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网 >  新闻中心 >  部门新闻 > 

千年宋之湖 浓浓宋之韵

[ 文旅 ]    
2022
06-29
08:40

湘湖是宋代留给萧山最大的文化遗产,开湖于北宋,水利管理制度完善于南宋,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宋之湖”。时光流逝虽近千年,湘湖的湖光山色,还依然折射出浓郁的宋风余韵。湘湖在水利、儒学、名宦、诗词、斗茶、参禅等方面富有独特的宋代韵律,是浙江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中的别样精彩。

水利神韵

两岸好山青嶂列,一泓碧水泽九乡

水利之神韵是湘湖最大的宋韵。开凿于北宋的湘湖首先是一个水利湖、民生湖,主要功能在于农田灌溉。湖库面积三万多亩,自流灌溉周边九个乡的农田。湘湖修筑改善了水利条件,促进了萧绍平原农业产生的发展。湖成当年“时岁大熟”,萧山迎来了一个丰收年。另外,湖区的水产经济也收益非常可观,除鱼虾外,湘湖的水质适宜莼菜的生长。有“宋志之最”之称的《嘉泰会稽志》记载:“萧山湘湖之莼特珍,柔滑而腴。方春,采莼者满湖中。”宋状元王十朋在《会稽风俗赋》中说:“湘湖之莼,箭里之笋”,为越地著名的时令菜蔬。

进入南宋后,湘湖的水利设施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加上北方移民大量落户,萧山男丁人口比北宋增加了近一倍,大大补充了劳动力。由于占城稻(早稻)的引入,湘湖灌区实现了双季稻耕作。南宋官府又劝民种植麦子,使粮食生产不断提高。作为南宋皇城的畿辅地带,湘湖边出现了渔浦(义桥)、西兴和县驿(梦笔桥)等三个商业重镇。多次经过这些地方的诗人陆游,曾写下了“渔翁持鱼入船卖”的集市场景,并起了“安得移家常住此”的念头。陆游的《雨中泊舟萧山县驿》有“店家菰饭香初熟,市担莼丝滑欲流”之句,可见“菰米”“莼菜”等湘湖特产,在县驿市场比较畅销。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商贸活动的活跃,宋代萧山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前代。

宋史专家邓广铭认为:宋代文化发展,既超越了唐代,也为元明所不及。两宋社会经济繁盛的原因,究其要者与宋代地方官员大规模兴修水利、劝民农桑有密切关系。范仲淹任职苏州,开始了对太湖的治理;王安石任鄞县令,组织十余万人治理东钱湖;苏轼曾两度任职杭州,对西湖进行疏浚治理。这些宋代历史星空中最闪亮的名字,都在水利事业上做出过卓越的贡献。1112年理学家杨时任萧山令,了解到萧山旱涝严重,而城西两列青山间可以“依山为界,筑土为塘”,主持修筑了湘湖。此后,南宋萧山地方官员前仆后继,县丞赵善济制定《均水法》,县令顾冲修将《湘湖均水约束记》刻石立碑,县令郭渊明划定“金线”——“黄者山土,青黎者湖土”,凡侵占湖身者,“治罪充军,其地还官”。守湖有责,执政者不断完善了湘湖的水利设施和管理制度。

道南风韵

脉接尼山还古朴,流分洛水传真经

程朱理学与湘湖有一层特殊的关系。成语“程门立雪”说的是游酢和杨时在洛阳拜程颢、程颐门下就学的故事。杨时学成南归,程颢这位北宋最伟大的哲学家目送弟子渐渐远去的背影,讲了一句中国学术史上的名言:“吾道南矣!”

游酢曾在萧山做过县尉,发现萧山县公堂挂着一幅《猛虎下山图》觉得不妥当,便建议更换一幅耕牛图,为官者要像耕牛一样勤劳,并配上对联:“亲民爱物”“克己奉公”。这就是“公堂虎换牛”的传说。后杨时又来萧山做了县令,修筑了湘湖。游、杨先后宦游萧山,政绩非凡,成为萧山历史上一则千古佳话。

在正史中,杨时以硕学大儒面貌出现,文天祥称“其文章道德,自能为天下师”。杨时在萧山设坛讲学,传播洛学,各地学子纷纷前来从学。据《龟山集·序》载:“自先生官萧山,道日盛,学日彰。时从游千余人,讲论不辍,四方之士,尊重先生也至矣”。另据《宋史》载:“道南之派实肇始于萧山,盖自游定夫、杨中立先后官此,而罗从彥又从而学焉。”这位徒步从福建到萧山就学的罗从彦载道南归闽后,成为朱熹父亲朱松、朱熹老师李侗的老师,所以理学大家朱熹是杨时的三传弟子。朱熹对罗从彦非常推崇。除罗从彦外,杨时的学生中还有不少功成名就,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如监察御史陈渊,既是门生也是女婿,力主抗金,反对秦桧与金议和。得意弟子张九成,宋高宗时状元,致力经学,开山立派,见解独到,成为“横浦学派”创始人。朱熹是洛学南传的集大成者,宋隆兴十九年(1181)朱熹到浙江巡视,为追慕先师风采,专门到湘湖边祭祀杨时,朱熹重孙朱淳还在萧山做过尉官,朱氏后裔一支先集聚湘湖地区,后迁浦阳桃源。

自杨时将二程学说南传后,萧山民智开启,洛学之盛,蔚然成风。宋以后各代科举考试,萧山士子累进不断。杨时过世后,百姓为怀念这位带来人文昌盛的先贤,“家家图画先生像,就家祀焉”。“萧山八景”旧有“书院遗香”一景,其遗落的正是宋代的学术书香。萧山儒学源头正宗,源远流长,承北启南,开枝散叶,连接“程朱”,杨时从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英武气韵

湘水苍茫涵正气,青山有幸埋忠魂

湘湖宋韵文化有着浓郁的英雄主义情愫。人称西湖有三杰,岳飞、于谦、张苍水,为湖山增添“精忠报国”的英武正气。宋代湘湖边的碑牌岭和方家坞,也长眠着两位杰出的先贤王丝和来廷绍,他们的墓志铭分别由大名鼎鼎的范仲淹和辛弃疾撰写。王丝,萧山人,王羲之后裔,为范仲淹的同科进士兼好友,这榜进士中还有一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皆“忧国忧民”的士大夫。王丝在多个县、州、路为官,在水利、救荒、勤政、对外商务等方面政绩突出。王丝任县令时,创立预支千钱以济民荒的办法,王安石当宰相时曾仿效此法推行全国。任广南东路(广州)市舶司提举(主管)期间,每有舶来品上岸,便督促下属按法规抽解,不得收受贿赂。此举赢得外商的佩服,敬称王丝为“金珠御史”,意思是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王丝病故后,时任杭州知府的范仲淹亲自扶梓渡钱塘江归葬故里。范仲淹在墓志铭中高度评价了王丝的才学和品德,讲他一生所为“即及于民、复通于神”,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苦志清节”“终身无咎”,是一位几乎近于完美的清廉好官。

另一位来廷绍,原籍河南鄢陵,为长河来氏一族的始祖,唯物主义思想家陈亮的同科进士兼好友。1201年,来廷绍出任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辛弃疾听闻后说:“来君来,事济矣,祖宗耻,可雪矣!”不料来绍廷未到任即病倒,写下《祇园临终诗》:“病卧僧房两月多,英雄壮气渐消磨。昨曾饮药疑尝胆,今天披衣似挽戈。……此心不死谁如我,临了连呼三渡河。”大有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壮气势。辛弃疾对这位临终三呼渡河,不忘收复中原的同僚惺惺相惜,他在墓志铭中写道:“壮志愤愤兮扶社稷,忠诚烈烈兮贯金石。”“皇天不愁兮夺其年,国步艰难兮谁共力。”

北宋诗人华镇的怀古诗《城山》:“缓报一双文锦鲤,坐归十万水犀军”。提到了春秋吴越争霸时,古战场越王城“馈鱼退敌”的故事,给湘湖山水平添了一股英武之气,说明湘湖从来就有英雄主义的基因。自宋代王丝、来廷绍后,湘湖的开发史,就是一部保湖、垦湖的斗争史,到了明代更是出现了何氏父子搏命抗争的铁血韵律,这种铁骨铮铮的英雄主义精神在湘湖可谓代代相传。

诗词雅韵

湖光写出千峰秀,天影融成万波景

湘湖是一个满载诗词的湖泊。开湖者杨时是第一个描写湘湖风景的诗人,大约是因为他白天公务繁忙,只能趁着夜色游湖,现存的两首湘湖诗都描写了夜景。其二《望湖楼晚眺》:“湖光写出千峰秀,天影融成十里秋。翠鹬翻风窥浅水,片云随意入沧州。”湘湖两岸层林尽染,十里秋景倒映在湖面上;翠鸟只在浅滩觅食,而诗人的思绪已随白云飘向远方,颇有苏东坡“鉴里移舟天外思”的意蕴。“沧州”是古典诗歌中“精神养性,与道浮游”的隐逸之乡。这位杨县令毕竟是哲学大师,见识卓然超众,早在九百多年前就已经判定了“翠鸟”与“白云”的志向,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杨时的学生吕本中,南宋著名词人。北宋亡后流寓江东,他的一首重阳诗《重阳日西兴寄临安亲旧》:“我来西兴口,君在龙山旁。如何阻一水,不共作重阳。别浦潮犹白,深秋菊未黄。遥知对杯酌,不记是他乡。”诗中提到了湘湖地区的西兴渡和菊花山。年年重阳,今又重阳,可是有钱塘江盈盈一水相隔,又一次不能与亲友故交团圆。唯有举杯遥敬,寄托乡思。再看其《满江红》“疏篱下,丛丛菊。虚檐外,萧萧竹。”之句,虽然写的是山阴溪曲的景致,也可与湘湖山水相仿佛,菊花山之菊、黄竹山之竹,在诗人心里挥之不去。南宋著名文学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价其诗“清芙可爱”,当代学者钱钟书评其诗“清醒轻松”,吕本中不愧是宋代“江西派”诗人的杰出代表。

爱国诗人陆游对湘湖情有独钟,写下了多首关于湘湖美景和美食的诗篇,同时也流露出报国无门,归隐湘湖的念头。陆游常常坐着小船游览湘湖,一边采莼一边写诗。如《新晴马上》一诗中写道:“绝塞勒回勋业梦,流年换尽市朝人。此生安得常强健,小艇湘湖自采莼。”又如他的《稽山行》和《春游》:“湘湖莼菜出,卖者环三乡。何以共烹煮,鲈鱼三尺长。芳鲜初上市,羊酪何足当。”“莼菜鮆(鲚)鱼初满市,莫将羊酪敌南烹。”在陆游看来,湘湖莼鲈才是人间芳鲜美味,羊酪何足挂齿。他的《渔夫词》:“湘湖烟雨长莼丝,菰米新炊滑上匙。云散后,月斜时,潮落舟横醉不知。”耽于湘湖莼丝、菰米的美味,诗人醉眠不知身在舟中,直到云散、月斜、潮落,一副散淡慵懒样子,既休闲又养身,仿佛总有一段光阴要虚度在江南的湘湖。

南宋另一位诗人苏泂,山阴人,曾从陆游学诗,又是一位寻梦湘湖的名士。苏泂在《湖中》一诗中描写的是湘湖春景:“湘湖梦不到,今日到湘湖。草木尽春色,山川如画图。雨悭莼摘后,花发燕飞初。张翰平生意,扁舟未可无。”诗人总是梦游湘湖,今天终于亲临春天的湘湖。雨过天晴,花发燕飞,在湖上泛舟,山川如画,春色融融。诗人思绪万千,欲慕季鹰之志,添一叶扁舟,荡漾在莼鲈之乡。

斗茶趣韵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茗山斗好是湘湖最具辨识度的宋韵文化。宋代上自帝王贵胄下到升斗平民,盛行斗茶之俗。宋代以文人治世,崇尚精致有趣的生活,诗词酬唱、弹琴谱曲、谈文论画、饮酒品茗,是他们的日常情形,其中茶会、茶宴、斗茶是文人雅集的打开方式之选。如果说茶宴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宋代余杭径山寺禅林茶宴,那么斗茶最具代表性的当推湘湖边的“茗山斗好”。

湘湖的茶文化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跨湖桥文化遗址曾出土印纹陶釜,经专家鉴定是煎茶器具“茶釜”。茗山茶产自湘湖边的茗山和菊花山。王十朋在《会稽三赋》中指出越地有四种名茶:“日铸雪芽,卧龙瑞草,瀑岭称仙,茗山斗好”,其中“茗山在萧山县西二里,其上多奇茗”。“奇茗”一词,可谓恰如其分道出了宋代湘湖茗山茶的光辉过往。据《嘉泰会稽志》载:萧山每岁批发茶100斤,住卖6850斤,其中住卖数量据绍兴府八县之首。

有一种说法,湘湖像一个大葫芦,跨湖桥是葫芦腰,茗山和菊山是葫芦头顶的盖子,而逶迤的官河(浙东运河)是其长长的藤蔓。通过官河这条著名的黄金水路,宋代文人雅士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湘湖边品茗赏花。茗山、菊山早在唐代就有名,到了宋代更是名声在外,成为越地名山。“菊山黄华,兰亭国香”,王十朋将菊山之菊与兰亭之兰相提并论,“菊山秋霁”旧为湘湖八景之一。茗山则日后成为湘湖龙井的祖庭,湘湖茶文化的发源地。

斗茶,又称茗战。斗茶之风源于唐,盛于宋。宋人吃茶法是将茶饼碾末,入盏搅拌,点茶(注汤入盏)拉花(击拂生沫),啜英咀花。斗茶,一斗汤色,白者为胜;二斗水痕(泡沫咬盏),持久为胜。陆游诗中“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所说的“分茶”,就是品评茶水表面“纤巧如画”的泡沫等级。斗茶使用的茶具是福建建窑生产的茶盏,釉色晶黑光亮,可衬托“明亮如积雪,艳丽如春花”茶色,胎质厚重保温,可使“疏星皎月,灿然而生”的汤花不易消退。另外,活动中还有行茶令和茶百戏等余兴项目,参与者吟诗作赋,切磋茶艺,反映了宋人的审美追求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没有直接的文献资料表明茗山斗茶的具体程式,但从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所提供的信息中可以想象当时的斗茶情况。“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长安酒价咸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斗茶味,胜过乳酪,斗茶香,超过香草。胜者如一步登天,高不可攀,输者如手下败将,奇耻大辱。范仲淹用夸张的手法,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宋代文人斗茶的情景,反映了宋人嗜茶、好茶、爱茶的盛世清尚和“人得交游即岁月”的雅集趣韵。宋人视茶叶为草木精灵,崇尚品茗斗茶之俗,使生活变得艺术化、精致化、趣味化,在欣赏茶盏里泡沫图案变幻之际、在啜英咀华之间、在决出胜负之时、在吟诗赋词放飞想象的那一刻,充分享受茶饮“生两掖之清风,兴瓢瓢于蓬岛”(王十朋语)的人生乐趣。

古刹禅韵

人家隐隐连桑柘,梵音悠悠出薜萝

宋代湘湖也是一处梵天仙界。村舍相望,渔樵耕读,是宋代湘湖的田园世界;香烟缭绕,梵音悠悠,是宋代湘湖的精神世界。宋代湘湖地区宗教文化发展进入一个高光时刻,兴建于宋代的寺院有近十所,分佛教、神道、崇德等几种文化类型,还涉及建筑、园林、诗词、楹联、茶艺等多种艺术形式,为湖光山色增添浓郁的文化彩色。天下名山僧占多,僧侣也是湘湖自然山林的拓荒者,人文历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湘湖历史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宗教文化的传播,两者可谓相得益彰。

光复中原,是宋代湘湖寺庙的第一个特色板块。《嘉泰会稽志》记载了宋代湘湖边三座名称很有政教特色的庙宇:“助胜侯庙,在县西七里;破虏侯庙,在县西北八里;蒙山东岳庙,在县西五里。”方圆1.5公里范围内,三所寺庙的额名共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与南宋抗金战争有关。“助胜”“破虏”,寄托着赵宋皇朝还我河山的政治抱负。蒙山东岳庙与赵宋皇家有直接关联,东岳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初年,与绝大多数庙宇坐北朝南不同,东岳庙单单是坐南朝北,有遥望北方东京汴梁的寓意。据传庙内原供奉宋徽宗赵佶像,庙后有其衣冠塜,山后有赵氏守墓村。南宋灭亡后,为免遭蒙古人破坏,改为东岳庙。另外,南宋初在湘湖湖岭山有湖岭庙,后改“复兴寺”,据传与康王赵构历险脱险有关。位于湘湖西南的杨岐山,曾安葬赵宋国戚杨氏齐王和冀王。1209年,其族人舍宅建寺,初名“崇福杨寺”,有宋宁宗御赐题额,明改额“杨岐寺”。明代朱玉贞有诗云:“坐听啼鸟解禅意,悠然世外栖烟霞”。昔日皇亲国戚的家庙,如今是平民百姓悟禅解禅之所。

勤政崇德,是宋代湘湖寺庙的第二个特色板块。湘湖筑成后,环湖有18座水闸可灌溉农田,潋堰闸就是其中一个水利配套工程。当地百姓为感恩杨时修筑湘湖,南宋绍兴年间始建“潋堰庙”,又因杨时曾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又称“龙图殿”。据周易藻《萧山湘湖志》载:“潋堰等处均建有龙图庙,当年或崇报杨公,因有是建。”德惠祠位于湘湖东岸净土山麓,始建于宋代,初称杨长官寺,供奉杨时。明代时,因“民感其惠”,宪宗皇帝敕赐“德惠祠”,成化年间又在旁边建道南书院。祠和院清末被毁,现今又易地湘湖北岸重建。

参禅悟道,是宋代湘湖寺庙的第三个特色板块。湘湖东岸的净土山顾名思义是一座梵天佛国之山,北麓有始建于北宋开宝年间的弥陀院,宋太平兴国年间改号净土寺。寺后建有白塔,塔上有灯火彻夜不灭,为浙东运河的航标灯。元末明初谢肃《送翱天碧住萧山净土寺》:“罗刹江东宝地幽,袈裟独上木兰舟。”明代寺门有联:“千家郭外西天竺,万顷湖边小普陀。”说明从宋代开始,净土寺一直是参悟禅机的“西天竺”“小普陀”,访客盈门,香火不绝。

湘湖先照寺与西湖初阳台有异曲同工之妙,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位于石岩山巅。明魏骥:“阳乌忽东升,流光每先得。”旭日之光,先照此寺。“先照晨曦”为“湘湖八景”之一。先照寺建有一览亭,登临此亭,可俯视湘湖全景,鸟瞰富春江、浦阳江、钱塘江三江之胜,旧有“览亭远眺”,亦为“湘湖八景”之一。明来三聘《雪后登石岩山寺僧设缸面酒》:“坐移夕照禅关静,一坞茶烟伴翠筠。”先照晨曦,夕照禅关,先照寺同样是湘湖边参禅悟道的胜地。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  

编辑:沈斐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