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乡村著名行动——欢潭的由来

更新时间:2024-05-21 11:02:00    内容来源:五义欢潭   

欢潭原名徐家村,南宋田氏迁入后改名欢潭,传岳飞率军驻扎并凿潭饮水而欢,故名。

欢潭村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南部,萧山、诸暨、绍兴三地的交界处,地处浦阳江的东岸、会稽山的西麓。欢潭村可以称得上是千年古村落,真正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才辈出。根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发现,欢潭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了。我们现在所在的欢潭村,春秋战国时期,属于越国,到了秦代,这里属于山阴县,在南宋以前,这里称作徐家村。在南宋时,这里隶属于绍兴府山阴县天乐乡。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句话出自抗金英雄岳飞的《满江红》。《田氏宗谱·欢谭记》是这么记载的:“欢潭者,因有天潭,故以潭名村。潭在村口湖堤边,宋时古迹也。周不数寻,深不及丈,四时澄澈,不涸不溢,水清味甘。自宋岳飞行军至此,饮潭水而欢,故名。”《萧山县志》也有记载:“相传南宋岳飞率兵抗金,行军至村口,见泉水潭,欢饮止渴,故名。”

在民国廿三年,当时的欢潭村民为了纪念岳家军,把这口欢潭砌成了仿古仰复莲座式的七角形泉潭,并以青石板作栏,在中间的一块栏石上镌刻上潭铭,定名“欢潭”。同时树起了潭碑,上面刻着“欢潭泽县志,宋岳武穆引军过引饮水而欢故名之”。

欢潭一直是远近闻名的“五义之乡”。欢潭“五义”,始于宋元,成于明清。“五义”者何?“义仓、义学、义渡、义诊、义葬”是也。五义,欢潭之魂,至今犹在。此乃敬宗兴族、义恤乡里之举,熔铸千古!翻译成现代的意思就是:欢潭姓田的人,每一代都有豪杰,并且忠诚又孝顺,邻里和睦,多有义举。欢潭“五义”,开始于宋元,形成于明清。欢潭“五义”它是欢潭之魂,现在还没有消失。这样的义举,千古流芳。


作者:  编辑:蔡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