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 益农新农人登上萧山日报头版
时间:2024-10-23 10:03:13 来源:萧山日报
“洄游”的青年创客 在乡村“搅动乾坤”
静谧的午后,蓝天白云下铺开的是益农一望无际的田野。
沿着宽阔平整的乡村沥青路,一路向东,驶向外围垦,一口口水塘星罗棋布、波光潋滟,一只只鱼苗跳跳挤挤、“搅动乾坤”。
“瞧这水花,成功孵出来了。今年每亩产量应该能到2000斤。”这片鱼塘的主人周达是个00后,他口中的“水花”,就是鱼卵孵出的幼苗,在阳光下撒着欢。而周达,也正如一尾鱼,跃入益农这片干事创业的“新城大海”中。
从大厂退潮
回家乡当起了“农二代”
曾经,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将小城市和乡村的劳动力、年轻的精英大量吸纳;但近年来,随着一批知识精英的“倒流”,乡村的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
周达,也是“洄游”的年轻人之一。他大学的专业是电子商务,后去阿里实习,就职于国企,一步步稳扎稳打,似乎已尘埃落定。
前几年,他辞掉了在国企的工作,从此有了一个新身份——“新农人”,如今是杭州中发水产养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在城里有份体面的工作,何苦回到田间地头?
周达的想法倒是很简单。“我爸爸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养鱼了,我打小在父亲的鱼塘边长大,算是个‘农二代’吧,对益农的乡村蛮有感情的。”
打理水塘、观察水质、清理杂草,他比一般孩子都懂;后来上了学,身在外地,周达也时常怀想儿时的“塘间地头”,经常回家帮忙。
此外,这个洄游青年身上,也流淌着益农人“敢闯敢拼”的血液。
益农地处东片,曾是白茫茫一片盐碱地。面对钱塘江浪打天门、潮似连山,益农人艰难谋生、围涂造田,才有了今日的益农。
如今,立于益农的大堤,再想看江,眼前之景却是成片的肥沃与富饶。菜园、鱼塘、企业园区,在阳光下,闪着聚宝盆般耀眼的光。
周世良、周达父子俩,亲身感受了这片土地的变化。家乡,不再是胸口心头萦绕哀愁的名字,而是“回得去的地方”。
“游”回熟悉的“塘间地头”
瞄准“鱼中上品”的石斑鱼
恰似“草籽”落田、游鱼溯游,周达在家乡的“塘间地头”,准备大展拳脚。
周达瞄准的,正是被誉为“鱼中上品”的石斑鱼(学名光唇鱼),产自开化山区溪沟。此类鱼全身布满黑色斑纹,喜欢依附于卵石下,肉质细腻而鲜美,清蒸、香煎都很有滋味,让人尝之不忘,李频的诗句“石斑鱼鲊香冲鼻,浅水沙田饭绕牙”,说的就是它。
由于产自山区、量少、对水质要求高,“石斑鱼”市场需求旺盛,出塘价格稳定在每斤七八十元,算是水产市场的“香饽饽”。
看到商机的周达下定决心尝试人工养殖,但开始创业,一连串的问题也来了。比如,石斑鱼对生存环境异常挑剔,喜欢碱性、微凉、清澈的水,“开化的溪流急湍,鹅卵石多,溪水清澈,水质透明,适宜石斑鱼生长,但是从山区‘搬家’到平原,水质、水温、养殖密度就都需要科学调控。”周达说。
对此,周达引进数智化养殖技术,对水源进行24小时循环处理,加装水温控制系统,以确保最大程度接近“石斑鱼”生长环境。
此外,他还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开展合作,经常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推动选育技术的进步,解决一些细菌感染、水质优化问题。
就这样,一条条小小的鱼苗正式“游”入了益农的鱼塘。截至目前,淡水石斑鱼亩均产量可达2000斤,亩产值近10万元。
在益农无垠的创业蓝海里
“搅动乾坤”
小时候,周达常以一袭蓑衣为垫,躺在鱼塘边上。天上星闪闪,塘下鱼嬉戏,钱塘江是这口小水塘的生命之水。
如今,小水塘摇身一变,原来的“浅口塘”变身为土工膜塘,导入水塘的江水经过沉淀处理更为清澈,他的鱼几乎尝不到“土腥味”。
从互联网大厂“出走”的周达,正在逐渐把知识“下沉”。
他习惯用数据量化管理自己的养殖项目,他的手机里,鱼塘的放苗斤数、规格、投喂时间、饲料量、水质等数据一目了然,区别于传统的“全凭经验、水质全靠看”,让养了半辈子鱼的老爸也佩服不已。
电商和短视频,也即将成为周达的“工具箱”。“最近镇上组织了大学生电商人才培训活动,学到不少电商运营技巧,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认为在未来,乡村电商有着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
青山绿水间,大有可为。每日巡鱼塘的周达,都觉得心里头踏实、有干劲。未来还有更为广阔的海域,在等着他“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