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健康网 >  医疗新闻 > 

止血先锋“血小板”究竟有多重要?一文通通告诉你

[ 医疗新闻 ]    
2024
04-15
10:03

人体血细胞有三大高手,分别是:

与疾病斗争的“战士”——白细胞

运输氧气的“快递员”——红细胞

以及今天我们科普的主角

血液中最小的细胞

止血“先锋”——血小板

初识庐山真面目

血小板来自造血“圣地”骨髓,是成熟的巨核细胞裂解脱落的小块胞质。它是血液中体积最小的血细胞,白细胞直径有20μm,红细胞7μm,而血小板只有2μm。

血小板只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液中,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正常人的血小板计数有100-300×10^9/L之多,即我们常说的10万-30万。平时,大部分血小板在血管中参与血液循环。还有一部分则贮存在脾脏中,当血管中的血小板不够用时,就会释放出来。血小板寿命约7~14天,每天约更新总量的1/10,保持着动态的平衡。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脾脏中被清除。

正常状态下,每天成人血小板数值有 6~10% 的波动。血小板数量会随着时间和生理状态不同而变化,比如午后略高于早晨;春季低于冬季;月经前降低,月经后增多;妊娠中晚期增多,分娩后降低;运动、饱餐后增多,休息后降低。

止血先锋小能手

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平时,血小板平均分布在血液中,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一般处于静止状态,默默守护着我们的机体健康。

发现出血

一旦发生了意外受伤之后,血小板们立刻变形活化,进入战斗状态,第一时间奔赴事故现场,手拉手肩并肩冲上去,在破损的血管壁上聚集成团,形成血栓。

活化的血小板会分泌多种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和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维蛋白织成大网,堵牢伤口以止血,同时释放肾上腺素收缩血管,加强止血。

血小板少了不行

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可能会导致以下症状:易出现皮下瘀斑或出血点、鼻出血或牙龈出血、女性可能会出现月经异常,如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等、部分病人有明显的疲乏症状。

血小板减少后出现皮下出血点

轻度减少(50~100×109/L)

有一定出血风险,可不予治疗,可酌情进行小手术。

中度减少 (30~50×109/L)

有出血倾向,无急诊手术必要,不建议进行任何手术。

重度减少 (20~30×109/L)

自发性出血(非外伤情况下出现器官组织出血)的可能性比较大。

极重度减少(<10×109/L)

患者有皮肤及粘膜出血,或有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出血表现。

血小板减少原因

病理情况下,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包括免疫系统异常、血液系统疾病、感染、妊娠、脾功能亢进等。

有时候,是土地太贫瘠,压根儿没有生长血小板的种子,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时候,是造血环境太混乱,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较为常见的是免疫因素,当茁壮成长的血小板终于进入血流可以建功立业了,却被各种抗体一扫而光,“出师未捷身先死”。

要注意的是,有些药物也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已知有300余种药物可以通过免疫机制导致血小板减少。其中肝素、地西泮、卡马西平、布洛芬、氨氯地平、利尿药、呋塞米等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药物,有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记得定期检测血常规。

血小板多了也不行

血小板>300×109/L,即30万,为血小板增多。血小板是否就多多益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图源:腾讯医典

引起血小板增多的原因有两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是巨核细胞异常增生为主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因为基因突变的问题,会产生过多的血小板,严重时可能超过一百万。往往有头痛头晕,手脚麻木等症状。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是机体里另一种疾病刺激骨髓产生了更多的血小板。原因包括贫血、感染、肿瘤、脾脏切除术后等,当诱因去除后,血小板计数会恢复正常。

某些药物会引起血小板增多,如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头孢菌素、免疫球蛋白等。

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小板少了不行,多了不行,但如果本身没有能力更是万万不行的,这被称为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小板功能异常是一种出血性疾病,它的发生是因为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促凝功能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缺陷引起的。简单来说,就是血小板的功能失调,导致它们不能正常地帮助机体止血。

这种疾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种。

先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

大多发生在儿童身上,往往是遗传的,如血小板无力症,MYH9综合征等。

后天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

后天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则可能是因为一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这意味着血小板数量正常,但是血小板不能正常工作。比如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会与血小板上的环氧酶(COX)结合,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从而导致出血可能。

因此,如果发生不明原因的出血或血栓等异常表现,到血液内科就诊明确病因很有必要。


来源:萧山健康网  

作者:浙江萧山医院  

编辑:朱歆楠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