼓室积液。”王医生说,“正确的擤鼻涕方式应为按压一侧鼻孔轻轻清理鼻腔的分泌物,将分泌物擤出。”

如果出现分泌性中耳炎应采取综合治疗,包括清除中耳积液、引流,改善中耳通气、控制感染和治疗相关疾病。此外应特别注意引起本病的原因,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鼻窦炎、小儿腺样体肥大等,尤应注意排除鼻咽部肿瘤的可能,积极治疗病因。

对此,王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如果您有耳闷、耳鸣等症状,可先采用捏鼻子鼓气法尝试治疗,如无缓解,请及时来医院治疗。

1.深吸气;

2.闭紧嘴巴,屏住呼吸,捏住鼻翼;

3.向鼻腔内排气,稍用力快速地向鼻腔内排气(类似于日常擤鼻子的力道和方式)。

此时,你可能会听到鼓膜发出声音,通常是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担心,但也需要注意不要太过用力,以免引起鼓膜穿孔。另外,当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鼻炎、急性咽炎等疾病时,不建议进行捏鼻子鼓气法。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邹紫  

编辑:张熠路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