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萧山网 - 衙前网
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衙前网 > 文化宣传 > 正文内容

湘湖周末 人物·城记 | 衙前往事今犹忆

时间:2024-07-12 13:40:06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3f5983a0f9e43fedf6caf3f5de8f7352_%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40711083909_s.jpg

438919e3c4d1bdbb56e6fa09bc12e359_%E3%80%8A%E6%8D%89%E8%9F%B9%E5%9B%BE%E3%80%8B_s.jpg

《捉蟹图》

90d6f7b1dc2084f28b86ff9a57674912_%E8%A1%99%E5%89%8D%E5%86%9C%E6%9D%91%E5%B0%8F%E5%AD%A6%E6%A0%A1_s.jpg

衙前农村小学校

acdec850bb0f84a88b8f8296a2bb43d4_%E7%9E%BF%E7%8B%AC%E4%BC%8A%E5%9C%A8%E5%BC%80%E5%9B%BD%E5%A4%A7%E5%85%B8%E4%BF%84%E8%AF%AD%E6%92%AD%E6%8A%A5_s.jpg

开国大典俄语播报瞿独伊

a83a5f3517f980768fbe7b95765ea0b3_%E6%9D%A8%E4%B9%8B%E5%8D%8E%E4%B8%8E%E7%9E%BF%E7%8B%AC%E4%BC%8A_s.jpg

杨之华和瞿独伊合影

“空气流到得了的地方,

就是新文化运动得起的地方”。

——玄庐《星期评论》第三十九号

新文化运动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也深深地影响到了浙东运河边的小镇衙前。举办教育、策动农运、筹划建党,这些原本是关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宏大叙事剧,因为一系列的机缘巧合在小镇衙前里精彩上演。重拾衙前往事,你会发现小镇的风流已悄悄地走过了一个多世纪。

一幅画里的春秋

“钳断稻草根,来吃现成稻,成群结队由你们横行,把便宜的事都占尽了。如今成串成串缚住你们的,就是你们钳断的那根稻草。你们吃饱了,养肥了,但是磕(筘)篓也编好了,酒也香了,汤也沸了,你们红了,他们的脸上也红了,他们饱了,你们哪里去了!”

——玄庐,送望道、天底、秀松去杭州后写。1920年8月

越地水乡,渔民出门捕鱼,就将装鱼的筘篓系在腰上,有了渔获,就放进篓子,篓子口有密密的篾片倒扣住,鱼进篓子容易,要想逃出来就难了。渔民休息时,将筘篓放入水中,可以提高篓子中鱼的成活率。

当然,这里要介绍的筘篓是画在《捉蟹图》画中的一个图案,作者是革命烈士叶天底。《捉蟹图》直到1983年才面世,原来一直由沈定一儿媳梁定珍女士珍藏。

画的主体部分是一个筘篓,筘篓的一侧画有一串湖蟹,张牙舞爪,看似颇有活力,用稻草绳缚成一串还很不老实。画面的上半部分空白处就是沈定一的题字。

《捉蟹图》中到底藏着哪些秘密?

萧绍一带有一个传统就是吃“六月黄”的河蟹。此时的蟹,壳未硬,肉未实,蟹身不大但体内已有嫩嫩的蟹黄,肉质鲜美无比,是上等的消暑佳品。就在这样一个季节,沈定一在衙前老家迎来了三位客人,他们是陈望道、叶天底和俞秀松,均是浙江一师的师生,陈是先生,叶、俞是学生。这年上半年,杭州城里发生了“一师风潮”,后来被史家称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开端。陈望道是这场运动中的教师骨干,与夏丏尊、刘大白、李次九合称“四大金刚”。而沈定一是这场运动的场外指导,被学生们誉为“最勇敢的炮手”。

“一师风潮”使沈定一与“一师”师生们结成了战斗的友情,这不暑假期间,三位师生来到沈家做客。其中叶天底是上虞人,“一师”李叔同先生的得意门生,我们从水墨画《捉蟹图》中可看出他师承和绘画功底。

设想一下当时的场景:四位才情并茂,亦师亦友,又有共同革命志向的年轻人相聚,自然少不了畅饮一杯绍兴黄酒。在夏末初秋之际,越地招待珍贵客人,上好的下酒菜莫过于湖蟹,而处于浙东运河边的衙前是河湖密布的水乡,湖蟹满地都是。或许是沈定一一大早就差人到街市去买了一篓湖蟹,放在门口。从运河轮船埠头上岸的天底同学一眼看到了筘篓,并且还听到了蟹们在篓子里嗞嗞作响,艺术家的灵感由此被激发。他在“光禄第”书房的桌子上铺开宣纸,端砚上磨好徽墨,提起湖笔,一挥而就,一幅《捉蟹图》就这样完成了。这时,沈家厨子已经张罗好酒菜,四人围坐对饮,高谈阔论,指点江山。“酒也香了,汤也沸了,你们红了,他们的脸上也红了。”

没有资料表明这四人中哪个酒量最好,但当四个人的脸都红了的时候,桌上已经堆满了红红的蟹壳。餐毕,三位脸带酡色的师生要回杭州办事,目送远去客船消失在运河尽头,回到书房的沈定一,也许是被运河的风一吹,酒醒了一半,再看着墨迹未干的《捉蟹图》若有所思,于是乘着余兴在画的留白处题上了上面所说的几句话。

同样没有资料表明席间四位朋友交谈的内容细节,但我们从沈定一的题词中可以看出,交流的主题与社会革命有关。沈定一把螃蟹比作横行霸道、占尽便宜的剥削阶级,稻草比作无产阶级,螃蟹被稻草成串缚住,看你们还能横行多时。

一幅看似平凡的水墨画,一席寻常的家宴,但作画和聚餐的是近代中国响当当的人物。就在这个火热的八月,沈定一、陈望道和俞秀松,在上海成为早期中共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共青团的前身)同期也在上海成立,俞秀松任书记,在《新青年》编辑部校对稿子的天底同学也是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四一二”政变后,叶天底被捕,在狱中他曾写信给自己的大哥说:“用先烈之血浇开主义之花”,表达了对主义坚贞不屈的信仰。1928年2月8日,年仅30岁的画家被枪杀于杭州小车桥浙江陆军监狱。现《捉蟹图》真迹经过专家修复后,收藏在上海青年运动纪念馆。

一个诗人在衙前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

卖布买米,有饭落肚。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

弟弟裤破,没布补裤。

——刘大白《卖布谣》1920年5月

下面我们来看看天底同学的老师,“一师”“四大金刚”之一的诗人刘大白在衙前的行踪。刘大白在1920年1923年间频繁地往来于杭州、萧山衙前、绍兴和上虞之间,中转站在衙前,算是在衙前居住日子较长的一个寓贤。

刘大白,绍兴平水人。他是中国现代白话诗的开拓者之一。1920年5月31日,刘大白在杭州写下了《卖布谣》,于6月6日发表在沈定一主编的《星期评论》第五十三号上。两年后,远在美国的天才音乐家赵元任为《卖布谣》谱了曲。该歌谣带着五四时代特有思想品质和艺术韵味,在当时红遍全国,至今仍在传唱。刘大白之所以能够写出这样接地气的传世名篇,与其在衙前农村生活的经历密切相关。

应沈定一的邀请,刘大白从1920年开始有两年时间对以衙前为中心的萧绍平原农村进行了深入的采风调查,相继写了一组通俗易懂、广为传唱的歌谣,如《卖布谣》《收成好》《田主来》《挂挂红灯》《渴杀苦》等,发表在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上,反映了农村疾苦,启发了农民觉悟,为衙前农民运动的爆发做了舆论准备。刘大白还协助沈定一创办农村小学,参与起草了农民协会的《宣言》《章程》。当农民运动领袖李成虎被反动当局迫害致死后,刘大白写下了《每饭不忘》《成虎不死》《提起我的锄》等诗作,寄托了对这位英雄老农的无限哀思。刘大白的儿歌也非常出色,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推荐过15首童谣中,有4首是刘大白作品。作为诗人的刘老师,还为“衙前农村小学校”写了《牺牲的神》《劳动歌》《三色花》三首校歌,赞美了劳动和生活,赞美了改造世界的献身精神。刘大白创作的校歌都有著名的音乐家谱曲,如《复旦大学校歌》由丰子恺谱曲,《湘湖师范校歌》由桑送青谱曲。

刘大白一生创作了数百万字作品,从1921年4月到1923年10月,有明确注明创作于萧山的诗作共有49首,实际作品可能远大于这个数字。

一家三代的苏俄情缘

“一片宁静的海水,岸边是山的一角,远处耸立着两块奇形怪状的礁石。年轻的母亲身披绚丽的俄罗斯大围巾,斜卧在一块巨石上甜蜜地微笑着,把头靠在身着西装、头戴民族小帽的父亲的肩上。他们的面庞洋溢着幸福,在他们的脚下轻轻地拍打着黑海温柔的水浪……”

——拍摄于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市附近的黑海之滨,1928年夏

20世纪二十年代的衙前小镇,确实是一个不寻常的地方。在这里汇聚的革命者参与了建党、建团,开办了传播革命思想的学校,发动了第一场现代意义上的农民运动,一时成为点燃红色火种的圣地。这里还出现了远赴苏维埃俄国寻求真理的三代人,他们是儿孙辈瞿独伊、李何夫妇,父母辈瞿秋白、杨之华夫妇,爷爷辈沈定一。

四人中最早出访苏俄的是瞿独伊的继父瞿秋白。1920年10月,在梁启超的关照下,年仅21岁的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学生瞿秋白作为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派记者,出访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他是早期直接向中国介绍苏俄的记者之一。

到达莫斯科后,本着“为大家开辟一条光明的路”的初衷,瞿秋白走访了苏俄的政府机关、工矿、农村、学校,非常荣幸地听到了列宁“诚挚果毅”的演说,并与之有短暂的交流。党内见过列宁的大概有几十人,但与列宁交谈过只有他一人。他还介绍斯大林的民族理论等等,为“两报”发回数十篇报道,完成了著名的《饿乡纪程》(亦名《新俄国游记》)《赤都心史》等著作。1922年11月,陈独秀率团参加共产国际四大,瞿秋白任陈的翻译。同年底,应陈独秀邀请,瞿秋白回国主编《新青年》。

第二位出访苏俄的是瞿独伊的爷爷沈定一。1923年,为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孙中山派出国民党员蒋介石,共产党员沈定一、张太雷等组成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俄考察。

瞿独伊,1921年11月出生在衙前沈家老宅,原名沈晓光,妈妈杨之华,是距衙前十里开外的龛山三岔路村人。天下无巧不成书,瞿秋白与萧山也有渊源,他的伯父前清时曾经做过萧山知县,他的三个弟妹在杭州四伯家寄养过,所以对于萧山也是熟悉的。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后,女儿跟随妈妈来到上海,据杨之华妹妹杨之英回忆,是瞿秋白给晓光改名为“独伊”。“一枝独秀”“秋水伊人”,非常有诗意名字。

1928年,瞿独伊跟随出席党“六大”的父母来到苏联,从童年到青年有20年时间在苏联度过,比父母和爷爷加起来的旅俄时间还要长得多。

1930年爸妈因工作需要回国了,瞿独伊被托付给曾经是孙中山顾问的鲍罗廷家里。当时,党的领导人苏兆征、张太雷、蔡畅等的子女都寄养在鲍罗廷家里,瞿独伊却成了鲍罗廷夫妇“最疼爱的孙女”,而且鲍罗廷颇有“骑士风度”的小儿子诺尔曼还以瞿独伊的“保护者”自居。瞿秋白牺牲后,受组织安排,1935年杨之华再次来到苏联工作,母女由此团聚,直到苏德战争爆发才回国。

长期在苏联生活学习的经历,使瞿独伊的俄语十分了得,而且是一个小小苏联通。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瞿独正在用俄语向全世界同步播报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1950年,瞿独伊和爱人李何一起来到莫斯科组建新华社分社。李何也是一位青年才俊,抗日军政大学毕业,曾随毛泽东弟弟毛泽民等在新疆从事革命工作。1956年杨之华随代表团再次访苏,瞿独伊陪同母亲故地重游,旧梦重温,还拜访了鲍罗廷夫人。当年瞿秋白任陈独秀的俄语翻译,1957年周恩来总理访问苏联,继女瞿独伊担任总理的俄语翻译。瞿独伊还撰写一篇《寻觅双亲的足迹》的文章,其中克里米亚之行是为追寻一张父母拍摄于1928年的旧照片场景。的确,这张令瞿独伊心心念念的照片,也是笔者见过的“秋之白华”照片中最唯美、最浪漫的一帧。

本站编辑:蔡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