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萧山网 - 新塘网

每天上千数据、数千电话!特殊时期,我们“疫”路相随

时间:2021-12-11 21:55:00   来源:

自12月7号以来,街道疫情防控专班工作人员平均每天要处理上千条人员数据,对接数千通电话,连续每天奋战到凌晨一两点,平均每天工作18个小时。

这些不断响起的电话中,有社区打来告知居家隔离人员特殊情况并询问如何协调的,有属地医院询问当天医护人员上门核酸检测车辆如何安排的,还有火车南站、地铁站点打来询问突发情况如何处理的,更有许许多多异常码的群众打来询问如何转码的。

“我们这个专班就像是一个指挥部,基本上街道范围内的情况都要去了解去协调。”街道公共服务办主任黄徐萍说,“像这几天形势更严了,最多的时候我们要处理上级传达下来的1300多条信息数据,少的也有四五百条。每一条信息都要去了解、去处理,落实到位,才能把新塘的‘零’继续保持下去。”

从去年年初疫情侵袭,街道疫情防控专班组建以来,整个专班就一直处于“战时状态”,采取轮休制度,保证24小时有工作人员在岗,随时做好疫情防控协调工作。

昨天,街道疫情防控专班还接到了一通特殊的电话。一位居家隔离居民从9日开始便一直在电话“投诉”,认为“14+7”的管控时长严重影响了自己孩子的学习。不仅无视了社区的劝告,还将电话打到了街道。为了安抚隔离人员激动的情绪,街道疫情防控专班工作人员一边解释,一边与区疾控、区公安以及市里各个部门对接,并协调居民提出来的诉求,如与学校对接,让老师帮忙整理当天的知识点和作业内容,帮助孩子在家学习。

同时,黄徐萍也多次耐心沟通,全力做通居民的思想工作。“我也是一个妈妈,家里孩子在上一年级,基本上我也是每天都不着家,孩子爸爸是个军人,孩子在家里可以说是脱管状态,但我们也这么过来了。现在处于疫情防控紧张状态,对孩子的影响确实有,但这个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取决于家长如何去引导。你看孩子现在积极配合着我们的工作,就是一个抗疫小勇士。你现在这么激动,也会引起孩子的恐慌。”她用自己的情况去疏导、去劝解,经过一天多的沟通,这次“投诉”终于在这位居民的一声“谢谢”中划上了句号。

这样的电话,只是新塘疫情防控专班每天忙碌工作的一个镜头。从上级派发下来的大数据里核实人员信息、进一步开展初步的流调,到分别汇总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管控的人员,再与社区、医院等部门对接,甚至于协调各方的矛盾……所有过程都在一个个电话里完成。新塘属地范围广、外来务工人员多、人口流量大,这一系列因素都增加了疫情防控专班的工作难度。但专班的工作人员并没有退缩,他们依旧用专业的素养、温和的语气,一一答复电话那头居民的各种问题。 

专班中日夜奋战的工作人员除了黄徐萍也还有许多,有三位也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孩子才两岁,但这几天她们连回家看看孩子的时间都屈指可数。

沈月婷,负责对密接、次密接人员进行转移,对接交通部门,安排车辆进行疫情防控转移、运输等保障,同时还要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确次日上门核酸检测人员名单。作为少数还没有成家的,除了疫情防控工作,她还要负责年底其他工作的扫尾,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桌上总是堆了一摞摞的文件和材料。由于常加班到凌晨,家在进化的她,就干脆在办公室打个铺盖休息几小时,然后起来继续奋战。

徐海艳,从7号开始,她每天都在不停地接打电话,对重点人员进行核查,指导各单位落实人员管控。连续不断的电话铃声里,她的嗓音变得越来越沙哑,偶尔都发不出声音,却连停下来喝口水的空档也没有。

徐国凤,从上周起,她的喉咙就开始发炎咳嗽。放在她面前的是一台电脑、一只手机和一叠名单。她主要负责梳理名单,同时指导责任村社对风险地区来萧人员落实管控。她说,家里两个小孩,一个4岁,一个5岁,都很懂事。常常是5岁的孩子带着4岁的孩子,家里还有老人在医院看病,而她连回去陪陪他们的时间也没有。

何凯丽,主要负责对重点人员的数据进行核查。她说,每核查一条数据信息都需要打两三个电话。尽管他们不断在核查这些数据,需要核查的数据却只增不减。她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的那个4岁,小的才不到两周岁。让她感到焦心的是,两个孩子的身体都不太好,接连生病。小的那个正是最需要妈妈的时候,经常醒来的时候见不到妈妈就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