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健康网 >  医疗新闻 > 

一粒豌豆惹的祸!80岁大伯久咳不愈,医生用支气管镜去“病根”

[ 医疗新闻 ]    
2024
05-23
09:36

朱大伯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伯伯,虽然已经80岁了但是身体一直十分健朗,说自己一辈子都没住过院。

一个多月前,朱大伯突然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他以为自己只是着凉了过两天就会好,一直都未放在心上。可是病不遂人愿,咳嗽咳痰的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还出现气急的症状。到其他医院检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炎症、两侧肺气肿、左肺上叶尖后段毁损。于是,家人把朱大伯送到了萧山区中医院住院治疗。

住院后,经过常规抗感染治疗后,朱大伯的咳嗽咳痰症状有所减轻,但是气急症状改善却不明显,体温升高至38.5℃。但他自己并没有发热的感觉,仅仅只是感到胃口变差了并且时常觉得乏力。而此时的几项指标却提示朱大伯的炎症指标越来越高了,肺部情况不容乐观。

如此蹊跷的病案引起了呼吸科主任蔡汉炯和感染科负责人曹建标的注意。经过讨论,他们俩一致认为朱大伯右下支气管结节影可能是异物所致,追问病史后得知,朱大伯在发病前曾饮酒,并将蚕豆、豌豆作为下酒菜。

经支气管检查,医生在支气管镜下看到右下支气管开口有一绿色球形异物,表面光滑、质软。困扰朱大伯一个多月的“病根”终于找到了!然而,如何取出这个异物成了摆在医生面前的难题?

曹建标表示,我们常人右下支气管开口直径约4.5mm~13.5mm,管腔比较狭小,且异物表面光滑,异物钳很难固定,力量轻了钳不住,力量大了容易钳碎了,更难处理。

曹建标和高旦华医生相互协作,经支气管镜,利用异物钳和网篮,先将异物钳拉到大气道,而后利用网篮兜住,最后顺利取出。取出的那一刻,异物显出了它的真面目,原来是一颗青黄色的豌豆。

春末夏初,朱大伯自家菜园子里的豌豆大量成熟了。朱大伯在喝酒的同时,顺带会吃点豌豆下酒。有可能吃得太快,也可能有点喝醉了,豌豆不慎“走”错了路,本该进入食管,却偏偏跑进了气管里,由此引发肺部炎症反复难愈。

医生提醒:我们在进食豆类等球形或类球形的食物时,应做到细嚼慢咽,充分咀嚼、缓慢吞咽。特别是老人和儿童,幼儿应避免进食这类食物。一旦进食后出现咳嗽、气急、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至医院就诊。


来源:萧山健康网  

作者:萧山区中医院  

编辑:朱歆楠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