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临浦网 > 绿色发展 > 正文内容

对露天焚烧说“不”,绿动田野映蓝天

时间:2024-05-22 14:46:55   来源:萧山临浦   

对露天焚烧说“不”

绿动田野映蓝天

携手促循环 共绘生态图

为保护大气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安全,减少焚烧秸秆、工业废弃物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烟尘的情形发生,临浦镇加强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宣传与管理,通过走近农户的形式宣讲相关知识与危害,同时还让农户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共同为绿色环境贡献力量。

露天焚烧危害多

危害一: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露天焚烧农膜,还会产生强致癌物二噁英。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危害二:露天焚烧还容易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公路沿线焚烧形成的烟雾会降低能见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露天焚烧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农业收益。

危害三: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秸秆焚烧也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和增产将受到严重影响


禁止露天焚烧,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中,都对露天焚烧垃圾、秸秆可能造成的后果作出了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就规定:随意倾倒、抛撒、堆放或者焚烧生活垃圾的,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若是产生火灾、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更是可以处以拘役或是有期徒刑......

《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也明确全域禁烧,浙江省行政区域内禁止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


秸秆还田主要推广模式

一、直接埋压还田

不对秸秆收、晒、运、贮,直接利用机械或人工在田头将玉米、水稻收获后的秸秆进行粉碎,均匀撒于耕地中用旋耕机耕翻入土,然后进行下季作物种植。耕整前撒施秸秆腐熟剂2公斤、配施氮肥和石灰,调节碳氮比及pH值,加速秸秆的腐烂分解;玉米、烟叶收获后,将整株秸秆埋压在沟垄,撒施秸秆腐熟剂,增施底肥种植马铃薯,这是农户最简捷的利用方式;蔬菜收获后,将蔬菜尾菜通过旋耕机耕翻入土,等同绿肥直接还田,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地力,减少化肥使用量。适用于高山反季节菜薹、大白菜、莴笋、青菜、儿菜等种植区域的农户。

二、直接覆盖还田

在秋、冬季将玉米、水稻秸秆覆盖于果、茶园或粉粹后覆盖于草本药材园,具有防冻御寒、抑制杂草生长、保水保墒的作用,还能有效增加近地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补充光合作用所需的碳源,促进作物生长。

三、牲畜过腹还田

将秸秆切成2厘米左右的节,装入发酵池内,每吨秸秆撒青贮剂25至30克并用黑白膜封严压实,45至60天后,按需求量用多少取多少饲用;或经过粉碎青贮、氨化等方法处理,作为高山地区冬季牛羊饲料所需,所产生的粪便通过发酵作为有机肥用于次年种植业生产。过腹还田能为农作物提供大量的优质有机肥源,是一种效益最高的利用方式。

四、堆沤腐熟还田

将农作物秸秆集中堆放于粪池或专用的堆沤池内,加人畜粪尿及秸秆腐熟剂均匀泼湿,用膜盖严,进行堆沤,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堆沤发酵而成,堆沤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可将人畜粪尿和秸秆中的病菌、虫卵杀死,是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的有机肥料,既可供给作物各种营养又能改良土壤,一般用作基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施用,是农村最传统的积肥方式。

五、快速腐熟还田

在秸秆中添加一定量的微生物菌剂及适量的氮肥和水,再经高温堆沤,可使秸秆腐熟时间提早15至20天,在很短时间内可将农作物秸秆快速分解腐熟成有机质、腐殖质等直接被作物利用的营养物质,刺激作物快速生长,并分解农药、化肥残留,消除土壤的盐碱,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并可杀死原物料病原菌、虫卵及杂草的草籽等,能有效规避土传病害。


秸秆禁烧,人人有责

从我做起

共同维护一方沃土

本站编辑:蔡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