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何以长效管护?萧山这场乡村“TALK”聊出了啥
更新时间:2024-12-05 14:09:10 内容来源:潮新闻
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直接关系农民生活品质。如何构建切实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管护机制?12月3日上午,以“党建引领乡村新风貌,长效管护和美新篇章”为主题,萧山区“潮学堂·乡村TALK”线下沙龙第四期,在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义桥镇寺坞岭山与自然空间举办。
今年以来,萧山聚焦美丽乡村建后管护难度大、村级开支多、群众参与少等痛点难点问题,在全省范围内首次申报《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规范》地方标准,强化部门、区镇村和省市区联动,健全网格、积分、数字等基层治理体系,因村施策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自去年长效管护工作推进以来,该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体系初步建立,各试点镇村中,益农镇全域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开支同比下降370余万元,下降约26%;其余27个试点村同比下降240余万元,下降约10%。
如何将优秀经验转变为复制、可推广的长效机制,推动萧山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在“潮学堂·乡村TALK”主题沙龙环节,潮学堂村社头雁班成员代表,就“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群众共建共治共享”进行主旨宣讲,分享各自对长效管护工作的看法。随后,益农镇党委书记洪波和义桥镇党委书记陈钢分别就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深化“三大行动”攻坚工作分享镇街管护经验。
在“TALK”阶段,来自益农镇群围村、新塘街道新丰村、瓜沥镇八里桥村、河上镇伟民村、所前镇三泉王村等五个村的负责人,针对各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的模式及在此模式下的优势和特色、痛点和难点进行了交流与梳理。
今年萧山区深化“千万工程”的一项重点任务之一,就是搭建区级乡村运营平台,打造跨乡镇精品路线,现场还邀请了精品路线第二批打造的谢径安、三泉王村、新丰村、群围村、八里桥村,颁发乡村运营“精品线路”合作书,推动萧山乡村运营全面落地,走深走实。
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产教融合,现场,萧山区农业农村局与浙大继续教育学院签订现场教学合作书,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在乡村人才共育、乡村运营共建、培训课程共研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打响萧山“千万工程源起地”培训品牌。
此外,为培育萧山乡村CEO队伍,让更多的人奔赴乡村、建设乡村,萧山今年提出实施“兴乡人”计划。活动现场还邀请了杭州市民生通惠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团队,该团队在义桥的“江河荟浙江翠”项目通过森林生态恢复来提升生物多样性,项目不仅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还起到了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等作用,获得萧山区“兴乡人”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