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义桥网 > 渔浦文化 > 权威发布 > 正文

赵家坞里的往事不如烟

更新时间:2023-01-17 16:35:44    内容来源:萧山日报   

赵家祠堂

韩惟论墓

天昌庵

天昌闸

连元桥

义桥伏虎山与金家湾山合围的坞里,有一座不起眼的小村,村名赵家坞。

村名虽不起眼,但村里的往事并不如烟。村里有一半人姓赵,原为宋太祖赵匡胤后裔。赵氏宗祠、天昌庵、天昌闸、连元桥、韩惟论墓被列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名录。

这山,这水,正是因为有了这坞,才有了无限的生机。

这山,这水,正是因为有了“留在世间为榜样”的古建,才会散发出令人怀念的高贵。

山铭记,水铭记,铭记赵家坞的过往。

天昌庵:二百多年来的变迁

“天昌”两字,古籍中指美好,《诗经·齐风·猗嗟》:“猗嗟昌兮,颀而长兮。”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天昌”适合于店名、地名、人名,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正应了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美好的名字,美好的向往,美好的祝愿,在现实生活面前,很多时候会无奈地且战且退。天昌庵的主人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天昌庵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从外观上看,这座别院与周边的墙门无二,但你不知道的是,里面,却有一个或几个,满怀幽愤,自愿沉浸在此处,作别人世间的灯红酒绿的人,其间的苦,别人无法体会。

天昌庵朝南偏西,前后两进,东西设厢房,门厅在民国改建,建筑面积共413.02平方米。该庵第一进门厅五间、三椽。第二进整间三级间,明间五架抬梁,前双步,后三步;次间用中柱,穿斗结构。东厢房五间,西厢房现存三间。厢房和正殿以廊坊相通。正大光明殿建筑高大宽敞,用材考究,雕刻精美。

庵前有一棵樟树,与庵同龄,也是乾隆二十二年所种。那一年,在赵家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也不知道这棵大树,是村民种植的,还是庵中人种植的,至今不为人知,现在也无从查考,永远消失在时间的深处。在山的背影里,在水的脸庞上,在庵的青丝里,那一抹幽绿,似乎又在说,孤灯下一个女子的愁思。

美好的事物不必靠得太近,如果远看,就成了历史的一道皱纹。

天昌庵的主人们,那些长了许多皱纹的女子,是飘向天空的云朵,好看,又有淡到极致的美,红尘不恋,世俗隔绝,在木鱼的敲打声中,在时光的深处浅思淡行,看人世间花开花谢。

想必初期的天昌庵,定不是如今我们想象的那样,出于一种超越时代的高贵。遁入空门的尼姑们,大多数不是出于“初心”,而是人生的一种被迫,或是生活的一种无奈,不是出于对宗教教义的虔诚。或丧夫,或无子,或忿然,或贫困,成了出家的原因。

我们不去追寻天昌庵第一个出家的女子,她姓甚名谁。我们不去追查天昌庵第一个僧尼真正的出家原因。我们知道,一个女子,离开家庭温馨的港湾,一生与青灯、佛卷、木鱼为伴,过着清修的生活,心中该有多大的委屈与无奈。而这种委屈与无奈,不能与人细说,硬生生地咽在肚子里,在一盏昏暗的油灯旁,逐渐走向生命的尽头。

庵里有一块碑,高116厘米,宽77厘米,福寿祥云为额,碑文两侧为龙纹,楷体直书着“天昌堂上第五代金贤觉禅师之塔”14字,从文字内容来看,这应该是尼姑的墓塔,是用来保存尼姑遗骨的小型坟墓。庵后的山脚,原有四个这样的墓塔,个个造型别致,雕工精细。天昌庵的尼姑,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在荷花缸里坐化后,被葬到后山墓塔里的。

等到新中国成立,天昌庵里还有6位尼姑,全被遣散,大多数尼姑都还俗嫁人,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其中一位叫永贞的,不愿意离开天昌庵,一直住在庵里,直到上世纪90年代去世;如今,活在世上的还有一位,已年近九十,嫁人后生了5个儿女,四世同堂,享受着天伦之乐。

新中国成立后,正殿被作为学校,当时叫“赵一小学”,学校大有来头,据民国24年《萧山县志稿》卷十下《学校门·学堂六》载,清宣统三年,义桥乡私立圣基初等小学校成立,这就是赵一小学的前身。许多赵家坞人就是这样被一座庵改变人生,从此起步,走向人生的高光时刻。

2014年8月,赵家坞自筹资金36万元,区镇补助40余万元,修复了天昌庵。

如今的金家湾山还是那么苍翠,南里河水还是那么碧绿,这一路的山,这一路的水,静静地带走了时间,掩埋了世间的尘埃喧嚣,却掩盖不了历史的痕迹。石柱子还是那些石柱子,石板还是那些石板,供奉的还是原来的菩萨,一切还是原来的模样,留旧留魂,这样才能留住文脉。

此时,在不老的青山与绿水面前,天昌庵有了雕刻飞翔的姿势。

赵氏宗祠:赵匡胤第十七世孙建

历代王朝一个县,只有区区几个朝廷命官,怎么管理全县几万乃至几十万的人口?

中国古代的祠堂有三大功能:祭祀、婚丧、议事,人的一生都浓缩在这小小的祠堂中了,所以很重要。

从社会意义上来说,祠堂,乃至家族,是古代社会治理和国家管理的辅助手段,而且是很重要的辅助手段。

在天昌庵西面百米处,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这就是赵氏宗祠。明朝中期,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七世孙赵肿睦从绍兴华舍迁居萧山苎萝乡赵家坞,子孙遂繁衍发族。

祠堂在,家族的根也就在了。

赵家祠堂孝思堂,由赵董(字文秀)主建,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占地面积594.51平方米。宗祠格局规整,硬山屋顶,保存较好,书法隽秀,石柱立地,彩木连宇,结构精美,为萧山区境内少见的古建筑。曾办过茶厂、仓库、工厂,在时光的流失与转换中,在南来北往商贩的眼里,也一定是彩蝶翩翩。孝思堂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道光六年整修后一直保存至今,2005年再次重修,2013年被列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进为三开间门厅,正门悬“赵氏宗祠”额。平时不开启大门,由两侧边门出人,边门额“入孝”“出悌”。砖雕正脊,内容为花草、动物和人物故事,嵌“孝友传家”四字。两端微微升起,鸱吻相向。令人惊奇的是,屋脊两条金龙昂首仰望中间火焰球,屋脊装饰金龙。第二进享堂,明间抬梁加前后双步,次间用中柱,穿斗结构。两壁顶端画有壁画,内容有花草和水浒故事,一百年来鲜艳如新。砖雕、牛腿木雕栩栩如生,装饰精美;第三进为寝堂,寝堂与享堂间中间有过廊相连,两侧植有两棵桂花树,廊尽头置木栅栏,上仰匾额“孝思堂”。

孝思堂有两块石碑比较醒目。

一块是清光绪十六年之《杭州泒梦祥公舍田於云林寺碑记》碑,碑高2米,宽0.77米,正楷书写,字体大致可辨,记述的是清嘉庆二十四年,赵家坞孤老赵梦祥将自己平生积蓄的,位于萧邑十都白露塘邱家桥同在制字号内民田三十五丘,计田九十二亩三分零六毫的田产捐给云林禅寺之事,信仰的强大可见一斑。

云林禅寺,就是闻名域外的杭州灵隐寺。

这块碑,被赵氏后人视为珍宝,灵隐寺的博大与精深,梦祥公的博爱与伟岸,开始了西湖与周家湖的握手言欢。

孝思堂的另一块碑,是清道光六年修祠时的记述《赵氏祠堂田亩碑记》碑,被嵌在门厅内壁,高1.10米,宽0.6米,楷体直书,黑底红字,为赵氏后裔瑞英瑞鹤所立。

这两块碑,只有两百年左右的时间,从金石学的角度来看,价值相对不高,但对于赵氏族人来说,价值不菲。它们的价值在于记述了赵氏族人的辉煌业绩,说明了宗祠祭祀的钱财来源,使赵氏族一脉有了历史叙事的可能。

家谱在,香火也就在了。据李维松著的《湘湖宗谱与宗祠》提供了清晰的线索:《义桥赵氏宗谱》在明洪武十三年,至今已有600余年。历代赵氏族人,对于自己的族谱非常上心,于清乾隆戊戌年、道光庚寅年、咸丰十年、光绪戊寅年数次修谱,近期又进行了续谱。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修家谱,修的是家族传承,更是血脉桥梁。据清光绪戊寅年重修的《义桥赵氏宗谱》,扉页版心刊有“浚义赵氏玉牒世谱”字样,二、三卷上每页上沿刊有两条头朝里尾朝外、左右相对、鳞爪飞动、白云缭绕的游龙,下沿则是龙鳞饰文。其中的“浚义”,县名,在河南开封,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出生地,因此浚义赵氏是宋皇族的代称,表明赵家坞赵氏宗谱与宋代玉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赵氏宗谱本身不是玉牒,但源自宋玉牒,并且记载了大量的赵宋皇室的资料。在家谱上面可以印上龙版,以显皇家气派,书中分页画着二十四幅人像!在太祖之前是宣祖,然后是太宗、神宗、英宗、徽宗、钦宗、高宗皇帝的名号,仔细数数,共有两宋两朝的赵家十八个皇帝, 还有赵普等六个宰相或王侯。

天昌闸:历史上起的作用不小

湘湖的开凿首先是水利工程,是灌溉用的,那必然留下了众多水闸。经过千年发展,湘湖周边的水闸遗迹遗存还是比较多的。

湘湖水经凤林穴后注入新义乡与苎萝乡交界的地方,为防止湖水外泄,在两条趋东河道上分别设置了节制工程,起初很可能是埭堰,大致在南宋后期,改建成潋滟、天昌两座水闸,立下规矩:立秋下板,白露开闸。

赵家坞至韩家汇的河道,叫里南河,东西走向,宽约6米,纤细清澈。

天昌闸建在条石坝上,分布面积32.88平方米,闸门距南岸3米,距北岸2.50米。闸东西长3.20米,南北宽2.68米,闸上有三根石梁,每根长3.72米,宽0.52米,高0.27米,石梁东侧面上,镌“天昌闸”三字,系楷书字体。岁月寂寂,河水与河岸的稻花,仿佛都睡着了,只有河上的天昌闸,还醒着。千年的北宋,早已涣散成烟雾,成了文献中冷漠的文字,成了世上的传说故事,而千年的闸,却活成了神。

天昌闸在民国《萧山县志稿》上有载,自建立以来,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临浦湖里面水位低时,开闸引进湘湖水,使新灞河河水位增高,行船畅通,并灌溉了临浦一带水田;湘湖里面的水位低时,开闸让临浦湖里的水流进湘湖,保持湘湖的水位;当内外水平面一样高低时,堰闸则关闭不动。天昌闸有桥、闸双重功能,新中国成立后兴修水利,渠道利用闸的两根石梁从坝和闸上通过。两端设置凹槽的闸槽及闸槽两侧均采用条石错缝叠砌,以保证闸槽及闸槽墩子的稳固,两闸槽墩子之间架石梁为桥,桥面中间留空,便于拦水木板上下移动调节水位。

天昌闸往西百米,有一座古桥,曰“连元桥”,南北走向,村里人叫赵家桥,据《义桥文物》载,此桥为清光绪十六年仲秋月由赵氏后人重修,为单孔石梁平桥,全长15米,桥面宽2米,跨径4.5米。两头有台阶踏步各10级。桥梁石4根,每根长5.03米,阔0.47米,厚0.43米,4根石梁并铺组成桥面,桥墩用条石叠砌,金刚墙上刻有碑额铭文“光绪十六年仲秋月,赵氏后裔重修”。南桥台面西上楷书阴刻“永禁捕鱼、放牛,两边桥墩不准堆积”14字,刻字古朴敦厚,结构严谨,内容耐人寻味,应该是为保护桥梁而立,想必是建造一座桥梁十分艰难的缘故吧。西面石梁正中刻“连元桥”,寓意“连中三元”,恭贺赵氏族人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据族谱考证,赵家坞赵氏族人历史上没有出过连中三元之奇才,之所以会取“连元桥”的桥名,估计是老祖宗对赵氏后人“连中三元”的厚望。向北望,连元桥与伏虎山山峰同处一条线上,这是否又是好风水呢?东面石梁正中刻“赵兴建”字样。2005年,村里再次改造连元桥,去踏跺,宽桥面,两根石梁中间用钢筋混凝土替代,桥宽6米,可并排开两辆汽车。

韩惟论墓:列入第七批市级文保单位

海瑞的盛名,在于廉。

无独有偶,他与萧山的韩惟论是好朋友,他们之间,还发生过“一两银子”的故事。

韩惟论中举后去福建沙县任教谕,清似水,明如镜,他建了一个“兰建堂”,专教孩子们念书。后来“文教不兴”的沙县居然出了不少秀才。他与邻县教谕、大名鼎鼎的海瑞诗文往来,结为好友。韩惟论擢升为山东汶上县县令离开沙县时,“从未妄赠人者”的海瑞从自己的俸禄里拿出一两银子送给他,用一两银子表明心迹,喻示做官清正。韩惟论英年早逝,海瑞十分悲痛,作祭文悼念,并题像赞。

明万历《汶上县志》卷五·宦迹志为其立传,志称韩离开汶上时,“百姓泣送百里外,立生祠于感恩桥侧,时祀享之云”。清乾隆《萧山县志》和民国《萧山县志稿》也都为韩惟论立传。

韩惟论,字仲文,号玉吾,生于正德十二年,生有五子,依次为振疆、抚疆、扩疆、持疆、指疆。其中四子持疆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在兵部效劳,万历三十一年拜陕西巩昌牧参军。据载,现存韩惟论的墓碑即是他为其父建立。 墓地坐落在待诏山麓,坐北朝南。墓基呈半圆形,圆形封土;墓面宽3.7米,深2.69米,墓包高约1米;墓表镌刻8列24字,字迹清晰,镌“明山东汶上令玉吾韩公之墓”,左刻“万历四十年三月吉男持疆立”,四周茶园青翠,面对深幽山坞。令人称奇的是,以他的墓为中心,周边另有几座坟墓簇拥着。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是他的儿子们的墓葬,由此形成了湘湖独特而又少见的“拥父葬”或“抱儿葬”。

2012年,韩惟论墓修缮完成。墓地基本未动,不同的是,墓前2亩范围内,多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待诏亭”,亭内立有“韩惟论墓重修碑记”,正反两面分别记录着韩惟论的生平事迹和后人筹款修缮名单;亭前还砌起了高高的石磡,并设有木桥、小水池等景观。2022年9月26日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文/黄依童 黄建明 图/徐国庆  编辑:韩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