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萧山教育网 >  教育指导中心 > 

北塘思享会|银河经验再上《人民教育》

[ 教育指导中心 ]    
2022
09-14
13:41

图片

没有天生伟大的学校,但有一群平凡而伟大的教育人,他们坚守初心,用日常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每一朵灵感火花,让学校如同万物进化,不断成长。

今天和大家分享,银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叶青校长的《为什么孩子需要劳动》,视作“北塘思享会”的开篇。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

北塘思享会,让我们一起穿越繁忙走进深度思考。


图片


叶 青

银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

《孩子为什么需要劳动》一文发表于《人民教育》2022年第15—16期。上半年,叶青校长的《“双减”,我们这样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老师舒心》,即已刊发在《人民教育》2022年第3—4期。

银河用这样的方式彰显了教育思想的深邃。

《为什么孩子需要劳动》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近年来,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关注和重视,各地各校也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新方式新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实施层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图片

学生劳动素养仍然不高。劳动素养,主要包含学生劳动的价值观、劳动的习惯以及劳动的技能。在校园里,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有学生鞋带散了,老师提醒他鞋带要系好,学生的回答往往是“我不会”;值日生扫地时,不会拿扫把,不知道如何才能把垃圾收集在一起;打扫结束,卫生工具乱成一堆;有的低段学生甚至不会使用调羹,不会穿衣服,不会独立吃饭。在很多孩子看来,自己唯一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不愿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很常见。

教师劳动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在一些教师看来,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自己的主业是学科教学工作,劳动教育是额外负担。因此学校虽然开设了劳动实践体验课程,但常常是草草走过场,认为只要参与劳动就算教育过了。劳动教育名不副实,价值没有得到彰显。

家长劳动观念有失偏颇。一部分家长对“劳动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劳动”是没有出息的,是用来惩罚孩子的,有的家长甚至会对孩子说:“书读不好,扫马路去!”有的家长认为“劳动”是辛苦的事,是“卑微”的事,体力劳动者让人看不起;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会劳动是无所谓的事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放学后,孩子们排着队走出校门,刚跨出校门,家长就迫不及待地拿下孩子肩上的书包,生怕累着孩子。放学后,学校里丢弃的学习用品、衣物、水杯等物品成堆,常常会有家长到学校来给孩子找这找那。

图片

那么,为什么要让孩子参加劳动,劳动对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有什么帮助?对渗透品格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有哪些作用?

一、劳动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

当下教育功利化现象仍然严重,许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上一所好的学校,能有好的就业去向,从小就创造一切条件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生活中诸如叠被子、洗袜子、打扫房间、整理书桌,甚至连穿衣服、系鞋带、挤牙膏等都由家长代劳,导致学生不仅生活能力差,而且生活情趣贫乏,抗挫折能力弱。

1.从“成才”向“成人”转变

家长的教育理念应当从“成才”向“成人”转变。“成才”固然重要,但是“成人”的教育才能让孩子走得更远、更好。为了让孩子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从小就要让他们参与到家庭劳动中,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整理书包、扫地、倒垃圾、叠被子、晒衣服、洗碗、煮饭,到打理家庭绿植、简单器具维修、清洁家用电器等。只有亲自参与、亲身体验,才能让孩子意识到任何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都凝结着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只有劳动教育,才能使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才能促使他们形成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价值观,孩子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当劳动教育成为学生生活中一个无处不在的元素,并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时,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得以提升,发挥出更大的育人价值,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积极进取精神。

2.建立“劳动”与“劳动成果”的联系

长期坚持家务劳动的孩子,往往能在劳动与劳动成果之间建立一种积极的情感联系。当孩子自己把客厅打扫得干净整洁,一方面他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骄傲,另一方面他又能为帮助父母在劳累一天之后减轻家务负担而感到自豪。这种成就感本身就可以让劳动中的辛苦减半,而且可以帮助克服对劳动的畏难情绪。这种“延迟快感训练”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大有裨益,只有那些长期坚持家务劳动的孩子才能真正有所体验。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失业率和犯罪率都大大降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其背后的道理或许就与此相关。实践证明,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等很多优秀品质都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能培养孩子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孩子形成对家庭、学校、国家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3.培养“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孩子对生活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吃饱穿暖”,他们对生活中“美”的认知和追求也在不断提升,这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幸福生活的指数。然而提高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是离不开劳动教育的。劳动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还能用心灵感受美。只有亲身体验的美,亲手创造的美,才是最真真切切的美。而且,在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孩子才会真正领悟到劳动最高尚、劳动最光荣的道理,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图片

二、劳动是与学科紧紧相联的“学习”

“家长不配合”“学生积极性不高”,是老师在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什么“家长不配合”“学生积极性不高”?除了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够到位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劳动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关联不大,需要着重建立两个方面的联系。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联系

一个人的知识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并且对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的学生一方面应该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劳动实践,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比较全面的知识。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如果以劳动实践为基础,把劳动教育融人到各学科学习中,鼓励学生手脑并用,学生就会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直接经验。这些直接经验和通过学科学习所获得的间接经验,会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并产生“化学反应”。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消化与吸收,让学科知识在反复应用、不断验证的过程中得到深化;另一方面因为劳动实践中需要不断创新、思考、合作,学生的综合能力、协调能力和智力水平也能得到充分发展。

2.学科知识与生产劳动相联系

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在尝试项目化学习,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在真实问题的指引下走出教室,让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劳动联系起来。以劳动教育中的“种植课程”为例,就是将劳动教育与项目化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深度参与其中,打破学科边界,完成真实、综合的任务,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学生利用数学课学到的周长和面积知识,可以准确计算出种子的间距;利用科学课学到的技能尝试植物种植;利用语文课学到的写作方法尝试撰写各种观察日志和研究报告等;利用美术课学到的海报设计方法制作护绿劝导牌;等等。因此,通过劳动项目化学习,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情感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果我们能让劳动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劳动教育与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各科学习实现有机融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不断提升,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学业进步,学生、家长还会不重视劳动教育吗?


三、劳动是与健康密不可分的“课程”

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劳动教育应该是体脑结合的产物,一方面艰苦的体力劳动能让核子的身体得到锻炼,另一方面抽象的脑力劳动又能让孩子的意志品质得到磨炼。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本身既包括骨骼、肌肉等静态的物质形态,又包括健康、协调性、体能等动态的发展形态,劳动是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的最为有效的课程。

1.劳动能让学生拥有健康

劳动教育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重点是要教育引导我们的孩子“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适当的体力劳动,对孩子来说有许多好处。参与劳动时,人体不仅需要运动系统肌肉、骨骼及神经系统参与,还需要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协同参与才能完成。所以,孩子参与体力劳动可以增加肌肉力量,促进心肺功能,增强体质,还能调节大脑疲劳,非常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在劳动过程中,孩子双手的活动还能促进人体左右脑的有效开发,手巧会促进心灵,心灵又可以带动手巧,所以我国历来就有“心灵手巧”的说法,即动手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

2.劳动能让学生享受快乐

现在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其成长过程中的“养尊处优”“四体不勤”是有紧密关系的。孩子的天性本是亲近自然、探索自然,但现在许多孩子却远离自然、对电子产品痴迷不已,成为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大自然是最广阔的教室,有取之不尽的资源,能让孩子释放天性,挖掘自身的潜能,促进孩子个性化的成长。通过参加劳动,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大自然,感受生命的意义。如果能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与周围的世界连接起来,会让孩子自然地产生一种责任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也会促进学生更愿意去了解生活,自觉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同样的功效,能激发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让人在付出劳动的同时,享受一种快乐感,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劳动能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在劳动实践中,学生常常能获得自尊心的满足,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认同,让他们相信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愉快地接纳自我。尤其是遇到较为复杂的劳动任务时,还需要学生通过与同学相互合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这种人与人之间紧密团结、互帮互助的精神,是在劳动教育中自然而然产生的,这为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增进友情提供了情感支撑。因此,劳动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还能拓展他们与世界、与他人,包括与自我的关系。

在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人们常常说“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的今天,我们应该说“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劳动教育中,通过体力劳动让孩子慢慢学会忍受身体上的“苦”,通过脑力劳动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最终达到身体与内心的和谐与统一,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才是劳动教育的要义所在。


来源:  

作者:  

编辑:陈灿华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