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萧山网 - 义桥网
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义桥网 > 渔浦古韵 > 正文内容

【义桥地理】⑮ 韩惟论墓

时间:2022-08-22 10:46:40   来源:   

每个地方都有他的历史,每个地名都有他的故事。地名,浓缩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认识和思考。每一个地名的身后,都倒映着一段历史的影子,寄托着一方百姓的乡愁。义桥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很多地名我们耳熟能详其名,却又了解多少其地名背后的故事?为了更好地让群众了解义桥、认识义桥,“萧山义桥”微信公众号特开设《义桥地理》专栏,每周发布一期有关义桥地名的历史故事、传说等内容,让地名焕发生机、留住“乡愁”。


韩惟论墓

义桥镇联三村韩家汇自然村后面的待诏山虽然比较低矮,但却充满灵气,坐北朝南的山峰走势,仿佛蕴藏着一股气势,有一种神秘感藏在其中,神灵的保佑,让待诏山获得了一种超凡的定力。因为这里有一座年代久远的韩惟论墓。现为杭州市级文物保护点。

图片

韩惟论(1517~1564)字仲文,号玉吾,金山村(韩家汇)人。湘南韩氏第十五世孙。嘉靖二十五年(1546)迁任山东汶上知县。嘉靖四十三年(1564)农历二月初五,因病在韩家汇老家去世,墓志铭由学生、知州来日升撰写。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万历《汶上县志》卷五·宦迹志载:韩惟论离开汶上时,“百姓泣送百里外,立生祠于感恩桥侧,时祀享之云”清《乾隆萧山县志》和民国《萧山县志稿》也都有韩惟论传。

在明朝的嘉靖年间,韩惟论布衣清衫,手执纸伞,简装徒步,他从里河经渔浦,然后北溯钱塘江,到那个齐鲁大地的汶上县去,担任一方父母官,从此留了清誉,让后人仰望不已。

韩家汇村中有个地方叫官船道地,当年,玉吾公和岗峰公(即海瑞)两位华夏大地的清官,在此执手相望,踏入韩家道地,韩家其实是一所寒门,没有奢华的门面,而岗峰公海瑞作为华夏第一清官,得知玉吾公病久,老友相望,送来一份暖心的关爱,并相赠一元钱与玉吾公,郑重其事送与惟论,表达了“礼轻情重,正声立朝,以登台府”的良好祝愿。从此,“一元赠老友”的故事在萧然大地口口相传,成为见证海瑞和惟论公作为清官的一段神奇佳话。

韩惟论在汶上任知县,颇有清名。他著有《五经类纂》等,韩惟论在汶上任上,很有政绩。他严律法、裁冗员、肃贪枉,还从老家招去能工巧医,为当地传授农技农艺。汶上县紧邻运河数十里,那时有军舟停泊河中,军卒经常入市肆虐,市民与军卒常有对抗,甚至发生军卒欲屠民之举,市民不得安宁,各阖户外逃。韩惟论闻之,断然下令,布置精干人员,在一次约见主将时,将作奸犯科的军卒扭送庭前,人证物证俱在,军卒抵赖不得,韩惟论以此严词警告主将。从此,军卒不敢轻易作案,外逃市民纷纷回归。汶上百姓为感念韩惟论,特为他立一祠祀之。有民谣颂他:“清似水,明如镜,鬼神闻之亦响应。”

惟论公在沙县任教谕时,邻县南平的教谕是海瑞,两人意气相投,十分欢洽。当惟论升任汶上知县时,海瑞也来相送。惟论深知挚友含意,上任后一直以清廉为本,并励精图治。虽然在任时间不长,却树下了“两袖清风,一身民誉”的卓越风范。惟论病危时,海瑞也从任上乘船到韩家汇探视,他上船后步行过的一段路面一直被村民称为“官臣道地”。对老友英年早逝,海瑞十分悲痛,亲作祭文以志悼念。

据村民韩嘉澄回忆,原来族中保留一幅韩惟论和夫人的坐像,每年除夕下午挂在香火屋中间,供族人祭拜,至第二年正月初五取下,“文化大革命”时烧毁。那画像上方有一首像赞,落款为海岗峰题、来日升笔,像赞共有30来字,有胡桃般大小,可惜现只记得前面四字:南起北麓。

图片

韩惟论生有五子,依次为振疆、抚疆、扩疆、持疆、指疆。其中四子持疆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在兵部效劳,万历三十一年(1603)拜陕西巩昌牧参军。据载,现存韩惟论的墓碑即是他为其父建立。是一座既有史料价值,又保存完整的在万历四十年(1612)古墓,惟论墓是目前义桥惟好的古墓。

图片

此墓的前后左右,另有四座坟墓,即为除持疆外的四个儿子墓葬,这就是所谓的“抱儿葬”或“拥父葬”。

2012年,联三村金山自然村成立韩惟论墓修缮小组,经规划、设计,并投入修缮工程。韩惟论墓修缮工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完成。墓地基本未有改动,不同的是,墓前2亩地范围内,多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待诏亭”,亭内立有“韩惟论墓重修碑记”,正反两面分别记录着韩惟论的生平事迹和后人筹款修缮名单;亭前还砌起了高高的石磡,并设有木桥、小水池等景观。韩惟论墓不仅被较好地保护起来,还成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图片

本站编辑:林青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