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义桥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杭州电视台《新闻60分》播出《美丽杭州—寺坞岭生态修复项目》

更新时间:2024-05-08 14:28:54    内容来源:萧山义桥   

▲杭州电视台《新闻60分》播出《美丽杭州—寺坞岭生态修复项目》 

毛竹,是一种大家熟悉的植物,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如果放任毛竹肆意生长,其实是会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带来很大的影响,许多野生动物也很难在其中安家。在萧山区义桥镇寺坞岭,就曾有一片废弃的竹林区。不过,在经过一系列生态修复之后,如今,这片区域,不仅恢复了多元化的生态,还成了不少野生动物的乐园,一起去看看。

▲ 寺坞岭自然地俯瞰图

“江河荟浙江翠”寺坞岭自然地位于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寺坞岭云峰山,海拔520米,处于钱塘江、浦阳江、富春江三江汇流核心区域。自然地以云峰山为主体,通过森林生态恢复来提升生物多样性,以山体变化展现生态修复历程,集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传、自然教育于一体,旨在让更多公众了解生物多样性、本土物种以及生态修复的意义,用人文情怀滋养乡土自然和乡村社区的复兴与发展,创造生态保护和乡村美学的相逢。

“江河荟浙江翠”由万向集团发起,专注于森林、淡水、海洋等重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旨在通过科学研究、实地保护,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乡村振兴。

科学家和自然工作者们在寺坞岭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即源于自然并依托自然的解决途径,探索提升华东毛竹林生物多样性的可行方法,通过森林生态恢复来提升生物多样性,以山体变化展现生态修复历程,用创新且最生态友好的方式,让自然重焕生机。

▲ 竹林样地前后对比

寺坞岭自然地周边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在云峰山划定220亩生物多样性提升一期示范区内,经过70余次生物多样性调查,已监测到维管植物274 种,兽类14种,鸟类82种,两栖爬行类动物33种,昆虫203种。

▲ 山中生物多样性监测记录

在已监测到的606种动植物中,包含国家一级保护1种,二级保护动物14种,三有保护动物108种,省重点保护动物9种。后续我们将继续扩大生物多样性提升范围,希望总结出效率高、成本低、可持续的竹林生态修复方法在华东地区推广。

▲ 东方白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位于云峰山顶的萧山生态文明馆是集生态修复展馆、本土物种展区、科普教育体验中心、山中会客厅、植物学家工作室、艺术家工作室、会议中心、大自然商店、咖啡厅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体验和自然科普教育活动的绝佳场所。

▲ 萧山生态文明馆

在室外,我们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打造了包括生态茶园、竹林生态修复样地、生态修复解说牌系统、生物多样性解说牌系统、林间手作步道、乡土植物园、小鹅菜园、山之花园等户外生物多样性体验点,展现我们的生态修复理念以及生物多样之美。

▲ 生态茶园及解说牌系统

▲ 竹林生态修复样地及解说牌系统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知并参与到自然保护和氛围中,我们也会陆续开展企业合作、志愿者活动、跨界合作以及各类大型公众参与活动。

2023年,寺坞岭自然地共计开展参观交流、自然体验活动70余场,参与人数超1500人次。从身边绿叶到花鸟鱼虫,从精致手工到户外体验,一切你对于大自然的幻想和追求,都能在这里实现和体验。

了解更多活动👉2024年版 | 山与自然空间最全体验活动清单来啦!

▲ 往期公众参与活动

目前,寺坞岭自然地已进入浙江省生态环境系统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浙江省第二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浙江省2024年文旅“爆款”培育项目名单等荣誉名单,新华网、浙江日报、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杭州电视台等官方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寺坞岭自然地,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们希望因为每一个大家的努力,让这座山更温暖,用我们的小小尝试,与大家共建山中生活。

未来,我们计划将寺坞岭打造成一座自然体验之山,建设一座拥有更多生态资源和更深文化底蕴的博物馆,形成以自然教育研讨会、嘉年华、音乐会、大自然阅览室等多途径多手段多方式的综合性自然及生物多样性体验中心,鼓励更多公众探索自然、了解自然、敬畏自然。


作者:  编辑:顾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