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教育网 >  小学 > 

长山教研部落 |《好课多磨》上篇有感——长山小学数学组寒假读书活动侧记②

[ 小学 ]    
2022
02-13
12:23

《好课多磨》

上篇 “改课”理念与操作要点

阅读有感

为什么要“改课”

怎样组织与实施“改课”

“改课”走向何方

“改课”有什么成效

当春节遇上疫情,长山小学数学组的老师们在《好课多磨》的陪伴下即便是宅家也依然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读读写写 认真笔记

有感而发 激励成长

刘锦萍老师

好课多磨上篇:改课理念与操作要点中斯老师给我们指明了教研磨课的方向,并为我们展示了改课的流程。文中有许多流程图,框架图,整洁清晰地像读者展示了改课流程,一目了然。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儿童立场进行教学设计,采用抽签方式决定上课的老师让教研变成全员参与的卷入式活动,让优秀教师、名师、教研员参与,为课把准方向,磨课模拟上课进行方案的论证,让学生少折磨!共同磨出有故事又有温度的课。

徐振木老师

近期看了斯苗儿老师编著的《好课多磨》中的"改课"教研活动和课堂实践案例,给予我两点较大的读后感,一是"好课多磨"、"好课精改",做好一件事,需经历一个团队合作精心研磨打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容易的。教师始终要有一个"课比天大"的意识,要敬畏我们的课堂。二是作为教师,要坚持"学生立场",确实如此,我以为"学生立场"是贯穿我们整个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理念,围绕"学生立场",从学生角度出发开展教学,学生的起始点在哪里?学生要学习什么?学生想得到什么?学生学习了之后又要往哪里发展?⋯⋯这不仅仅是教研员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线普通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沈英老师

“观其佳书,如与作者对语。初观,嗤之以鼻,以为无益于师。次观,乃大利。”我们长小数学组有幸在俞校带领下,结识了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在寒假之余阅读了由她编著的《好课多磨》。上篇,我以为是我最不喜欢的内容,因为我一开始认为这个内容对我这样的一线教师无用。看进去了,才明白,才感动,只有真正做研究的人,才能找到一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 “ 痛点”:教研活动,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不动。上篇,就是从教师的思想根源上寻找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为什么要改课?”“改课是怎样组织和实施的?”“改课走向何方?”“改课有何成效?”思想引领行动,教学时,一线教师思想观念方面的引导比技术指导更加重要。“关注学生”,让“学生立场”变得看得见、可操作。改课,就是要让教学教研活动人员 “内卷”,一个不留,全部“动”起来。改的是课,成的是人。

徐龙仙老师

有位名师曾经说过:教师成长的第一关键词就是读书。的确,读书学习是教师的修身之本,是提升教育力的源动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由之路。它能让教师的知识更加丰富、充盈,更能拓宽视野。

在读《好课多磨》之前,我认为的改课是这样的:先到网上找找类似的案例做为参考,然后一一比较,综合筛选,做一些教学环节的修改,便成了自己的教案,再与师傅或教研组老师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再做修改,然后试教,再修改……。每次外出参加教研活动听课时:认真的记录每一个细节,心里暗想他们都是从哪里找到的这么好的素材,又能这么好的有机连接在一起的。然后把资料拷贝会来,结果上不出听课时的效果或者只能完成一部分的环节。

在读了《好课多磨》后,改课虽然也是不停的改,但是每次改课以“学生立场”的价值为导向,从改变驾轻就熟的备课、写教案、上课、说课、评课等日常工作着手,小到一个细节,大到整个框架,不断地把自己的课改好。教学设计和环节是从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要有单元视角、有机的整合、适度拓展。一节好课,无论是名师还是普通教师,必定需要教师本人和所在团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历一波三折,不断打磨而成。打磨过程不仅要经历“煎熬、磕磕碰碰、争议分歧”等心路历程,还要经历“三段十步”改课的教研过程。体会到打磨一节好课的艰辛,每一节好课的来之不易。《好课多磨》上篇不仅介绍了:为什么要“改课”,还介绍了怎样组织与实施“改课”;“改课”走向何方;“改课”有什么成效。介绍了很详细,需要时间去消化和理解。

总之,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边学边改,一路成长。

金丹老师

《好课多磨》这本书主要分上下两篇,上篇用较短的篇幅介绍“改课”的价值追求和具体的操作策略,下篇用32个案例说明“改课”的理念如何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我重点想谈谈自己上读完上篇的感受。上篇主要是从理念层面为上回答这四个问题:1.什么要改课?2.怎样组织与实施改课?3.“改课”走向何方?4.“改课”有什么成效?四个问题环环相扣,很好的从理论层面让我们搞清楚现在比较火的改课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让我们看到了浙江小数人追求的“好课”“好教研”,是如何在斯老师的带领下一步一步的从懵懵懂懂到豁然开朗,以及为了追求好课,不断的研学的精神,很受感动。

我们平时参加比较多的教研活动是上课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好的一节示范课,然后大家在己在这样的教研活动中也是出于被动的、填鸭式的能领悟多少算多少,是属于在学习金字塔里效率最低的听讲的范畴,两周之后只能记住所学内容的5%,所以当我看到斯老师的“改课”理念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感觉这会是一场教师教研方式的大翻转,肯定会燃起燎原之势,虽然参加“改课”活动的每个人都会有压力,都会觉得不容易,但是走完全程,一定也会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斯老师提出的“三段十步”改课的教研支架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非常落地的说明了如何进行“改课”,并从改课方式的选择、改课教师的产生、教学方案论证的迭代、专家引领方式的变革、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团队成长机制的创新六个方面具体的阐述了如何实现“好课燎原”,如何实现参与改课的每个人都实现成长,都有收获。改课要改向何方?斯老师认为要始终坚持“学生立场”“用户至上”的价值导向,践行“单元视角、有机整合、适度拓展”的路径,让老师在备课上课时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人教师从一节课的研究迁移到一类课,从而实现研一课通一类。

这样一种教研方式的创新是基于斯老师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这种坚持不懈、持续实践总结的精神真的很让我佩服,相信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收获属于自己的感动!

徐红老师

《好课多磨》案例3中提到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心动力”数学团队以“改好关键课”为抓手,采用“盯一个带一群”的基本教研策略,选择新手教师和经验教师为突破口,开启分层“唤醒人”的实践探索之路。

他们团队选择五年级“归一问题”进行研究,经常教高段的老师们,都知道这节课看着没几个字,但是实在是太难了,反正感觉,能学会的挺快(会做的同学中有一部分也是靠记方法的),理解不了的同学一时半会是弄不懂了,甚至到小学毕业也没弄明白该怎么做,老师也没有好办法把这些同学教会。试卷上经常会出现类似于这样的题:汽车行驶16km耗油2L,行驶1千米耗油多少升?1升汽油可以行驶多少升?

“心动力”团队的第一次教学实践用“复习导入—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方式,结果上课老师上得没有信心,学生既“累”又“糟”。有些老师认为:这样的课怎么改都上不好的,随它过去好了;也有老师认为:既然是难点,花时间研究,很有价值。最后调整策略,第二次用“前测反馈,正确列式”“提出疑问,读懂方法”。但是用画线段图的方式对于理解这样的问题,无形间加大学习难度,自然会出现个别孩子不理解不接受的情况。

为什么五年级的学生依然找不准“谁平均分成几份”这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呢?此时斯苗儿老师帮助大家找到了问题的根源:1、学习素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做中国结、磨粉等题材离生活太远,造成题目理解困难。2、把“借助线段图理解平均分”当成唯一工具。对于不同的个体,理解问题的工具五花八门,应当允许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工具理解问题。3、二年级时的平均分教学出现漏洞。应当在二年级时加强同类型的变式教学。最后,团队进行第三次实践:更换习题素材;调整学习方式。这次教学效果特别好,学生学得很轻松。

我们总是精心准备书面化的课堂语言,特别是公开的时候,居高临下地“教”,而孩子们更喜欢和老师安全轻松地“聊”。我们总是在教学出现疑难杂症时,盲目地亡羊补牢,一遍一遍地重复地讲,还责怪学生太笨;而忘记停下脚步去追溯问题的本质,弄清源头、对症下药。

王丽芳老师

是“信奉教材”还是“关注学生”?教材在不少教师心目中处于权威地位,一些教师已习惯根据教材演绎和诠释自己的课堂,即使从教十多年、几十年也没有从根本上转向关注学生的发展,他们专业的进步主要表现为对教材内容的熟悉,过着“自给自足”的课堂生活……真正能够体现学生立场的课并不多,广大教师仍然习惯于以教材为主、讲练为主的教学方式。

我就是斯老师笔下的“广大教师”之一,一不清楚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缺乏好课的价值判断;二不知道怎么去设计一节好课,缺乏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读了“‘改课’理念与操作要点”后,我明白了“改课”要改的不仅仅是操作方式,更重要的思维方式。要思考:为什么而教?要坚持:学生立场。就是要从学生的“学”出发去研究怎么教,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的学精选学习材料、设计好任务和好问题,提供学习资源和支架等。基于学生立场变革课堂,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促进学生发展。

“改课”以“学生立场”的价值为导,从改变驾轻就熟的备课、写教案、上课、说课、评课等日常工作着手。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凸显教学公平。需要注重关联点——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关联,具体与抽象的关联等;需要注重差异点,兼顾不同学习风格、学习水平、个性特征的学生,而这一切落实到课堂上需要教师有切实可行的行动点,如提问和解答、任务布置和反馈等,是否根据学生学习的特征来调试教学进程。

同时,结合对学生课前的摸底调查与课后的测查、访谈,适时提供来自“用户”的证据,让教师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和困难,认识到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和调整数学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学会同时关注“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形成课程目标下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格局,逐步改变自己的信念和手法,使“学生立场”走向自觉。

坚持学生立场,把学生的收获和进步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是我读“‘改课’理念与操作要点”最大的收获!

陈沙沙老师

如果说《好课多磨》的三个序是精致的餐前甜品,那么它的“上篇”内容则是大餐中的精华。身处教导处这一重要部门,我时常会为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而焦虑,小到教研组长会议的组织,大到一场学科教研活动的策划,每每在接到任务或者在那个时间点快到的时候,我总会为自己的没有创意、无法调动学科教师的积极性而感到失落与无奈。

虽然在阅读《好课多磨》之前也经历了几次“改课”活动,从参与者的角度来说确实让人亢奋不已,但我根本不了解“改课”两字的背后有这么多专家的专业思考和良苦用心,我也不曾知道“好课”形成背后那些持续性、严密性以及向纵深发展提升的策略。“好课需要‘坚持学生立场,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学有所获’;好教研需要‘坚持教师立场,让研究真正发生,让教师研有所得’”,课堂上有学生,教研中有教师,我想这应该就是斯老师最具魅力和影响力的地方吧。

“上篇”内容品读了两遍,每次都会被那些图所吸引,如“小学数学‘三段十步’改课的教研支架”、“‘三段十步’改课支架与具体操作要点”、“现场改课的具体流程”等,这些看似并不复杂的图凝聚的是斯老师及其团队多年探究与实践总结出来的教研精粹,感慨之余我也在想也许我们可以从模仿开启我们的“好课”探索之旅。我也相信只要我们勇敢地跨出第一步,那么我们离成功就能更进一步。

从教十余载,很多时候都如“本篇导读”中那样经历着“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不动”的“痛点”,脑海中一直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终极目标,靠着自己的“权威”逼学生认真倾听,全然不顾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的痛楚。而现在,连专家都从“说给你听”转变到“做给你看”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改变呢?

改课,让多数人上好多数课,我希望我和我们数学组的每一位是“多数人”里走在比较前面的那批人,为了我们的学生去努力研磨一节又一节的好课。

来星东老师

“坚持学生立场,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学有所获。”、“用户至上”、“关注学生”……类似的词句表述一次一次的出现在书中,体现在“好课多磨”中,我也深有感触且认同。

因为自己做事手脚不够麻利,比较羡慕有些老师上课时课堂节奏很快,教学“容量”很大,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每一段时间做什么,每一个环节做什么,都做了充分、准确的准备,他们对课堂时间的把握极其精确,这种状态一直到教学内容结束。可是另一方面,我又不由产生疑惑:这样快节奏的课真有效吗?这样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学生会快乐吗?一天有多少个这样的一节课,一学期、一年、几年下来,又会是怎样的呢?学生能有快乐的感受吗?学生还有空间思考吗?还有张扬个性的机会吗?课堂教学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教师作为提供服务的实施者与引导者不能一厢情愿,更不能一手包办,应该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去服务学生!

站在学生的立场,我觉得一节好课不光是让老师满意更要让学生满意,要让学生有深度的快感。好课要让学生快乐,让学生快乐地获得知识,快乐于他们增长了知识,快乐于他们的表现欲被点燃,快乐于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反思自己的某些课堂教学,发现学生不愿合作,不愿表述,不愿展示。惶恐于长此以往这种学习疲劳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不安于究竟是谁动了学生的奶酪,让他们如此麻木。一节好课应是让学生愿意去做深度思考,让学生享受到知识的魅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让每个学生都触摸到自已成长的细节。要达到这样美好的愿景,我们不仅要有“学生立场”的观念,更要让“学生立场”可实践、可操作。正如书中所说,我们可以尝试着从学生学习知识的关联点、接受公平教学的差异点及落实这些的行动点来进行教学实践。

总之,我心中希望并努力追求的课堂应是基于学生立场的,表面上的安静与内心的激荡交替进行的。让每个孩子都沉浸在学习和思考所带来的快乐中,每个孩子都很安心,很安静,但思维却没有停下过,思想的火花会常常在心中激荡。继而思考,比较,整理,发表观点,讨论彼此的认识。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莫亚丽老师

读了斯老师“改课”理念与操作要点,顿生百味,或羞愧,或警醒,或自勉,或思考……

为什么要“改课”,怎样做,走向何方,有什么成效这四部曲来说明“改课”理念与操作要点。首先,“上好课”是教师最朴素的愿望和职责,也是教研员对“好课”的期盼。通过公开课活动,渐渐地多数人上好多数课,呈现“好课燎原”之势。当然在这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痛点”。这时候就需要把教师、教研员、名师、专家等紧紧关联在一起,通过“三段十步”的操作支架,来突出“改”的过程,让大家有所悟:什么是好课,怎样上好一节课。最终走向“好课燎原”。

其次,“改课”活动必须遵循“以师为本”的原则,让教师坚持自己立场,让研究过程真正发生,让教师“磨”有所得。而“三段十步”这操作支架可以使改课活动有条不紊,更透彻。即助力新教师“说清楚”,让团队“想明白”,助力新教师“改到位”,再次让新教师“说清楚”。一节好课的产生需要选择方式、选择教师的产生、教学方案的论证、专家引领方式的变革以及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个别化成长”到“全体性提升”。

斯老师强调,教学应基于学生立场,基于学情,假学情不是真学情。那“怎么教”和“教什么”该如何体现呢?“学生立场”下的孩子,关键词:有趣、有序、有用、有挑战性更对他们的胃口。学习是有趣的、主动的,需要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要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状态,且放慢教学节奏,做到“有序”;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适时点拨“有用”的经验和方法;设计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好问题、好任务,挑战自我。

改一节课,带一批人,好课是学生成长的根基,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我想,斯苗儿老师正是通过对每一节好课的打磨,引领教研方式的转型,促进教师群体成长,最终推动课堂教学变革,展现了数学的独特魅力。

改课,磨人,在改课中悟道,在思考中提升。心中有数学,课才有深度;心中有学生,课才有温度。我们应该始终秉承斯苗儿教学理念,相信团队的力量,每个人可以才可以越走越远。

是什么让老师们在春节假期这样的日子里还坚持每天阅读,坚持点滴记录呢?也许是书自身的魅力无法抵挡,亦或是我们对好课的追求从未停歇......

一起期待下一期的精彩吧!



来源:  

作者:  

编辑:陈灿华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