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镇街新闻 >  益农 > 

“造血式”帮扶为残疾人撑起“致富梦”

[ 益农 ]    
2022
07-20
09:49

 共同富裕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最近,益农镇10余户残疾人家庭被新纳入该镇扶困助残基地的结对对象,通过“基地+残疾人家庭”的运作模式,帮助残疾人圆就业创业梦。

三围村村民王大哥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行动不便,靠着妻子种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前些年家里孩子上学、父母年纪大,收入来源少,生活拮据。2017年成为扶贫基地的结对对象后,我们一家终于迎来了转机。通过这几年在基地种植芹菜,家庭年收入一下子增加了,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说起一家人生活的变化,王大哥一脸笑容。

2017年7月,萧山区首个慈善扶贫基地在益农镇三围村正式签约成立。基地借助杭州农垦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平台,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为首批15户困难农户家庭免费提供搭棚、育苗、培训等技术指导及配套服务。困难农户种植的蔬菜由合作社负责销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授人以渔”,当年,包括王大哥在内的15户困难农户每亩收入达15000元,完成了帮扶由生活救助向生产自救的转变。

次年,为扩大扶困成果,益农镇残联联合区慈善总会、区供销联社成立扶困助残基地,惠及更多残疾困难家庭。“通过连续多年的帮扶,已有包括王大哥在内的9户残疾困难家庭实现脱贫。今年随着基地规模的扩大,可进一步帮助三围村外周边村的困难残疾农户实现致富梦。目前,经过摸底动员,已有10余户残疾困难家庭成为了扶困助残基地的结对对象。”基地负责人(益农镇残联原理事长)肖关林说。他给记者算了笔账:芹菜一般一年可以种3—4季,每季亩产在6000斤左右,残疾人因身体原因,一般一年种2—3季,一年下来每亩利润可达2.5万元。

“有目标就有盼头,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家庭的扶持力度这么大,我们心存感恩,将努力依靠双手勤劳致富,过上幸福的生活。”兴裕村村民倪大伯成为今年扶困助残基地的结对对象后,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憧憬。据了解,通过“基地+残疾人家庭”的运作模式,由残疾人家庭申请承包大棚,基地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提供1亩土地给申请者种植,待农作物成熟后,有能力的残疾人家庭可自主销售,没有销售渠道的则由基地帮助对外销售。

“作为扶困助残基地,我们力争通过带动残疾人朋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种植蔬菜,实现残疾人在家门口增加收入的目标,真正将‘输血式’扶贫变成‘造血式’扶贫。”肖关林说。

残疾人就业创业是解决残疾人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区残联始终把残疾人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结合地域特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工作,开辟了我区独有的工作特色,探索出一条“传统+新业态”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新路径,有效提高了残疾人群体的经济收入,增强了他们自食其力的谋生能力和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项亚琼 通讯员 朱燕飞  

编辑:韩晨璐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