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萧山网 - 衙前网
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衙前网 > 农村农业 > 正文内容

“小螺蛳”耙出共富好营生

时间:2023-08-16 14:16:48   来源:萧山日报   

村民在西小江耙螺蛳 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螺蛳对于江南水乡的人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小“水产”了,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在衙前镇杨汛村,傍江而居的村民们结伴“耙螺蛳”,年收入十分可观。

“过去,村里最多的时候有两三百条船‘耙螺蛳’,现在还有八十来条船。” 杨汛村工作人员说,粗略计算,仅靠“耙螺蛳”,全村一天就能进账5万元以上。

由于螺蛳的销售期比较长,除了螺蛳产子的一个月,其余一年四季都可供应。显然,“小螺蛳”成了这里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引擎”,撬动着村里的特色经济蓬勃发展。

出船耙螺蛳 月收入万元以上

从萧山城区出发,驱车20多分钟即可到达衙前镇杨汛村。

这里濒临西小江,拥有2600多米长的江岸线,水域辽阔,江水清澈,风景秀美。靠水吃水,作为一项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活计,耙螺蛳是老一辈村民的集体记忆,也是他们早些年赖以生存的手艺。

今年58岁的徐师傅,家里祖祖辈辈都是耙螺蛳出身。在他的回忆里,小时候去河里摸过螺蛳,那是儿时打发时间的游戏,只觉得有趣。

长到16岁,到了讨生活的年纪,跟着父亲去干的第一份工便是耙螺蛳。徐师傅勤快,能吃苦,跟着父亲干了几个月就能独自出船了。这一耙就是40余年,他靠耙螺蛳养活了一个家。

一艘小船、一根螺蛳耙、一个耥斗,是徐师傅的作业工具。夏天气温高,下午3点左右,他就约上几个邻居出船了。

把船开到江中停稳后,徐师傅站上船头,拿出了两件耙螺蛳的工具,找准位置,放下好似“簸箕”的耥斗,用那根长竹竿般的螺蛳耙,一下又一下把河底的螺蛳耙进耥斗里……

一直到次日早上,徐师傅满载而归后,再将耙出的螺蛳称重装车,交给江苏、绍兴等地来收购的客户。

“小的一般拿去养殖场喂螃蟹,剩下的螺蛳个头都大,手工挑拣之后拿去市场卖。”现在隔天都会出船耙螺蛳的徐师傅,少的时候每天能赚七八百元,多的时候有一千多元。“收入还可以,除去刮风下大雨的天气,我一年四季从不间断,月收入维持在万元以上。”

今年70岁的徐老伯,更是耙螺蛳的行家,积累了大量实用经验。“最多的一天,我耙了4000多斤。连续2天耙了6000多斤,一共卖了将近4500元。”他颇为自豪地说。

目前,杨汛村耙螺蛳的村民共有80余人,年纪最大的78岁,最小的30岁出头。

讲好共富故事 弘扬渔耕文化

西小江中盛产螺蛳,杨汛村村民靠着智慧与勤劳,通过耙螺蛳发家致富,这项技能也已传承千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就产生了“万元户”,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小康生活。这从村民们居住的四层洋房里,也可窥见端倪。

值得一提的是,杨汛村的螺蛳做法多样,有“八大碗”的美誉,即将螺蛳制作成螺三鲜、水煮螺蛳、酱爆螺蛳、鱼烤蒸螺蛳、酱油蒸螺蛳、咸菜蒸螺蛳、螺蛳肉南瓜羮、螺蛳肉炒韭菜八种菜品,道道美味、令人垂涎。

从手摇到电力马达,从木制船到钢质船,渔船几经变迁质量越来越好,但耙螺蛳这项技能,也是个辛苦活,年轻人几乎很少涉足。但“渔耕文化”却以另一种形式传承着。

新建的杨汛村文化礼堂,三楼是杨汛渔耕文化实物展示厅,通过老宅旧院、生产劳作、乡风民俗等内容,生动展现了杨汛村的历史文化、村民生活的变迁和精神面貌的吐故纳新。

今年4月2日,文化礼堂里人气满满,举行了“渔耕雅韵 共富图景”衙前镇首届美“蛳”节暨首个村级文联成立仪式。观赏、参与耙螺蛳、品尝螺蛳、欣赏西小江春景……江边人头攒动,一派欢声笑语和热闹景象。

衙前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小的螺蛳从村民们靠江吃江的营生,变为百姓致富的秘诀、远近闻名的美食,如今更是成为具有杨汛村特色的文化标志。衙前将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向全省推介衙前美“蛳”节品牌。

为让耙螺蛳这项古老技艺能够传承下去,讲好新时代共富故事,眼下,杨汛村正在加紧编排耙螺蛳原创小戏,希望用文艺赋能的方式,弘扬延绵千年的渔耕文化。


本站编辑:韩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