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闻堰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乘“视”而上 | 中国视谷 湘湖起笔

更新时间:2022-10-14 15:02:15    内容来源:湘湖发布

10月8日,“中国视谷”建设启动仪式在湘湖院士岛举行。中国视谷何以从湘湖启“杭”,这一话题引发各方的关注和热议。

10月12日,《杭州日报》刊发《中国视谷 湘湖起笔》一文,文章从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脉络、“一核两芯”产业布局等维度进行深度解读。文章表示,湘湖将成为“中国视谷”建设桥头堡,也将成为浙江经济的“点睛之笔。

如果把奔腾的钱塘江比喻成一条龙,那么西湖和湘湖就是龙的两只眼睛。眼下,杭州正举全市之力让湘湖成为浙江经济的“点睛之笔”。

10月8日,杭州“中国视谷”建设在湘湖院士岛正式启动,作为国家经济地理标志,这将是杭州对标深圳打造科创产业新高地的破题之举,也由此掀起以视觉产业为主导的智能物联万亿级产业“新江湖”的新盖头。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何映昆认为,杭州先行举起“中国视谷”这面旗帜,探索城市产业名片打造的有效途径,对于全国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将打造成为新时代中国工业形象的一张重要名片。

20年新“湘”会

从产业发展脉络看,在湘湖开启“中国视谷”建设的序幕,也是杭州高新区发展战略的一脉相承。

2002年,作为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地的杭州高新区和滨江区在管理体制上合二为一,杭州在钱塘江南岸播下一颗科技创新的“火种”。这里,一大批数字安防产业的先行者相会,开启了杭州数字安防产业从0到1的新纪元,并逐渐成为中国安防产业强势杀出的一匹“黑马”。

同一年,萧山作出湘湖综合保护与开发的决策,还湖于民,探路萧山新未来。

20年间,越王城山-老虎洞山南北的萧山和滨江两区,各自奏响了文化与科技的“新时代乐章”。湘湖历时十余年,投入300亿元,从一期工程到三期工程,一路向西,不断向钱塘江靠拢,最终实现了“揽江拥湖”的地理新格局,并探索着“湖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新路子,持续擦亮“钱塘江的眼睛”。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滨江一路向南发展到了白马湖畔,海康威视、大华、宇视等一大批视觉智能领军企业集聚深耕,使杭州具备了发展视觉智能的产业基础、人才、企业、政策等各项优势。

▲湘湖未来产业社区城市设计图

20年后,这两条“创新轨迹”在7.13平方公里的湘湖未来产业社区交汇,并点燃了杭州高新区发展战略的“新火种”,文化与科技的新“湘”会,将迸发出更具想象空间的新力量。2022年3月3日,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在这里揭牌,杭州新的一个区域协同发展大棋局在这里起笔,为产业合作建模、为区域协同建制、为产业共富探路。湘湖作为这一场杭州“新试验”的前沿阵地,将打造出“创新生态、产业业态、城市形态”融合的发展新模式。

据萧滨一体化专班负责人陈红丹介绍,自揭牌以来,萧山特别合作园已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134亿元,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50亿元。这也表明,萧山滨江两区合作“1+1>2”效应正在释放,也为“中国视谷”的落地实施提供了可能、创造了条件,可谓水到渠成。

前不久,浙江省首批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创建名单公布,其中杭州的城西科创大走廊人工智能和未来网络(6G)未来产业先导区入围,后者正是依托湘湖未来产业社区,借势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资源导入,攻坚未来网络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加快促进未来网络产业化集聚。某种角度看,这一先行区建设将通过新一代通讯技术的研发集聚,为“中国视觉”启动区块建设构建更快更大容量的底层技术平台。

“作为‘中国视谷’建设启动区、先行者,我们将乘‘视’而上,在7.13平方公里的空间里,打造独具高新气质的‘未来工厂+产业大脑+未来产业先导区’点线面结合的产业创新生态,为‘中国视谷’建设输送湘湖方案、萧山经验。”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闻堰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文波对此信心满满,接下来,湘湖将主动承接视觉智能创新中心和产业孵化基地,建设中国视谷国际客厅,积极创建中国视谷产业创新平台“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打造视觉智能产创融合高地。

东西“湘”联

今年召开的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智能物联”首次被提出,主要是指以视觉智能为引领,云计算大数据、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网络通信、集成电路、智能仪表为重点的产业生态圈。到2025年,全市智能物联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推动产城人“物联、数联、智联”。

这一杭州背景下,“中国视谷”应运而生。但要理解“中国视谷”建设的杭州逻辑,又得翻开杭州地图,读懂其中的“东西战略”。

从杭州全市层面看,一条机场轨道快线将大城西与大空港相连,让杭州的“东西共进”战略浓缩在45分钟的时空距离里。作为杭州的工业大区、萧山国际机场所在的萧山,它同样开启了“东西战略”新通道。沿着“四纵四横一连线”快速路网,战略谋划推进“东西”两大产业生态圈,东面是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西面则是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

回过头再看“中国视谷”,它在湘湖启“杭”,未来也将扮演“链接者”的新角色,串联起杭州的大城西与高新区两大产业生态圈。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大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主任、博雅讲席教授、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先进视觉系统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高文是中国视觉智能产业的力推者,他谈到,对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来说,此前的滨江和萧山都只是联动区,而“中国视谷”把杭州的东西两级连成一线,能够发挥西部创新辐射和东部产业辐射的作用,这也是杭州提升高新区辐射能力的破局之举。

由此,杭州城西科创产业大走廊、杭州高新(滨江)区及萧山特别合作产业园与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在空间上组合成一个“金三角”,并在不久的未来呈现“三足鼎立”之势。透过这一“金三角”,也更能理解杭州“中国视谷”建设“一园窗口、双核引领、全域联动”的空间发展格局,杭州将集全市力量、全域融合,合力强链补链,增强智能物联产业的韧性。这当中,“联”的战略意义更大,其背后是产业链、生态圈的互联互通,杭州无疑开启了一场融合发展的“新竞赛”。

据悉,“一园窗口”,即以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作为对外展示窗口,打造“中国视谷”地标建筑,实体化集中展现杭州“中国视谷”发展风貌。合作园中的湘湖未来产业社区成为首批承载板块。

“双核引领”,即以杭州高新区(滨江)和萧山区作为全力打造视觉智能产业发展的“双核”。滨江区产业链布局全面、企业优势突出、产业生态优越;萧山区产业空间充足、应用场景丰富、数字基建完备、科研机构集聚。两区优势互补、协同配置资源,能够提升产业和创新的集聚度、拓展力与辐射力。

“全域联动”,即在杭州市全域联动建设“中国视谷”。以视觉全产业链体系建设、智能技术创新应用和融合赋能为重点,提升核心区带动作用,加强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支撑,推进核心区域与城西科创大走廊等全市其他核心区块的协同发展,培育覆盖视觉智能全产业链、核心环节竞争力强劲的产业生态圈。

可以想象,未来将有更多科技、人才、产业资源向湘湖汇聚。当然,站在“中国视谷”建设的风口之巅,湘湖更是率先行动,谋划“一核两芯”的视觉产业空间布局。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余刚介绍说,“一核”即院士岛。作为全省八个“院士之家”之一,院士岛将成为整个“中国视谷”启动区块的“大脑”,为视谷建设提供创新源动力。目前,已集聚芯片、数字计算、视觉材料等一大批院士科研成果孵化项目,可谓是“点石成金”的创新策源地。“两芯”则包括860亩的三江口工业园区和7.13平方公里的湘湖未来产业社区,前者聚焦“孵化+加速”,后者承接成熟的视觉产业项目。“这意味着湘湖区域将形成从实验室创新研发到孵化、加速及产业化的生态闭环。”而未来五年内,湘湖将陆续释放1700余亩产业用地,预计到2030年,工业产值将突破500亿元。

“湘滨”敬未来

行走在“中国视谷”启动区块湘湖未来产业社区,浓浓的高新气息扑鼻而来。先临三维、紫光恒越、云尖信息已成为湘湖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这一场景,不得不令人联想到20年前高新(滨江)区海康威视等三巨头的风云相会,开启了当地数字安防产业从0到1的新纪元。”余刚说,在“中国视谷”建设的新号角声中,我们同样期待湘湖“三驾马车”的新纪元。

对于“中国视谷”这样的万亿级产业机遇,企业无疑是最敏感的。先临三维总经理李涛介绍说,先临将加码视觉技术,计划投资10亿元,进行高精度3D视觉技术的升级研发,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5万台高精度3D扫描仪产能。“预计明年年底投用后,先临工业产值将实现翻一番。”

▲先临三维

当然,作为“中国视谷”建设桥头堡,湘湖也持续推动环境提升先行、配套道路先行、民生保障先行、美好生活先行等“四个先行”,擦亮湘湖新城环境品质。“环境品质提升2.0版将在湘湖(闻堰街道)全域推进,从‘气质一体化’中消除萧山滨江的边界感,让无界充满无限想象。”另外,15条城市支路、10万方湘湖高端商业综合体、湘湖郊野(国际)体育公园等一批城市新功能、新商业、新业态的纷纷布局,也将让“湖产城人文”的湘湖更具辨识度。

好山兼在水云间,十里湘湖图画中。随着“中国视谷”在这里启动建设,湘湖山水间将“长”出越来越多大企业,并引领这一区域实现“0到100”的跃迁,而湘湖这一钱塘江的“眼睛”也将随之焕发新光彩。

作者:  通讯员:编辑:来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