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培训促提升,赋能充电筑根基 | 这堂培训课“有料”又“实用”
更新时间:2024-04-30 16:35:56 内容来源:萧山义桥
为了更好地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提升社区居民参与度,加强社区居民自治能力建设,4月28日下午,义桥镇组织全体社工开展社区居民自治参与度提升培训。此次培训邀请了“和事佬”调解组织品牌创始人、杭州市拱墅区众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斯利民授课。各社区书记、全体社工及村社妇联主席等参加。
斯利民表示,当前的社区治理呈现出居民参与度不足的现状,对此首先要做好“社区分析”,了解社区有什么,并学会运用社区中的“社会资本”找到“对的人”,切实提升居民的归属感,提高居民的参与度。
斯利民运用“望、闻、问、切”工作法,围绕建立社区自治平台、培育志愿者、促进楼道建设等路径,结合具体的居民自治案例,阐述了如何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带“感”的社区。
通过本次主题培训,参训社工对如何提升居民自治参与度,拓宽居民自治的路径有了更清晰思路。下一步,义桥镇将持续关注辖区内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建设,开展更加多样化的教育培训课程,助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今天参加斯利民老师的《如何引导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培训,增加了我对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开展方式的了解,相信对于我后续的实际社区工作大有裨益。
斯利民老师是社区书记出身,对于社区工作是非常的了解。在他的讲解中,有实际案例,有切实的建议,有丰富的工作方法指导,给我们带来思想、知识上的大丰收。培训内容包含整个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方式:做好社区分析、建立社区自治平台、志愿者/楼道长挖掘与培育方式、如何引导团队共创、如何引导居民开好民主协商会议等等,适用于很多平时会碰到的社区治理中的难点问题。经过此次培训,我在后续的社区工作中会更加注重提升居民的参与度,把学习到的工作方法运用到实际中,通过提升居民自治能力有效推动社区治理水平。
—民湘社区 姜夏云
参与如何引导居民自治管理社区培训后,我深感其重要性。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其治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社工在引导居民自治过程中,需怀揣服务群众的情怀,注重培育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尊重并赋权给居民,使他们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
社区分析是引导居民自治的基础,通过深入了解社区的“人、文、地、产、景”等方面,我们能更精准地把握社区的特点和需求。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社区中的社会资本,借助熟人社会的力量,推动居民间的互动与合作。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关键。社区自治需从找对人开始,通过激发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
我坚信,只要社工和居民共同努力,我们的社区治理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党务工作者 魏晓然
这次课堂,斯利民老师从目前社区工作的现状分析社区参与度不足的原因:陌生人社会、社区文化缺失等,引出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的主题。要唤醒居民参与的意识,培育属于社区自身的社区文化,通过赋权、增能、尊重等手段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除此之外斯老师还教给我们社区分析这项详细了解社区的技术,对于我们从事社区工作建立了认知基础。斯老师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他结合案例详细讲解如何让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并培育社区骨干,留住志愿者,丰富了我们对社区的认识。
—党务工作者 金泽炫
斯利民老师从社区治理的角度出发,详细讲解了社区自治与共治的理念和实践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为大家展示了社区自治与共治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解决社区工作中的各种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通过服务群众来组织群众,最大限度地激发居民在基层社会公共治理中的潜力,培育“社区精英”,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同时扩大居民参与,覆盖更多的群体,从而厚植社区文化,凝聚社区共识,培育社区精神,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
—罗峰社区 缪依佳
本期培训让我对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培育共同价值观、伦理道德来唤醒居民的参与意识,这让我认识到社区治理不仅仅是社工的责任,更是每个居民的共同使命。同时,做好社区分析、发掘和培育居民骨干、建立自治平台等,都是实现居民自治、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推动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
—杨岐社区 顾宇瑭
今天在斯利民老师的培训下,我对如何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老师用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深刻剖析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程度不高的原因,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用“望、闻、问、切”工作法详细阐释了如何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还分享了美丽楼道建设的居民自治案例,用“沉浸式”教学对居民骨干进行能力培训,最终目标是建设一个拥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社区。听了老师的培训课后,我们要根据自己社区实际情况来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渔浦社区 毛敏威
今天斯利民老师的演讲让我受益良多,社工作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纽带,应采取“望、闻、问、切”的工作法,即通过观察(望)社区现状,倾听(闻)居民声音,询问(问)居民意见,以及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切)。这种方法有助于社工深入理解居民需求,激发参与动力,促进社区治理的民主化和高效化。
为此,我也将从己出发,努力鞭策自己向“三会社工”靠近,做到会说、会做、会写。其一是通过“说”建立起与居民的联系,全面把握社区群众的急难愁盼;其二是要善于“做”,社区工作绝非纸上谈兵,只有从细微处着手才能切实解决居民的工作需求;最后是要做好“写”的文章,及时做好工作记录,积累工作经验,实现服务闭环。
—锦浦社区 华金楠
居民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他们的参与不仅可以丰富治理手段,提高治理效果,还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是当前社区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居民参与意识不强、治理手段单一、资源分配不均等。通过本次“如何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的培训让我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才能形成有效的社区治理合力。针对如何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培训中提出了多种路径设计和实施策略。例如,通过举办居民大会、设立居民议事会等方式,为居民提供参与治理的平台;同时,利用社交媒体、线上线下活动等多元化手段,提高居民对社区治理的知晓率和参与度。通过本次培训,我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例如,要充分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愿,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要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要不断创新治理方式和手段,提高治理效果等。这些经验和教训将对我未来的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我将根据本次培训的内容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制定具体的行动规划。我将积极探索和实践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星荷社区 孔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