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镇街新闻 >  义桥 > 

渔浦的形成与变迁

[ 义桥 ]    
2023
02-13
11:15

夕阳下的渔浦公园

渔浦江湾示意图

渔浦位于萧绍平原西端,萧山区义桥镇境内。历史上的渔浦,先后经历了海湾、江湾、潟湖,湮废终止的演变过程。

渔浦紧挨跨湖桥、下孙遗址,且地势稍高点,推断渔浦也是原始人类活动过的地方。相传,渔浦是虞舜渔猎之处,其临江的历山(今小砾山),又传说是舜耕耘之地。渔浦是远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古越文明的开发基地。

渔浦,别称南浦、渔浦潭、渔潭、范浦、鲇鱼口。从滨海平原演变历史来说,渔浦在沼泽化以前曾经历湖泊(潟湖)阶段,故又称渔浦(湖)。

■文/图 陈志富 徐以道

因海侵初为海湾

10万年前的第四纪晚更新世,发生三次海进与海退的变化,从而伴随陆—海—陆的变迁过程。这三次海进与海退,对渔浦地区的古环境带来影响。

据地质钻探资料反映,渔浦(义桥镇义一村)地质基底上部的第四系覆盖砾石层总厚度58.2米,受海侵影响,伴随黏土存在。地下22米以下主要为冲海积,厚36.2米。

距今8000年前,渔浦地表尚未受到海进的侵蚀,人类活动处于跨湖桥文化时期。地处渔浦下游的跨湖桥、下孙一带,原始人聚居于此,形成两个大的原始村落,开始创造跨湖桥类型文化。

7500年~6500年前,气候转冷而一度海退,此后海面上升较快。

距今6500年~5500年,第三次卷转虫海进,为第四纪以来的最大海进。海进到达最高峰时,略高于现代海面。钱塘江河口上溯10千米~30千米,钱塘江及浦阳江河流长度大为收缩,海水直拍会稽山、龙门山麓。海水侵入浦阳江、永兴河谷地,分别直抵浦阳(尖山)和戴村(廖家村)以上,所到之处,至今地下仍留有咸水层。在这次海进中,渔浦地区平陆被海水淹没,成为海湾。受海侵影响,跨湖桥、下孙一带原始先民被迫撤离,最终遗址湮废。

距今约5000年,第三次海退开始。

距今4200年,尧舜时期,“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尧典》)。萧绍宁平陆一片浅海。在浅海时期,渔浦是个海湾。嗣后,由大禹治水成功,海退地显,“地平天成”,钱塘江河口随海面下降而开始下移。萧山平原率先出露海面。

距今30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钱塘江河口在富阳附近(富春江河口汊港,有洋浦沙、上新沙、东洲沙岛屿,河口特征明显)。因渔浦在钱塘江入海口下游,故渔浦还是个海湾。

因海退变成江湾

当钱塘江河口位于渔浦上游时,渔浦还是个海湾,当其河口处在渔浦下游时,渔浦就是个江湾。

秦时,钱塘江入海口下移至萧山西部和富阳之间,即钱塘江入海口在渔浦附近,渔浦从海湾开始演变为江湾。

汉代,浙江入海口在半爿山附近一带,主流靠北,对岸有浮山、定山及月轮山,渔浦从海湾变为江湾。两汉至三国时期,钱塘江两岸江滩继续扩展,江道有所缩狭。位于越城山与北干山以北段海湾,三国时已淤积到西兴、龙王塘、塘湾、长山一线。西汉始置下诸暨县(地域原属诸暨占多,山阴次之),后改名馀暨县,并始筑北海塘。东汉中叶,兴筑西兴至长山段海塘,同步兴筑冠山至西兴段海塘,形成了从半爿山至长山段捍海塘。

唐代,钱塘江入海口在西陵以下。唐代诗人薛据《西陵口观海》的诗句:“长江漫汤汤,近海势弥广”可以佐证。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句:“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龛山与赭山之间为海潮所经之道,史称之海门。渔浦位于钱塘江入海口的上游,系为江湾。

唐末渔浦湾口泥沙淤积,加上五代筑塘,吴越王钱镠率子筑四都(半爿山)至渔浦(15里)西江塘,渔浦即成潟湖。

宋、元时,钱塘江入海口已经下移到龛山至赭山一带。

明末清初,钱塘江河口逐渐下移至龛山海门以下,钱塘江流道经历“三门演变”。

因淤积形成渔浦

两汉时期,渔浦开始形成。渔浦的形成与上游浦阳江河湖变化有关。

至汉代,随着萧绍平原的不断发育完善,钱塘江西南岸逐渐扩涨淤积,临浦(湖)、通济(湖)进一步湮废,引发下游浦阳江出江河道及滨海平原湖泊的发育,进而形成了西城湖、西陵湖和渔浦。

渔浦成名要晚于西城湖与西陵湖,至晋代才见记载。首见于晋人顾夷纂 《吴郡记》:“富春东三十里有渔浦”。

西城湖与西陵湖均是内陆湖泊,而渔浦是否是潟湖,史学界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按文献记载,渔浦不是湖,认为浦不同于湖,浦表示水流地貌,是水滨或河流的地方(王志邦《六朝渔浦考》)。而另一种意见,从历史地理角度分析,渔浦从江湾演变成沼泽地前,伴随或经历一段湖泊的演变过程(陈桥驿《论历史时期宁绍平原的湖泊演变》)。

郦道元《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夹水多浦,浦中有大湖,春夏多水,秋冬涸浅”。它切实反映浦阳江诸暨境域的水流地貌,同样适合于浦阳江下游的萧山。“低洼积水,水低为海。”萧绍平原乃至宁绍平原中许多低洼的地方,原先曾是湖泊,泥沙淤积,湖泊湮废后成为沼泽之地。

渔浦地处富春江东南水域,明之前富春江主流紧靠浮山、定山一带,故两汉六朝至唐宋时期渔浦范围广大,从渔山(富阳)至半爿山(浦沿)即是。何谓浦沿?浦沿就是渔浦的边沿,故名。可知,渔浦范围大至半爿山。渔浦鼎盛时期,湘湖(西城湖)是渔浦属地。

渔浦地层地貌经历海湾—江湾—湖泊演化规律。从江湾演变成的湖泊,积水成湖,具有“海迹湖”的特点,即大水时汪洋一片,湖盆浅平,岸坡平缓,容易沼泽化,也容易被围垦(陈桥驿《吴越文化论丛》)。临浦、通济和渔浦是曾经的“海迹湖”。海迹湖实为潟湖的一种。

渔浦的湖底在东南侧的横筑塘(近峡山头)附近,湖口在西北侧与钱塘江、富春江相通。渔浦全盛时期,与西城湖、西陵湖连成一片,直接与钱塘江、富春江贯通。以后随着钱塘江江道的变小,渔浦轮廓逐渐明显起来。

渔浦驿 萧山4大驿站之一

渔浦自古是浦阳江的出水口之一。春秋至唐末,浦阳江故道沈家渡至茅山附近(原属城山公社),汇合麻溪后流入西小江。西小江上游段水位高,“散漫北流”萧山出海。蜀山平原内形成浦阳江下游支流河网水系。

浦阳江别名潘水,历史上首次记载浦阳江的《汉书·地理志》记载:“馀暨,萧山,潘水所出,东入海。”清范本礼论说:“浦阳是诸暨以北者,乃临浦之支流,入钱塘江者,与钱清本不相通,故班氏潘水属之馀暨。”可证,汉代前后的浦阳江下游河道,确系北出萧山。

汉唐末以前,浦阳江自临浦进入蜀山平原(萧绍平原西部)以后,经流不同支河道包括支河道间的分岔河道,向北或偏东北方向,散漫出流注入钱塘江。浦阳江散漫北流时的河口有潘山的朱村桥(港),峡山头的渔浦,石岩山的西城湖,西山与北干山间西汉以前牛脚湾及东汉时的俞家潭、高迁屯,北干山与长山间的下潦、长山,长山与凤凰山间的莫家港、郭家埠、坎山,出绍兴三江口的钱清江(西小江)等多处。

历史上渔浦一直是浦阳江的出水口之一,通钱塘江,为重要交通要道。渔浦南接峡山头水道,承纳经临浦、通济的浦阳江水,东接石岩山与目尖山之间水道,沟通城厢片沼泽地河浜,北连西城湖、西陵湖,西襟钱塘江、富春江。《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记载:“湖水(案指临浦)上通浦阳江,下注浙江,名曰东江,行旅所从,以出浙江也。”毛奇龄具体记述,古代 “临浦一水,尾可从渔浦以出浙江,首可经峡口(尖山)以通浦阳”。

渔浦水陆交通便利,外沟通钱塘江、富春江,内连接西小江及浦阳江,水路可达杭州、富阳、桐庐、绍兴、诸暨和婺属地区,自古以来是浙江的重要津渡,时为兵家必争之地。如《宋书》南朝宋孔觊之变,将军吴喜遣部从定山进军渔浦。又如《南齐书》南齐富阳唐寓之暴动,渡江自渔浦溯浦阳南进。《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渔浦……旧为戍守处”。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西兴、渔浦最为通道。”

唐代初中期,渔浦的交通、经济、文化、旅游诸业发展继续保持鼎盛局面。渔浦驿是萧山4个驿站之一(另是西陵驿、梦笔驿、钱清驿)。清乾隆《萧山县志》卷十三记叙:“古驿道由渔浦渡入浦阳江。”

渔浦风光秀丽,景色迷离,享有“渔浦江山天下稀”之美誉。历代诗人游历驻足于此,并留下诸多诗篇,唐代渔浦是浙东唐诗之路、浙西唐诗之路、钱塘江文化之路的交汇点或起点之一。

汉唐以来,钱塘江南岸先后修建了后海塘、北海塘及局部西江塘。浦阳江诸多出水口被阻截,浦阳江原北向或偏东北向出水流入钱塘江开始受到影响。随着西江塘和北海塘的不断完备,下泄河道的局部堵塞,迫使浦阳江加大了东流经西小江出水。

至五代末,渔浦、西城湖的江湾淤塞,钱镠兴筑闻堰至渔浦段江塘后,浦阳江成为一条内河。

两宋,渔浦渡著名,渔浦对龙山,西兴对浙江,东西4渡口,俱为要津。渔浦津渡往来,交易者众,因渡设市,因市建镇。顾冲《萧山水利事迹》记载:“渔浦市,系居民众多之地。”宋代诗人往来众多,留下不少篇什。

沟通渔浦的浦阳江支流,分别从(义桥)峡山头、横筑塘入渔浦,注钱塘江(《义桥镇志》)。延续至今,萧绍平原乃至浙东宁绍平原仍然需要通过茅山闸、峙山闸、浙东引水枢纽输入浦阳江水,补充水源。

渔浦镇(寨) 因西江由兴致衰

明代初期,渔浦发展成为商贸重镇,是萧山4镇 (西兴、钱清、渔浦、和尚店)之一。洪武三年建渔浦税课局。弘治十一年设渔浦巡检司,建巡检司廨。据万历 《萧山县志》:“渔浦巡检司廨,距治南三十五里,在渔浦江之南。厅三间、厢房三间、门三间。弘治十一年建。巡检一人,攒典一人,弓兵四十人。”

明代宣德、天顺、成化年间,随着浦阳江碛堰进一步拓宽挖深,麻溪筑坝砌石,主流经西江过碛堰至渔浦进入钱塘江,浦阳江改道完成。西江,今之浦阳江,因位于萧山之西而命名。西江由新江、渔浦江组成,新江指临浦至碛堰段,渔浦江指碛堰经义桥到渔浦段,西江为临浦到渔浦段。

开通西江暨浦阳江改道是治理萧绍平原的重大举措,萧绍平原的水系格局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水利条件明显改善。但对渔浦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危害。渔浦镇地处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口,受三江洪潮侵袭,渔浦镇衰落。

受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洪潮交冲,日侵月蚀,此涨彼塌,原西之浦口近江不过数丈,后涨为跑马沙,成为巡检司官员的跑马场,被阻隔数里,南之浦腹始不过一舟之港成为里许大江。

渔浦镇自成化年后日趋冷落,最终,渔浦新桥及桥南渔浦镇址(寨)全部被洪水冲垮而沉陷在滔滔浦阳江江道内,踪迹荡然无存。数千顷膏腴之地,常受洪潮侵害之苦。渔浦旧有税课局1处,嘉靖年间迫于坍江则移进岸南,至隆庆、万历年间西江坍大,又坍毁,官毋宁咎,寓于县城。

原富春江水西抵富阳,从庙山至单山浦,直出浮山湾,在钱塘县境入钱塘江。明成化年间碛堰开大,富春江下出口段河势逐渐发生变化。富春江流道徙南,南冲北淤,单山浦浮涨不通,涨至东江嘴(新江嘴,俗称米贵沙,嘉靖年间基本形成)10余千米,即周家浦、袁浦滩涂生成,富春江水直冲渔浦。历山之西,原有安养乡孙茂村农田1500亩,还有孔子五十四世孙孔思懋创建的孔氏祠堂,均被洪潮冲没塌落三江口中。

富春江下游江道形势的变化,抑或随后诱发明末清初钱塘江的三门演变。

浦阳江成为一条外江,自元末至元年(1341)起,迄今已有670多年历史。

西江塘 渔浦的守护神

随着渔浦段江道的变迁,为保护并开发渔浦,历史上多次修筑西江塘。西江塘,为钱塘江、浦阳江之东塘,因位于萧山县治之西,故名西江塘。

春秋时期,范蠡始筑黄竹塘(今横筑塘),开发渔浦,垦殖农田,为萧山最早的西江塘。

汉唐开始,与建置馀暨县有关,逐段兴筑西江塘。至五代,渔浦淤塞。五代吴越王钱镠注重水利,修筑钱塘江两岸江海塘,在萧山岸兴建西兴海塘和半爿山至渔浦修筑江塘,以防内患(钱镠所筑江塘的堤线,推测在小砾山西外侧,不是现西江塘的位置)。

渔浦段西江塘筑成后,渔浦内畈受到保护,地层发育基本趋于停止。为进一步开发渔浦与西城湖提供了必要的水利保障,渔浦不再受洪潮侵害,始平野住人、村落散布。原在横筑塘的渡口已经湮塞成为内陆河埠。新的渔浦渡向西外移至江湾底的杨家浜附近,仍为重要津渡。

南宋淳熙八年,洪潮内外夹攻,渔浦坏堤500余丈。这是渔浦塘遭受洪潮破坏的一次较早记载。修筑崇高3丈,基阔5丈,背面半之,间有内外沟港抵塘之处,甃以巨石,辅之木桩,树之榆柳(乾隆《萧山县志》卷十三《水利下》)。

渔浦成陆后,杨岐山麓有戚家湖(又名椿湖),为渔浦潭踪迹残存,至南宋末年才湮塞被垦殖。被村民称作官船潭的池在今亭子头村,潭中央最深的池在今小华家村附近。

明代西江开通,江流日剥,渔浦触削,渔浦范围渐小。由于原江海塘整体工程标准偏低,质量较差,难于抵御三江洪潮压力,明清两代多次坍塌决口,给渔浦带来重大灾难与损失。

明洪武年间,修筑西江塘,兴建四都至临浦土塘15里,以御钱塘江水患。

嘉靖十八年六月,水向西江塘入,萧山大困,延及山、会。邑人黄九皋以书巡按御史傅凤翔,傅移文藩臬行,府县大兴塘役,山、会二邑协力筑之。通判周表督筑,将互不相连的堤塘加高,培厚,使之连接。基阔7丈,身高2丈有奇,收顶3丈,南起傅家山嘴,北尽四都半爿山,横亘20余里,自是始免水患(较旧甚高厚,勒碑记其事)。

西江开通后,渔浦段塘身三易其地,直至清乾隆十二年,西江塘改建成丁由石塘,塘线才确定不变。堤防几经修筑,不断提高抗御洪御潮能力,致使渔浦人又得以安居,重建家园。

新中国成立后不断治理,多次全线培土、抛石,除险加固。1998年~2000年,西江塘茅山闸至半爿山段建成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堤塘。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  

编辑:韩晨璐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