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楼塔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楼塔这群“奶奶”登上亚运会舞台

更新时间:2023-09-24 17:25:00    内容来源:萧山网   

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举行。此刻,世界的目光汇聚于此。随仪式前表演节目拉开帷幕,一群“特殊”的奶奶吸引了观众视线,她们来自萧山南片楼塔镇是一支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60岁+的“浪花奶奶”队伍,从酷暑到初秋,四个月的时间里,她们的篮球舞节目一步步从“顽石”磨成“璞玉”,一朵朵从“浪花”汇聚“潮涌”。

以下是她们的故事——

楼旭华用余光瞄到那黑压压的人群身影,无形的注视让她的心开始“砰砰”跳动。

今晚,她和其余27名萧山楼塔“浪花奶奶”们作为开幕式暖场节目的第一梯队出场,她们的节目是篮球舞蹈。上场前,她捏了捏手里的篮球,深呼了一口气,她知道,这与彩排空无一人不同,“有那——么多人会看着我们”。

激昂的音乐开始在场内流淌。“浪花奶奶”们不约而同地露出微笑,此刻,欢呼、观众、紧张感,以及训练积累的酸痛,都随篮球“嘭”的在地毯上起跳,消弭在空气中,她们轻昂着头,迈入场内。

篮球 体育精神的薪火相传

在楼塔,几乎无人不爱篮球。坊间有句流传的老话:“巴西的足球,楼塔的篮球。”说的就是楼塔人对篮球的热爱——只要有篮球赛,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黄髫小儿,都会赶到现场观看,场面壮观。

六月,杭州第19届亚运会仪式前表演总导演罗可歌参与全省遴选开闭幕式暖场节目的时候,幼儿篮球宝贝们酷炫的篮球操表演给罗可歌导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萌生了一个全新的想法:组建一支老年“浪花奶奶”篮球队。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精神矍铄的‘奶奶方阵’与活力朝气的‘少儿方阵’,老少同台,共同创造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瞬间。对体育的激情、对家乡的热爱,超越时间、跨越年龄,在一代又一代人血液中奔腾。“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没有比这更生动的诠释了。

这个想法得到了萧山区文旅局党委书记陆敏及楼塔镇镇长郑红等相关领导的一致认可,郑红表示:“楼塔是篮球之乡,用篮球作为文化载体,借亚运会的平台,向世界讲好楼塔故事。‘老奶奶篮球队’是非常好的载体”。

于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招募一批55岁以上的女性篮球爱好者,组建了这支具有历史意义的楼塔“浪花奶奶篮球队”。“浪花奶奶”队伍刚成立的时候,人数超半百,其中不乏年轻时是学校女篮队队员的奶奶,大家伙都觉得新鲜,进来时各个兴致盎然。

但喜欢篮球是一回事,排练篮球舞又是另一回事。虽有基础和热爱,但她们的双手更习惯于农田里的庄稼和家庭里的家务,篮球,确实算是许久没碰过的“新鲜物”了。

很快,新鲜劲就被枯燥的基本功训练消磨殆尽——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学习。

区文化馆馆长李萍邀请了市馆的朱亚莲老师负责舞蹈呈现,楼塔镇请篮球教练教她们拍球、跨球、转圈……长达两三小时的训练只围绕着这些基础动作,一遍又一遍。

先是有批奶奶觉得浪费时间,又太苦,退出了队伍;后又有一批奶奶年纪太大,吃不消长时间的锻炼,腰腿难受,只能离开排练现场。

到最后,偌大的队伍只留下了28人。

“当时心里高兴呀,我们这年纪,居然还能去亚运会上表演。”楼旭华回忆,在此之前,“浪花奶奶”们对大型赛事的概念仅限于家中电视机里播放出的画面,要说真正到现场,无论是舞蹈还是观赛,奶奶们都是头一遭。

浪花 萧山精神的集中体现

节目排练是在楼塔镇高架下的一处篮球场里,每天从晚上六点持续到八九点,自打节目确认下来后,排练几乎风雨无阻,除了台风那会儿,雨实在太大,她们去镇小的体育馆里凑合了几日。

训练辛苦,不仅要维持基本功的熟练程度,奶奶们还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跳动,一开始,排舞老师让她们自己在心里数节拍,但总有人念得太快或太慢,队形瞬间就乱了套,后来,有人想了个法子,把音乐的歌词背下来,把动作精准落到每个字眼上,总算才有了成效。

表演中有段两人一组抛球的动作,中途还出了点“小插曲”——一位奶奶在接球时,不慎小拇指骨折,这也让其他参演者打了退堂鼓,一度不愿练习抛球。“现在挺像模像样了。”楼旭华笑着朝记者比了几个动作,颇有种重返十八岁校园感。四个月的排练时间里,有不少阿姨手受伤,依旧单手坚持着来跟队形、跟节奏,生怕休息段日子,自己就跟不上大部队的进度。

亚运

全民健身的快乐表达

8月3日,楼旭华到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开会,她专门带了颗篮球去,想要试试现场效果。结果不尽人意,“现场有些坡度,还铺着地毯,球拍下去就弹不起来了。”她当场慌了神,篮球舞蹈有段胯下运球的“炫技”,地毯的存在无疑阻碍了这段表演,“拍球都要很用力地拍,跨下运球根本做不起来。”

此时,距离亚运会开幕仅剩五十天。当晚,排舞老师就换了动作,并更换了一批新篮球。时间紧迫,“浪花奶奶”不得不面临重新熟悉新队形路线以及把握篮球新手感的问题。

困难不止于此。八月底,连续两天的开幕式正式彩排,状况频出。

天空也不作美,在彩排时下起了雨。吸了水的地毯无法给予篮球向上的回弹力,好几人在表演时失误,丢了球,更重要的是,灯光一打,几个没上过舞台的阿姨心里发慌,场面一度有些混乱。

楼塔镇文化管家章泽纬记得,那几天,“浪花奶奶”们回到镇里气氛都是低迷的。“无论怎么说,阿姨们都不是专业舞者,她们只是群众,第一次上这样的舞台,难免心里发憷。”

镇里专门因这事开了次会,想法子解决地毯表演难、没上过舞台害怕等难题。怎么办?思来想去,唯独只有让“浪花奶奶”多表演积累经验一个法子。她们的“巡演”由此开始,先是文化走亲,后又在各种赛事亮相,“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表演向观众传递全民健身的理念和体育精神,另一方面,多在观众面前表演可以让我们逐渐克服怯场,形成肌肉记忆,从而在开幕式上表现出最佳状态。" 楼旭华表示。

多练习或许是个“笨法子”,但有用。九月初第三次彩排的时候,她们的精神状态明显比起前两次好上太多,这次没有失误,队里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有人说,这或许是萧山农村妇女第一次走上世界的大舞台,意义深远,她们背负着展现楼塔篮球之乡的深厚底蕴使命,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更是萧山乃至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打响文化品牌,促进文化兴盛的一个缩影。

但真正走上舞台,迈出第一个的脚步时,所有喧嚣离她们远去,这一刻,她们眼里只有篮球,“拍得更重些,肢体语言更大力些,把节目演出得更好些……”

此刻,她只是她。

浪花的灵感来自于萧山的“潮文化”,寓意“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八千年文明古韵萧山,就像历史长河中闪耀的浪花,融汇于勤劳勇敢的萧山人血脉中,代代相传。

“‘浪花奶奶’的形象与开幕式的主题‘潮起亚细亚’完美契合,同时也呼应了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我们每个人就像一朵浪花,无数朵浪花齐心协力,共同汇聚成浩荡的‘潮涌’,这正是‘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的生动表现,也是我们选择命名为‘浪花奶奶’的深远寓意所在。相信‘浪花奶奶’一定会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最亮眼的浪花。”



作者:文字 林青颖 图片 赵麟溢   编辑:赵麟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