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义桥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义桥:镶嵌在“浙东唐诗之路”的闪亮“珍珠”

更新时间:2021-12-31 14:20:01    内容来源:萧山义桥   

近日,浙江新闻客户端、《美术报》刊登了题为《萧山义桥:镶嵌在“浙东唐诗之路”的闪亮“珍珠”》。

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汇流处东侧,名为渔浦,属于杭州萧山区义桥镇。李白、苏轼、陆游、白居易、孟浩然、谢灵运等100多位古代诗人,曾诗颂渔浦壮美景色。其中陆游更是留下一句“桐庐处处是新诗,渔浦江山天下稀”。

从渔浦出发直抵浙东,在《全唐诗》收录的2200余位诗人中,有近400人游览过这条风景线。这条串联秀美风光、让人魂牵梦绕、展示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诗画之路,被称为浙东唐诗之路,已是诗画浙江大花园和大运河文化带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文化浙江建设的一张“金名片”,更是媲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经典人文之路。

义桥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近年来义桥生动践行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擦亮文化名片,打响渔浦文化、诗词文化品牌,以项目形式在全省率先推进诗路小镇建设,还荣获“中华诗词之乡”称号,正在成为镶嵌在“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那颗闪亮“珍珠”。

渔浦之魂

沿浦阳江北上,车停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汇流处东侧,即来到了渔浦,远处环山绕水,风光壮美。

如果有想象力一些,会浮现这样的画面。一条客船上,一位诗人赏完钱塘江潮水和富春江美景后,在渔浦的一座客寨里,留下了一首诗歌——

唐代诗人李白从渔浦至钱塘江再到浙东运河,对沿路美景发出赞叹:“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清代诗人王雾楼觉得,渔浦落日和钱塘江潮同等壮观:“钱塘看潮涌/渔浦观日落”……

至清代末年,100多位诗人在渔浦留下诗作。从南北朝的谢灵运、沈约,到唐朝的孟浩然、崔国辅;从宋朝的苏轼、陆游,到元明清时期的钱惟善、唐寅,诗颂渔浦延绵不绝。

义桥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他们在整理当地古诗词时发现,有100多首关于渔浦风光的诗歌。另外,《全唐诗》中关于义桥渔浦等的诗歌也有80多首,汇集成了一条生生不息的辉煌诗路。

为何渔浦能够吸引那么多诗人到访?

渔浦所在的三江汇合处,车流不息的钱江五桥(又名袁浦大桥,位于杭州绕城公路南线)跨江而立,仿佛提醒着现今的人们,此处一直是钱塘江交通要道,古时乃两岸行船的重要渡口。

古人之行,多为舟船。当时,浙东运河和钱塘江并未直接贯通,位于萧山境内的运河和西小江就成为杭州至绍兴的要道。在唐代及以前,由杭去绍,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是从钱塘江渡江,抵达西兴,然后沿运河经萧山往绍兴方向,再经上虞、嵊县,而往剡溪到新昌天台等地,进入浙中,并在新昌等地举行活动。另一条是由钱塘江到义桥渔浦古渡,在义桥西进入渔浦湖,辗转而达绍兴,渔浦成为可以南上、北下、西进、东出的交通枢纽。

可见,义桥渔浦曾在浙东的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渔浦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秀丽的湖光山色,使历代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并留下了大量讴歌渔浦的诗词。业界人士认为,现考知的400位唐代诗人出入浙东,多数是经由渔浦往返,渔浦为浙东经济、文化、旅游等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渔浦除了是交通枢纽,渔浦诗词也是唐诗山水诗的精粹部分。唐诗中的渔浦,景象繁荣,景色奇美,人文绝胜。业界人士认为,弘扬渔浦文化,是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渔浦到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向美学纵深境界进发的道路,反映了古代地理变迁、历史沿革、人文兴衰,堪比“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

“渔浦被认为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我们更加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代表性文化的内涵,融入高水平创建可看、可听、可体验的‘浙东唐诗之路’。”义桥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说。

串珠成链

“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对唐诗发展史产生重大影响、具有重要地位的诗画之路,串联了秀美风光,展示了文化自信。如何以山水为纽带,以故事为灵魂,突出串珠成链、共建共享?

审视这条复兴之路,这一全长近200公里的文化带,在途经地区的多重发力下,正变得愈发夺目。而萧山义桥作为重要源头,就是镶嵌在“浙东唐诗之路”上那颗闪亮的“珍珠”。

义桥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说,深入挖掘渔浦文化,是作为“三江汇未来城市”萧山实践区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和文化节点,建设“魅力文化带”的重点项目和文化场景。近年来,义桥镇党委政府坚持“文化兴镇”战略,深度挖掘和不断充实渔浦文化内涵,努力将义桥打造成为钱塘江南岸的文化新地标。

早在2008年,义桥镇就通过镇级资产经营公司,注册了“渔浦”等9个商标,进一步留住和发扬渔浦文化。近年来,义桥重点传承保护和发展渔浦文化进入了加速度。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高举文化标识。义桥统筹现有资源,推动以文彰旅、以文促旅,打造里河古街、“诗意林”公园、布局印象老街等标志性工程,每年接待游客量超80万人次。尤其是十里渔浦风光带,在现有渔浦诗意林行装景点的基础上,规划设计好唐宋时期的风景再造,突出渔浦曾经作为萧山古代三大镇的重要地位,展示出唐宋时期的渔浦风光,让渔浦成为文化和旅游的金名片。

在美丽城镇打造中深植文化基因。义桥抓住美丽城镇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两大抓手,深挖文化底蕴,深植文化因子,以建设浙江省“诗路名镇”实施方案为指引,相继建成了一大批文化设施。如旧里河的保护性开挖为钱塘江诗词展示馆、义桥文化中心、小镇会客厅腾出了空间,渔浦文化新地标在集镇中心拔地而起。

诗词文化的溢出效应正在加速释放。义桥成为杭州市首个“中华诗词之乡”和浙江省首批“诗路名镇”,钱塘江诗词大会成功举办、《渔浦诗词》和《渔浦新韵》相继出版,同时义桥还迎来了一批批诗词大咖,在精心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精心提炼文化符号、精心设计文化载体中,复兴了诗词文化。

着眼未来,串珠成链。今年,义桥镇举办了浙东唐诗之路采风活动,前往新昌等地交流。义桥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按照省市区部署,会同浙东唐诗之路沿线的新昌、嵊州、上虞、天台、绍兴等县区,发起浙东唐诗之路申遗工作,以提升“浙东唐诗之路”的品牌效应。

幸福之路

文化是一个区域的灵魂,是城市化快速推进后一个地域的品牌和标识,更是未来城市发展重要的内生驱动力。

进入共同富裕大场景,“浙东唐诗之路”还肩负打造成助推产业富民、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幸福之路的厚望。

近年来,义桥一直以来坚持环境立镇、产业强镇、文化兴镇三大战略,“山水新都市、创智新高地、渔浦新义桥”产城人文融合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以渔浦文化引领美丽经济建设。义桥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义桥抢抓杭州“拥江发展”、萧山“亚运国际城”建设等战略机遇,当下经济发展重点是要厚植经济发展新动能,充分发挥义桥人文优势,加大高质量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

一边收储厂房进行现代化改造,一边整合资源建成“厂房云”数据库,义桥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科技型领军企业安影科技由国家工信部正式通过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白名单”企业认定,永谐科技5G测试实验室项目逐步启动,“萧滨一体化”春风集团高端针织品智能制造项目顺利落户义桥。

以渔浦文化助推美丽城镇建设。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悠悠荡漾的里河水,既有历史渊源,又有民俗风情,一个里河文化综合体,将成为义桥文化新坐标。

未来,义桥将以里河为中轴线,南呈、北起、西联、东整,引水入城,将义桥的“诗人行迹图、水系交通图、名镇老街图、遗产风物图、文脉展现图”五张图纸完美呈现出来,义桥也将因水而兴。同时,义桥加速完善生活配套,主要推进十大项目,一条特色街,一条快速对外通道,一条生态绿道……一个商业成熟繁华、生活配套完善、人居氛围浓厚的宜居之城入画来。

以渔浦文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从美丽菜园到美丽田园,从美丽河湖到美丽滩地,一系列“美丽行动”改变的是环境,更提升了义桥的吸引力。今年4月,浙江当代油画院入驻义桥,他们看中的正是义桥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内涵,串联起了美丽乡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站在今日义桥,远眺“浙东唐诗之路” 这条媲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经典人文之路,渔浦文化已然再次起航。


作者:  编辑:徐心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