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进化论】进化欢潭因水而生,因水而欢①——欢潭:因水而生

更新时间:2023-09-04 12:35:07    内容来源:萧山网   

栏目介绍

为深入学习领会“八八战略”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意义,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进化镇深耕地域特色,聚焦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打造“进化论”理论宣讲品牌,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进化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栏目宗旨

坚持创新、把握特色, 用行动讲好进化故事,传播好进化声音,让“进化论”宣讲品牌薪火相传。

“进化论”栏目将于每周日更新进化之路、进化故事与进化古今,传递进化发展的正能量。本栏目长期接受广大人民群众投稿,投稿方式见文末。

欢潭水系位于萧山主城区南部——进化镇欢潭村,欢潭水系在2023年成功创建“市级美丽河湖”,水系由欢潭直河和岳园湖、里外门前塘、郭家塘三座池塘组成,其中欢潭直河创建长度1.8km(郭家塘~欢潭排灌站),岳园湖、里外门前塘、郭家塘三座池塘创建面积14236㎡。

欢潭因水而生,井泉养育代代人。可以说,水是欢潭的魂。在欢潭,每一条溪、每一口井都是相连的,清澈的溪水从千年前流到今天,与半城山色一道,绘就了欢潭的底色。

随着美丽乡村稳步推进,欢潭的古水系被一一打通,欢潭的水再一次“活”了起来。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水生态品质,欢潭水系与宋韵文化相结合,使欢潭水系成为“宋韵欢潭,五义之乡”的特色美景,特色的古建筑改造为欢潭村史馆、乡村美术馆、岳飞纪念馆,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欢潭村成功实现从美丽乡村向旅游景区的跨越发展。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健全的旅游配套设施,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游客,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财富。欢迎走进本期进化论,进化欢潭因水而生,因水而欢①——欢潭:因水而生。

进化欢潭:因水而生

欢潭村三面环山,一面朝田,处于群山与平原的交界处,河道水系发达,可以说是因山而聚,因水而生。

图片

《欢潭田氏宗谱》载:“欢潭村居天乡地僻,坐北拱南,对轸临璧,鹅峰开帐,冕旒环列,岩山竞秀,潭水清冽……四水归堂,九曲盘摺。”

欢潭村位于萧山区南部低山丘陵区,大岩山山谷谷口的位置,村庄和农田分布在山间低处。三面环山,背靠两谷,主峰是冕旒山,少主峰是太泻山,桥里祠堂和大司空主坟则轴线正对龙珠山。

欢潭现状水系特征是自东向西、自北而南,呈两横三纵格局,虽然区内许多溪沟已被石板、道路、建筑覆盖,但是原有古水系的“两横三纵”格局仍然依稀可见。

村北现状为一条环山排洪渠,实际上是截断上游水系,把上游供水全部引导至村外,致使村内水体补充失衡,导致水面萎缩和水质恶化,众多河道被违章搭建覆盖。

欢潭的塘、溪、泉、井分布众多,欢潭水环境的现状直接反映了欢潭的生态品质。然而近年来随着村庄建设,车行道路逼退水路,拱桥被拆,河道被占,水体污染非常严重。

欢潭村内共有117口水井,其中88%为私家水井,另有14口公共水井,其中经目测可判断为古井的共19口。

从形制上来看,公共水井井口相对较大,多为方形井沿,私家水井井沿多为圆形或八边形;从使用情况来看,公共水井仍偶尔被使用,而私家井基本被作为备用水源,有些甚至被覆盖或填平。

欢潭山清水秀,生活在这方土地上是幸福的,欢潭的先人老早就挖井掘潭,用大地母亲的乳汁养育子孙。古井老泉与祖先相生相伴,那留下的一汪汪千古不朽的碧玉,盈满着深厚的人文积淀。

如今,在欢潭民间还有不少古井,但大都没有井名,更无典籍记载,不被外人所知,像默默无闻的老农,仍慈爱地哺育着后代。

欢潭是唯一一处以潭命名的水源,潭口为七边形,铺设有石板,栏杆侧板上刻有欢潭二字及岳飞凿潭饮水等史迹。欢潭常年有水,水位稳定,水质良好,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欢潭村位于半山区,风到了老宅就成了穿堂风,在穿堂风的吹拂下,更增添了几分舒适。老宅的居民还有着另一个纳凉法宝,那就是分布在老宅各处的十几口水井,井水的妙用很多:冰镇西瓜、拖地、擦席……屋里的温度会低好几度。

夏天傍晚时分,进化镇欢潭村的1200米老街上,家家户户开门散暑,阵阵凉风呼呼地往弄堂里钻,正是这阵阵凉风,给了暑热天里老宅居民一道清凉风景和一片舒适的生活天地。

欢潭老街

男人们赤膊打扇躺在藤椅上,女人们在一旁捞起一只刚在井水中浸过的“冰”西瓜,切开,分给众人。几家人在一起摇着蒲扇,唠唠家常,孩子在远处的小池塘边戏水,这是老宅的傍晚最寻常的风景。

“我们欢潭村位于半山区,山下本来就有点风,到了老宅就成了穿堂风,在这里乘凉是最好。”一位田老太太说。确实,这里的生活本来就带着悠闲的味道,在穿堂风的吹拂下,更增添了几分舒适。老宅的居民们表示,如果外面的温度是35℃的话,老宅傍晚的温度也就在32℃左右。看,这边一些居民还在弄堂里摆开了桌子,围坐在一起打牌搓麻,将纳凉进行到底。

老宅的居民还有着另一个纳凉法宝,那就是分布在老宅各处的十几口水井。在夏天,井水的妙用很多。“夏天全靠这口井,”田大伯喜滋滋地说,“这水比自来水凉多了,昨晚我们刚刚用井水‘冰’了一个西瓜,跟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一样冰……”一说起井水的好处,田大伯就开始滔滔不绝,井水的妙处不仅在此,“用井水拖地板、擦席子,屋里的温度都要低好几度。”在天还没那么热的时候,田大伯是不用井水洗衣服的,原因是井水有了肥皂泡以后,就会有一层粘粘的东西浮起来,那时洗衣服都是用“天落水”。到了夏天,则顾不了那么多了,用井水洗衣服浑身都凉快,那小小的不如意也就忽略不计了。

现在,虽然家家户户都有了自来水,古井老泉边冷清了不少,但还是有不少老人喜欢到古井老泉这里提水。“夏天到了,用这个井水浸一下西瓜再吃,真的是透心凉啊。和冰箱里冰过的完全不一样。”村里的田大伯笑着说。

看来,古井老泉在现代文明进程中,还有生存空间。

欢潭因水而生,井泉养育代代人。井泉佳水是一种文化,一种风景,一种记忆,一种乡愁,也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生态文明,欢潭田氏的祖先似乎早已意识到了这点。


作者:  编辑:韩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