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网 - 南阳网
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南阳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内容

浙青年·爱学习 | 我和我的家乡:伞下的“堡垒”

时间:2024-05-06 15:00:03   来源:萧山南阳   

家乡的情怀,是那飘香四溢的饭菜,是那熟悉的街坊,是那悠久的传统,是那土生土长的气息,是每个人心中永恒的根。

伞下的“堡垒”

岩峰村陈依琳

我的家乡,坐落于素有“伞乡”美誉的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南阳街道,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制伞业的悠久韵味。每当我闭上眼睛,细细回忆童年时光,脑海中浮现的总是那些做工精致、色彩斑斓的南阳伞,这一把把南阳伞便是我对家乡情感的具象化。

儿时,父母为了生计奔波,常常将我托付给外婆照顾。我的外婆,便是依靠缝制雨伞将孩子们养大的千万缝伞人之一。她总是坐在竹椅上,一边听我讲学校里的趣事,一边弯腰专注地缝制着雨伞的每一根骨架。

小时候的我调皮捣蛋,喜欢躲在雨伞后面玩捉迷藏,我会幻想自己是一名勇猛的战士,正躲在战壕里和敌人进行斗争。外婆一听我没了声音,又找不到我,就会焦急地呼唤我的名字,而我会躲在伞后偷偷地笑,好像和“敌人”的斗争在雨伞的掩护下获得了胜利。

有时我也是个乖孩子,会坐在外婆身边笨拙地帮忙组装伞骨和伞面,努力想要成功撑开一把南阳伞。外婆见我这个“捣蛋鬼”没了声音,便抬起眼透过老花镜上面的空隙看我,我常常不知,仍沉浸在和伞骨的斗争之中。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我们的小院充满了生活的温情,有祖孙两人的细语轻喃、童真的窃笑、缝伞时的静谧——而这一切,都伴随着外婆手中丝线穿越伞布的沙沙声。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渐渐长大,终于有一天离开了那个充满温暖记忆的“堡垒”,踏上了求学的旅程。在陌生的城市,人们讲着我听不懂的方言,餐桌上摆放着我并不习惯的食物。然而,在那些柔情的雨天,当我看到当地人撑起一把把熟悉的南阳伞,心中便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那些伞,仿佛是来自家乡的使者,跨越了千山万水,只为给我带来一丝家的温暖。

南阳伞,不仅代表了一种传承和匠心,它也是我的精神“堡垒”,是故乡永恒不变的情感纽带。如今,每当我手持一把精致的南阳伞,走在雨中,那份独特的亲切与温馨便会油然而生。每一次触摸到伞面,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家乡对我的呼唤,仿佛再次回到了那个雨声细密、亲情浓郁的小院。

在我心中,南阳伞不单是一段历史,它是家的象征,是温暖的源泉,是我心灵的灯塔。它像亲人手中的丝线,带着沙沙声穿越空间、穿越时间,串起了我的乡情。

本站编辑:顾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