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健康网 >  医疗新闻 > 

红光满面是气色好?没想到暗藏危机......

[ 医疗新闻 ]    
2023
10-07
09:44

李大爷平时爱和街坊邻居们下棋,年逾七旬的他,看上去“红光满面”,街坊邻居都夸他气色好,会保养,李大爷也经常为此沾沾自喜。

但是突然有一天,“我的胸好痛,好难受”,李大爷出现了胸痛的症状,被家人送到了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血红蛋白指标居然高达202g/L。其实,普通人平常血红蛋白指数为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如果高于180g/L,皮肤就会出现发红的情况,而李大爷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值。经过全面检查后,他被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图片

暗藏危机的血液肿瘤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特征之一是体内红细胞数量过多,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影响血液流动和器官功能。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患者“红光满面”,却是身体内部异常的警示信号。

为什么会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一般而言,它与常见的遗传突变有关,特别是JAK2、CALR或MPL等基因的异常变异。这些突变会导致骨髓细胞过度增殖,进而产生过多的红细胞。此外,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可能有一定影响,如长期吸烟、饮酒过多等。

那有什么症状呢?

虽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属于血液系统肿瘤,但它并不像白血病等血液肿瘤那样可怕,大多数患者呈慢性过程,当出现满面红光的同时伴随胸痛、头晕、疲劳、肌肉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时,应引起警惕,并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定要治疗吗?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最主要的治疗是减少红细胞数量,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例如不少脑梗、心梗患者来到医院,才发现红细胞很高,如果早点发现并及时治疗,就可大幅度减少发生脑梗、心梗等并发症的几率了。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血细胞分离以及放血疗法,具体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以后再有人说我红光满面,我要赶紧来化验一下血常规了。”经过血液科医生的治疗,李大爷的血红蛋白恢复了正常,多年控制不佳的高血压也好了起来。此时的李大爷不再“红光满面”,基本恢复正常肤色了......

医生提醒

健康无小事 处处应重视

“红光满面”并不总是健康的象征,它可能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一潜在健康问题的提示。血液与身体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面对不明原因的血液指标异常、身体病症等,不应大意,及时就医,积极治疗是关键,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积极的自我管理,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

科室介绍

血液科成立于1987年,现有专科医师5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科室对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征、白血病等疾病的诊治积累了较丰富经验,尤其对老年恶性血液病采取个体化分层治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对伴有骨病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老年患者采用多学科联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促进造血恢复,减少激素等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病房拥有国内先进的无菌层流床可保障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的治疗等工作的开展。在各项常规检查基础上,科室还开展了骨髓细胞学、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活检病理、染色体检查、融合基因检测等专科技术,为科室各项工作开展和完成提供了技术支持。科室长期承担着本地区血液病临床治疗与教学规培工作。近年来科室在各级杂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完成省级市级多项课题,其中1项获萧山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专家介绍

图片

陈英坤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长期从事血液病的临床诊治工作,作为科室教学秘书,同时负责温州医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理论教学和实习生、住培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2019年至浙一医院血液科进修学习,擅长各类型贫血、血小板减少、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等血液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曾在《中华血液学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先后主持浙江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基金1项,萧山区科技局重大项目1项,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1项。

名医门诊

罗文纪主任医师周五上午

专家门诊

罗文纪主任医师周一、三上午

陈英坤副主任医师 周四上午

普通门诊

周二、六上午


来源:萧山健康网  

作者: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朱歆楠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