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闻堰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闻堰这位87岁的乡贤,抄录2442字对家乡表达拳拳之情

更新时间:2021-03-16 09:22:27    内容来源:杭州日报

忆家乡

孙建民

忆家乡,最忆是闻堰。

渔歌唱晚三江口,

红楼绿树绕云烟。

湘湖映新颜。

忆家乡,最忆是闻堰,

乡亲笑奔小康路,

改天换地史无前,

古镇谱新篇。

这是萧山闻堰乡贤孙建民为了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拳拳之情,专门作诗——《忆家乡》。

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谊,日前,闻堰乡贤孙建民从大年初一开始,以书法的形式手抄今年2月3日《杭州日报》上所发表的文章《闻堰:三江名城的幸福追求》。3月12日,孙建民正式将这件作品捐赠给闻堰街道。

孙建民赠送字幅

孙建民,出生在闻堰街道闻兴村。16岁那年,孙建民因为参加工作,离开家乡。他说:“走过千山万水,心里最想的那个地方还是家,回头看看,哪里都不如家乡好。”他非常关注家乡,一有时间,就回到闻堰看看,哪里建起了高楼,哪里迎来了新发展,老街什么时候改建完工,这些都是他关心的内容。

2月初,他在《杭州日报》上看到了闻堰的文章,看到家乡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他非常高兴,由衷为家乡感到自豪。他决定要为家乡写一副作品,以表达他对闻堰的美好祝福。

闻堰街道党工委委员来萍一行拜访孙建民

从1996年退休以后,孙建民以墨为友,开始学练书法,把报刊上发表的部分文章和先进人物事迹作为自己学练书法的一种爱好和坚持,运用书法形式点赞正能量、传播好声音。据统计,从2007年至2020年,14年来,经孙建民抄录的文章和先进人物事迹作品有475篇,共计约29.3万余字。

每天早上7点,他准时走进书房,开始工作。第一次抄录不满意,第二次继续撰写抄录。前段时间,孙建民一度发烧到39.6摄氏度,仍孜孜不倦,伏案工作。

孙建民伏案书法

老有所学,学有所获,发挥余热,乐在其中。孙建民是一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生都在践行“向党为国家”。他抄录作品的覆盖面非常广泛,有毛主席诗词,有党内文件,有习近平讲话精神,有村干部治村心得,有先进人物事迹的报道,一字一句,抄录不只是一个形式,更是一面足以显露老人初心的党员之镜,可以照见他内心的忠诚与信念、使命和担当。

孙建民是过着苦日子长大的。小时候家里困难,为了生计,他读完小学就开始养家。经历过生活的煎熬,他更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做事先做人,中正立身,与人相处要学会吃亏,知恩图报!”他总是言传身教,教育子女们在生活中勤俭节约,在工作中要率先垂范,更要用长久的笃行与坚守,把对党的感恩之情化为报恩之行。退休以后,他仍旧每月按时交党费。他还动员家人,鼓励他们把外婆家的老房子无偿提供给当地作为革命历史纪念馆,此举受到当地一致好评。如今,四世同堂的孙建民,全家共有17口人,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个个成才,让周围邻居都羡慕不已。

孙建民向我们讲述把外婆家的老房子无偿提供给当地作为革命历史纪念馆的故事

他退而不休,老有作为。一方面坚持不懈学习,勤练书法,平时,在书桌前看书读报,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同时,他热心公益,经常慷慨解囊。他老伴孔颂华说:“我们没有统计过,他到底做了好事,捐助了多少钱。但是每当别人有困难,他总是及时伸出援手。”

孙建民,这位耄耋老人,十多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将党的精神的传递描绘成一副如诗的画卷。

作者:  通讯员:编辑:徐心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