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义桥网 > 正文

渔浦古地名 处处有历史时时见乡愁

更新时间:2023-04-23 15:39:29    内容来源:萧山日报   

拖竹弄

严家畈新貌

罗墓畈渔民

杨岐钟声

一路唐音信口传,烟光疑似古时天。义桥镇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源头,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底蕴的古镇,很多地名我们耳熟能详其名,而一个地名,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涵义,包含了深深的乡愁,见证了渔浦古镇的历史文脉。

拖竹弄

义桥集镇老街上弄堂很多,目前主要在义桥直街以西。有仓库弄、石灰弄、桃花弄、旗杆弄、拖竹弄、新塘弄、染店弄等里弄。其中拖竹弄曾经是早期中共义桥支部的活动场所。

拖竹弄是一条长弄堂,位于下埠。以前主要是拖竹木专用的弄堂,有从对江南坞、北坞及戴村、云石、富阳渔山、里山等地运输来的毛竹、木材等。在义桥集镇还没有建浮桥时,拖竹弄一直是渡船上岸的主要通道。拖竹弄还是义桥旧时的钱庄弄堂,其中通惠钱庄开设于拖竹弄13号,老板就是柳葆训先生。柳葆训先生是义桥下埠人,其兄弟柳葆如先生是清光绪十九年癸巳科举人,其家号称柳半街,意思是义桥半条街是他们家的产业,柳葆训在下埠开设通惠钱庄,1926年因参加组织乡民赴省请愿收回垦浚湘湖成命而遭当局拘传质训,钱庄一度被勒令停业,后照顾按预戒条例处理。

萧山城厢镇人陶履祥,原名秉璜,当时在义桥通惠钱庄做店员,后来成为柳葆训的女婿。陶履祥外祖父则为义桥太常第韩拜旒,光绪十五年己丑科举人。

陶履祥其实是中共早期党员, 16岁毕业于萧山仓桥第一高等小学,因家境贫困,未能升学,遂到义桥通惠钱庄当学徒。1926年北伐军攻克杭州,由国民党省党部在杭州创办党务人员养成所,陶履祥进入该所学习。教师有蔡元培、宣中华等知名人士,有许多是中共党员。他由胞兄陶秉珍介绍加入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党务人员养成所停办。陶履祥回到义桥,以义桥国民党三区三分部党务委员身份作掩护,与中共萧山县委傅彬然、瞿缦云等联系,并积极发展党员。当年6月成立了义桥历史上最早的中共党支部,陶秉璜任支部书记。中共义桥支部以拖竹弄13号通惠钱庄为活动场所,开展活动、召开会议、组织抗争斗争,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后来陶秉璜因工作需要离开义桥后,中共萧山独支委员会负责人傅彬然介绍绍兴人高世恩(昂之)任中共义桥支部书记。1928年4月由义桥时敏小学校长韩葆民任中共义桥支部书记,直到1929年6月,韩葆民被捕后,陶秉璜胞兄陶秉珍也已经被捕。中共义桥支部停止活动。陶秉璜为躲避国民党的搜捕,出走萧山,化名“履祥”,几经辗转至青岛,栖身补习学校谋生。

1935年,陶履祥赴日,考入东京兽医学校兽医科。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8月返回上海。后到湖南,持日本东京高等兽医学校的“在校证明书”在益阳陆军兽医学校插班就读,后随校迁往贵州安顺。1940年,从该校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2年后调农村部牧师兽医科工作。杭州解放后,陶履祥携眷返回萧山。1949年7月起任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副教授兼畜牧场主任,1952年9月起任浙江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副教授兼畜牧场主任,1953年因院系调整,畜牧兽医系撤销,陶履祥调山东农学院任畜牧兽医系教授,1981年晋升为教授。陶履祥长期致力于兽医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家畜病理与解剖学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拖竹弄13号是一幢清末民居,约有350平方米,为清末建筑风格,坐南朝北,门口设立踏步,墙门框用条石砌成,墙门进去为天井,铺设石板道地。天井西侧屋面有砖墙,高墙门砖雕精美,墙门格局保存完好,墙东侧有一踏步侧门,书有“一斗善”三个字,浑厚古朴,建筑完好,弄堂较狭长,一律用青石板铺设,古朴典雅,富有古风。内间基本是原有结构,东侧一间改造为新式建筑。整体风格还保持原来风貌。

杨家滨渡

杨家浜渡地处河西村东面浦阳江边,古名渔浦渡,系浦阳江渡,是萧山五大古渡之一。民国《萧山县志稿》载:德惠义渡系旧名,今名茶亭,一名广义庵,在旧许贤乡杨家浜,治南三十里。

康熙年间,里人陈泰期捐义船两只、置义田三十五亩,又买致字号田二十八、山十一亩、池八亩。康熙五十二年,毛奇龄等82人联名,前后禀请邑尊(郑、赵)详宪立案,并立碑记。杨家浜渡建后的200余年中,夏施凉茶,夜送灯烛,行人免费过渡,系许贤民间慈善壮举。清代诗人韩文耀在《既建宗祠复构义船并记之》一诗中云:“长征江海已多年,归来即置渡头船。往还不费腰缠钞,樵牧无烦担挂钱。烟橹常摇渔浦侧,霜蒿频指鹤山边。年年岁岁行人远,应把芳名久后传。”1946年,推定山后乡人王仲卿、许传英、韩则先、韩紫来和许贤乡人李距庵、孔宪钟、韩华甫等七人组成萧山县杨家滨茶亭义渡管理委员会。并于9月25日在大华家村召开成立大会。大会推选许传英为主任委员,处理日常事务,时任许贤乡乡长的李钜庵为监察,孔宪钟为会计,韩紫来为出纳。即席拟订本会章程11项。会后于10月1日上报萧山县长。新中国成立后改由私人经营,1965年3月改由河西大队集体经营,1983年在木质渡船上配 上挂桨机成机动渡船。1988年9月2日改为全浮式机动钢质渡船,准载40人。1996年10月,义桥大桥建成通车,渡客锐减渡船因此停开。

罗墓畈

罗墓畈是义桥镇罗幕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萧山区义桥镇西北,浦阳江以西,罗墓畈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村庄有记载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罗墓畈人捕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晚唐五代期间,水乡之人有捕鱼的习惯,原来有六七成人以捕鱼为生。他们继承先人们“浪中得上龙门去,不叹岁月江河深”的遗风,村人捕鱼手段也比较多,既有用捕捞船打鱼,又有用各种渔具捕鱼。有的驾一叶扁舟,有的用渔具捕鱼,有的是空手捕鱼,更神奇的是,用一根麻绳叫夹沙,用草绳夹过后,捕者便根据鱼儿泛起的星泡翻身下水,把鱼儿捕获。

如今的罗墓畈新房林立,已难见旧时建筑,但高墙屋宇,飞檐画栋,墙门石牌,也有几处存在。村庄周围被大小十多个池塘包围,连缀成一个水乡村落,岸边是一排排柳树、楝树和泡桐树,还有小巧的石桥、精致的池埠,随处可见,一池平静的水面,波光荡漾,十分怡人。

罗墓畈这个村名很特别,村内没有一户人家姓罗,却有一个罗墓畈村名,而且墓这个词在一般人心中是有一些忌讳的。其实罗墓畈这个村名与晚唐诗人罗隐有很大的联系。

据史料记载,罗墓畈是罗隐的葬地。明朝嘉靖《萧山县志》地理志卷记载:罗隐墓,在许贤乡。万历《萧山县志》地理篇载:唐罗隐墓,在许贤乡。康熙《萧山县志》卷十四载:唐罗隐墓在许贤乡。但清乾隆县志却没有记载。《萧山县地名志》记载比较详细:罗隐,余杭人,一曰新登人,投钱镠,为钱塘县令等官,年七十有七,有诗集十四卷,后隐居萧山,墓在许贤乡。今地为罗墓畈,村以畈命名。

罗墓畈人身处江边,习水性,善捕鱼。据载,五代吴越王钱镠嗜鱼,便下令老百姓进贡一种叫“使宅鱼”的贡赋。那时,由于罗墓畈人在钱塘江、西湖一带捕鱼,为交这道贡赋,多有渔人丧生在江湖里,为此民怨较大。时任钱塘县令的罗隐得知此事后,便向钱王进谏。罗隐很聪明,他不方便当面给钱王提意见,但见钱镠一处办公墙壁上,有姜尚的一幅《磻溪垂钓图》,便挥笔题诗一首《题磻溪垂钓图》曰: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钱镠一看这首诗,心中有所触动,便下令停止了这道贡赋,以表明自己是一位体恤百姓的贤君。这样,罗墓畈人及附近渔人得以喘一口气。人们非常感激罗隐,后来罗隐死后葬于此,村名也称为罗墓畈了。

关于罗隐的墓,史书上记载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在杭州五云山,有的说在绍兴,也有的说是在萧山许贤。也有人说,在许贤的罗隐墓,只是一个衣冢墓,是村民为纪念他而建立的。总之,罗墓畈是因罗隐之墓而得名的,虽然现在也改名为罗幕村,但人们还习惯称为罗墓畈,因为这个村名已经延续千年。罗墓畈人世世代代秉承了捕鱼这一行当,虽然目前拥有《捕捞证》的人也不多了,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但罗墓三江口捕捞技艺被列入萧山区非遗项目,续写着古老的传说。

严家畈

严家畈是义桥村的一个自然村名,位于新峡路旁边,也称张倪严家,村庄不大,居住着张姓、倪姓等人家。目前,村庄基本上被新型的住宅所包围,成了一片新农村的缩影。

严家畈这个小村庄,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作为国军部队的一个关卡阵地,在1940年,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过一次十分激烈的战斗,史称严家畈激战。

1940年2月中旬,在杭州城里的日本侵略军兵分三路侵犯义桥。一路由浦阳江口西岸登陆,另一路由浦阳江东岸的孔家埠登陆,侵占浦阳江口两岸,其汽艇直趋义桥之南;还有一路由湘湖南岸的大湾山登陆,向义桥进犯。中国军队190师和192师在义桥附近,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

严家畈在义桥东南里许,1940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初九),侵华日军一个中队经峡山头,顺着西河沿向义桥窜犯。当时,190师扎营于傅家山、赵家山、茅山;190师埋伏在对江眠犬山。当日军进入严家畈外塘时,傅家山阵地发出了号令,眠犬山伏兵用机枪扫射,日军被迫窜入严家畈村。190师马上调集兵力,包围了严家畈,侵华日军以大樟树、房屋作为掩护体,负隅顽抗,190师虽然伤亡较重,但仍发起多次的冲锋。这次战役,两军相持两天两夜。

日军松井部队获悉其军在严家畈遭伏击的消息后,派两架飞机到严家畈上空投掷粮食,又派骑、步兵250余名增援。190师被迫撤离。这次战斗,击毙日寇40余名,190师阵亡130余名官兵。

后来中国军队190师重新返回旧地,在日军埋葬的地方留下一块石碑,石碑长1.94米,宽0.52米,上刻: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二月十七日,被围战死日军四十三人之墓。忠勇师(即国军190师)立。现此石碑存放于义桥非遗展示馆内。

另据了解,当时指挥这次战斗的国军190师师长叫余锦源,是四川金堂人,也是一名抗日爱国将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中央警官学校高等教育班、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三期毕业。抗日战争中,余锦源将军率领190师在江浙一带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为抗日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1949年余锦源在淮海战役中投诚起义。

杨岐寺

浙江杨岐寺位于义桥镇湘东村戚家山自然村,即今天的杭州东方文化园,背靠杨岐山,左邻湘湖,右连渔浦,远山近水,渔浦村落,风光秀丽,历史上“杨岐钟声”列为“湘湖八景”之一。明人有诗曰:“杨岐寺里又重来,俗虑浮情两成灰。溪水不将渔父引,山云专与素心开。”

杨岐寺位于杨岐山上,始建于南宋嘉定二年。

寺的附近葬有南宋宁宗杨皇后国戚杨氏齐王墓和杨氏冀王墓,“齐”“冀”谐音“岐”,寺以人名,山因寺名,山称杨岐山,寺也就叫杨岐寺。杨岐寺依山面湖,旧时有大悲阁、妙高楼依崖而立,隐现于云霞烟雾之中,晨昏之时,众僧撞起大钟,钟声随风入湖,回荡湖面,不绝于耳。

当时因有国戚杨氏齐王、冀王分别葬于东坞、西坞,故族人舍宅为寺,初名“崇福杨寺”,由宋宁宗御赐题额,至今已有八百年历史。清人毛奇龄作《杨寺考》载:“赏游湘湖最深处,曰杨寺,以杨冀王舍宅为寺,故名。予时为诗有‘龙常濑浅杨王宅,鸟道云盘勾践寺’之句。”

崇福杨寺,先后改名为崇福寺、岐王(蕲王)寺、冀王寺。明朝时,因寺宇建于杨岐山下,故易其名为“杨岐寺”。

明清之际,天下大乱,唯杨歧寺远离尘嚣,不惹俗务,人称“世外桃源”。寺中建有妙高楼、大悲阁等,梵宇琳琅,香火旺盛,僧人习定增慧,弘扬临济宗杨歧教义。文人墨客纷纷前来 ,留下不少诗文佳赋。

杨岐寺名与佛教临济宗第十三代祖师方会所创杨岐派契合,为中华禅宗“五宗七家”之一。临济宗另一派黄龙派早已衰微,而杨岐派盛传江南两浙,甚至远播海外,故该寺香火盛极一时。

据有关资料所记载:我国历代高僧大德东赴日本弘传禅法,各扬禅风,大振法道,蔚成日本禅宗二十四派之盛况,其中除三派属“曹洞宗”外,其余二十一派均属“临济宗禅”;又二十一派中除千光派传承黄龙的法脉,其他皆继杨岐之法灯。可见“杨岐”宗派影响之深远。萧山杨岐寺正好体现杨岐派“法灯朗跃,祖道恒传”。

杨岐寺于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太平军兵火;同治年间,由杨华者捐资重建,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圆通宝殿、藏经楼、钟楼、鼓楼等。为弘扬中华佛教文化的精华,1998年经萧山市人民政府批准立项,以杨岐寺为基础,在“东方文化园”中筹建“中国佛教文化展示中心”,将佛法源流等浮壁群雕,以新的面貌弘扬正法,使杨岐后继有人,法脉相承。

“杨岐钟声”是湘湖古八景之一,与杭州净慈寺的“南屏晚钟”齐名。2008年被评为萧山十景。“借问霜天何处钟,船娘遥指杨岐寺”的诗句,描写的就是当年的盛况。杨岐寺是湘湖最壮观最具风格的一座寺庙。现在的杨岐寺钟,是中国佛教协会赠送给杨岐禅寺的,高4米,最大口径2.6米,重达12.8吨,是迄今为止江南最大的一口铜钟。钟的顶部铸有56朵莲花,代表着我国的56个民族;钟上还铸有108尊观音化身佛像,或寓意着撞钟即可驱除人世间的108种烦恼吧。



作者:文/ 黄坚毅  编辑:韩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