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围网 > 宁围百味 > 正文内容

看传化化学如何在非洲“艳杀四方”!

时间:2024-05-07 12:25:13   来源:萧山发布   

观念,塑造着我们栖居的世界。而支撑观念的往往是技术。

传化集团,对于一家布局了传化化学、传化新安化工、传化物流、传化科技城、传化农业业务的现代产业集团来说,每个业务可总结的技术创新模式或路径,或许都能写就一小部“显学著作”。

但此次,我们更愿意将目光,聚焦在助力传化起家的“母体”——传化化学。在这个领域说传化的技术创新,或许更具有光阴沉淀的故事感。

当技术的底层穿透性不断增加,跨界竞争越来越容易和普遍,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就成为一种生产力。

何时渐变?何时突变?

老传化人可能会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2000块钱一勺盐”的故事,那是一种最初始的、被科技惊掉下巴的震撼。当这个富有穿透力的震撼波,在传化化学内部激荡了30多年,自己也复刻成了那样的存在:不仅坐稳了全国纺织化学品领域龙头企业的宝座,还让传化纺织化学品的美誉度“漂洋过海”,成为全球知名品牌。

细究这一切背后的支撑点,无疑就是新质生产力所倡导的,应时代、应场景变化的多维度、多面向技术创新。

通俗一点说,传化化学的技术迭代,既像竹林式横向生长,能延伸到相关技术领域,也像葛根式生长,可以向上攀高,也可以向下扎根,在不同高度和深度,都能找到新的生机。

不妨自己做“灯塔”:

用技术集成创新显化潜在消费需求

4月17日结束的第23届中国国际染料工业及有机颜料、纺织化学品展览会,传化化学又给客户露了一手:无氟易去污产品。

妥妥的,又是国内首创。

这款产品是用独特技术构建出双屏障侧链微区,实现对不同种类污渍的抵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含棉及各种纤维织物复合了这个技术后,可以解决主妇们日常洗刷的一些痛点:不易污、易洗净、耐搓洗、不含氟。

展会上,传化化学的创新人气爆品还有一大筐:低色变无白痕无氟防水剂、有机硅改性无氟防水剂、耐水洗阴干无氟防水剂、耐洗通用性无氟防水剂、涂层用高剥离强力防水剂、沙发面料易擦除无氟方案……

虽然,公众对这些化学技术新名词很陌生,但对下游生产商来说,这些新技术将直接跟未来新产品挂钩。而新产品的终端受益者,依旧是广大消费者。

看懂这一条研发生产链的人,就明白了:未来美好生活的技术源头之一,可能就在无数个化学实验室里。

一堆满是瓶瓶罐罐的工作台,一台台仪器灯闪亮着,试管在上下摇摆着,这是传化化学纺化事业部产品研发部杭州研发中心副主任于本成最熟悉的场景。虽然在化学实验室里干了20多年,但他早已摆脱了理工男的不善言辞,“修炼”出了一套颇具松弛感的话术。

“我一个大男人,经常会刷大V号的直播间。你会发现,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物质匮乏,而是情绪匮乏。所以,直播带货博主如果能多一些知识分享或讲讲故事,可以进一步削弱物质营销,放大产品背后的情绪价值,进而提高成交率。”

对于直播带货,于本成琢磨得有些熟络了,如同他常写的化学分子结构。

其实,他并不是爱刷直播,而是工作的迂回突破。“从主播的话术和消费者留言里,我们可以快速捕捉到客户的潜伏需求点,与品牌商沟通时更能一拍即合,显化这些需求,最终依靠团队在实验室里实现技术集成。”

以防晒遮阳伞为例,于本成介绍了无水印染工艺:稳定剂与配套助剂用后,雨伞布在染完色后无须水洗,废水排量大幅减少。这种工艺不需要太多前沿基础研究,而是通过生产要素与技术要素的组合搭配,在防晒、防水与环保中做功能集成即可。“前几年只有零星客户有这样的需求。我们通过技术满足要求之后,市场需求大量增加,现在国内整个雨伞布行业都在推广。”

从某种角度看,传化化学的技术研发又像是一个替普罗大众“摘星星的人”。

“用于宇航服的微胶囊包覆技术,不是我们独创的,但我们把它运用到纺织面料集成上。夏天用的婴儿睡袋用了微胶囊包裹技术后,夹层多了一个涂层,相当于恒温恒湿,宝宝半夜出汗可以快速吸走热量,保持舒适度。”据传化化学纺化事业部产品研发部杭州研发中心功能研究所高级主任工程师杨小波介绍,这种睡袋淘宝上卖500多元,比普通睡袋贵两三百元,从消费终端来看,为新技术买单的人还挺多。

任何一个技术集成到产品的研发,再到销售环节,都是一次全新的创造过程。而用技术集成去显化新需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每一个技术创新的“前夜”都是“黑暗”的、无方向的。

生物基的抗紫外线产品助剂的研发,就是如此。虽然此前,传化化学已在生物基认证技术上有所积累,并获得国内首张涤纶FDY油剂Green Mark生物基认证。但杨小波依旧感到任务艰巨:“没有范本可以模仿,失败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我们之前做过相关模块,现在正好借此机会对防晒产品的绿色发展之路进行全新探索。”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找到新的需求点,也是一种突破。在传化化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王胜鹏看来,在化学纺织领域的原始创新会相对减少,集成式创新会增加。

“以前,欧美国家大企业就像航行的灯塔,国内企业只要跟着灯塔的方向前行即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我们开始自己做灯塔,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自己做灯塔”,王胜鹏虽然感觉压力巨大,但背靠传化集团这棵“大树”,还是“好乘凉”的。 

得益于30多年的积累,传化已经有一支覆盖印染加工全流程的高性能助剂产品模块的“英雄联盟”,使得近些年来传化化学新产品年均贡献率保持在16%以上。

2023年的技术研发又有了好成绩:传化化学喜获省市区级科研项目立项大满贯。技术创新的不断小步快跑,也让营收数据给力起来:去年,传化化学总营收近120亿元,这在传统化学领域已经是一个不俗的业绩。

成为一条强大的“八爪鱼”:

用挤牙膏式创新催生国际新市场 

“我不寻找,只是发现。”毕加索的这句名言,如果用来形容传化化学的海外“朋友圈”拓展之路,也是很贴切的。

非洲妹子喜艳,那种色彩鲜艳、图案粗犷、线条奔放的蜡染工艺是她们的最爱。

其中,蜡纹是蜡印布的灵魂。而真蜡印产品需要印染两次,往往会造成图案错层的现象,一次成型的仿蜡印则不会。如何将仿蜡印做得更逼真?

杨小波所在的研发团队请出了增厚整理剂TF-6355,这款助剂在传化纺化大家族里也没啥出挑的,没想到有一天会在非洲“艳杀四方”。有了TF-6355,仿蜡印布面就能轻松做到蜡纹精细自然、图案逼真、色彩浓艳,一切都变得So easy。

“非洲市场对纺织印染面料的要求挺特殊的,不仅要应对强烈紫外线不褪色,还要正反面花型一致,且有一些蓬松感,这些都需要印染加工全流程的高性能助剂产品的组合。”据杨小波介绍,仿蜡印技术在非洲运用后,布料的色彩更鲜艳了,连布料的成本都降低到几十元。

“非洲特别喜欢浓郁的香气,我们还会把芳香助剂在仿蜡印工艺中加进去,以此更好开拓非洲市场。”目前,传化化学正在筹备与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开展点对点交流,以深入发掘隐藏的消费需求。

“你会发现,只要在现有技术上面再做一点叠加,就能在新区域找到新市场空间。”在开拓海外市场时,王胜鹏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有了最新理解:新需求推动的新技术组合,可能只是国内的1.0版本,但如果场景创新和技术卡点都恰到好处,那么“魔法盒”就被打开了。

目前,传化化学已经有日化、涂料、纸张、塑料等8个模块,各个模块下面还有好多细分小模块,从技术层面上说,相当于是一个很强大的“八爪鱼”,可以应对不同的技术模块组合需求。基于传化化学国内研发总部的优势支撑,2023年传化纺织印染助剂出口业务同比增长了25.5%。

为了长远布局,传化化学的海外市场开拓的步伐开始加快:传化化学建设了全球技术研发体系,已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及欧洲研发基地;今年3月20日到23日,传化化学亮相印尼INDO INTERTEX,开启2024年海外参展的首站;4月10日—13日,传化化学亮相第四十四届越南国际纺织及制衣工业展……

“东南亚市场与非洲截然不同,因为东南亚国家的工业基础偏弱,很多东西依靠进口,它的对标反而是全球最好的。”在王胜鹏看来,东南亚市场的对标对象是欧美国家的产品,中国的产品想要挤入这个市场,就需要在技术和管理架构上全面接轨国际。

就在2023年下半年,传化大刀阔斧地招募了一批有跨国公司工作经历的员工。这一举动也验证了传化化学海外市场拓展策略的变革:从简单的产品输出、技术输出,向更高阶的品牌输出过渡。

“我们正着力朝着‘全流程解决方案提供者的全球品牌形象’努力,通过在海外建立授权技术中心,进行针对性的产品创新开发,以更好地满足国外客户的需求。”

令王胜鹏欣慰的是,作为传化化学最核心业务之一的纺织化学品业务,其产销量已处于全球前列。特别是近年来,传化化学海外投资近9亿元,已布局荷兰、泰国、巴西、卢旺达等海外基地,未来将倾力打造全球化制造平台和本土化销售网络。

一块稀土顺丁橡胶的隐忍聚合:

突破“卡脖子”技术抢占全新赛道

在嘉兴的浙江传化合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块块稀土顺丁橡胶经精确检验后穿梭在生产线,按照不同国际市场客户个性化需求,通过自动化机械臂被分装到不同的包装箱。

成品仓库的装车线上,十几辆集装箱大卡车有序排起长队,等待着装箱后的橡胶发往世界各地……

据了解,合成材料公司产品出库一个月大概在16000吨,每天集装箱的出货量在10个左右,主要出口六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

稀土顺丁橡胶是顺丁橡胶家族中性能最优的产品,具有生热低、滚动阻力小、耐磨、耐屈挠龟裂等优点,目前主要用于绿色轮胎生产。

稀土顺丁橡胶,很少有人会接触到这个专业名词,也想不到这么一块“橡胶”会经历怎样的隐忍“历劫”过程?

早在1963年,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所就首次发现了它,从1971年开始小试、中试等,但真正规模化一直没有实现。很遗憾,这是一片令人想进又无法进的蓝海。

2011年,传化开始尝试橡胶业务,恰好遇到了不好的行业周期,一“开车”就进入产能过剩状态。传化化学意识到,从技术创新上来讲,普通橡胶没有出路,必须另选出路。当他人小心观望时,传化化学可谓勇字当头,于2014年切入了稀土顺丁橡胶国家级科研课题。

为什么选择稀土顺丁橡胶这块难啃的骨头?

“因为全世界就只有一两家欧美企业在生产,主要是欧洲的阿朗新科。国内100%依靠进口,说明潜在市场很大,但我们能不能抢到这块‘天鹅肉’呢?”

回望过去,传化化学总裁、传化合成董事长屈亚平仍然忍不住吐一口气。“挑战很大、压力很大,毕竟,当时亏损的企业再在技术上投入,只是听起来很浪漫而已。”

幸亏,传化化学的技术研发团队是一支“铁军”,在“军令状”下达后3年,“浪漫的约定”变成了“现实的奇迹”:2017年,传化合成第一块钕系顺丁橡胶成功下线,实现了“卡脖子”难题的突破。2020年,研制出全球首套镍系/稀土系顺丁柔性生产装置,突破三项核心技术、七大关键技术,成功降低了催化剂成本,将单体的转化率提高至95%以上,真正实现产业化。

一个技术是否在市场上有用武之地,还要看时代的机遇。“有时候技术很前卫,但没有可以显化的市场,也是白搭。只有踩点精准的技术突破,才能获得巨大的市场。”

令屈亚平庆幸的是,这几年正是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期,其市场格局、消费者偏好、技术路线、供应链体系方面,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而且,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在这4年里以超6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

抓风口!

凭借传化集团的业内口碑,传化合成很快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新玩家”身份,挤入了新能源汽车轮胎这个细分赛道。

10多年的漫长蛰伏和突围,终于迎来量产突破:2021年稀土顺丁橡胶销售1万吨,2022年稀土顺丁橡胶销售3万吨,2023年稀土顺丁橡胶销售5.5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

“产业链上下游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提升制造水平、加强品牌培育、坚持绿色发展,才能为加快建设橡胶工业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朱红看来,稀土顺丁橡胶的量产正是应对国内外新市场需求而生。

“轮胎看着是一个整体,其实有很多面,由不同性能的橡胶构成,稀土顺丁橡胶只在局部使用。但它能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比天然橡胶耐磨,可以增强轮胎的续航时间。第二是安全性高,能满足轮胎启动和刹车的矛盾阻力要求。”屈亚平对自家产品的生热低、滚动阻力小、耐磨、耐屈挠龟裂等优点,还是满意的。

目前,传化合成已形成镍系顺丁、稀土顺丁两大产品体系,产品出口全球20多个国家。在全球前25强的轮胎企业中,有23家与传化合成材料达成了合作。

据最新报告,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占全球销售58%,且中国品牌销售占中国乘用车市场的83%。预计2030年,全球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将达50%,全年新能源汽车将接近4000万台。

“稳扎稳打,才能入局分一杯羹。”今年6月,传化合成“年产12万吨稀土顺丁橡胶及配套装置项目”有望投产,或将具备年产27万吨系统化、差异化、规模化柔性稀土顺丁橡胶的能力。

5月的生产线依旧繁忙而有序,一块块奶黄色、半透明果冻般的稀土顺丁橡胶,有条不紊地传送着。未来,它们还将“挤”进改性塑料、空气弹簧、高铁减震器、刹车片的广袤“世界”,去创造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