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网 > 新农村建设 > 正文

在进化聆听宋韵回响——欢潭的由来

更新时间:2023-02-16 09:56:44    内容来源:萧山进化   

前言

在萧山南部,有一个小镇,俯拾皆是遗迹,还能感受千年宋韵,这个小镇就是进化镇。古时的进化镇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天乐乡。南宋时期,定都临安,而据京城不远的进化,成了众多朝廷大臣的首选聚居地,他们举家迁至天乐乡,带来了北方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宋韵流转。

据进化各村家谱记载,祖先多为北宋灭亡时期中原南迁之移民,宋韵文化浓厚。欢潭、岳联等村至今仍流传着岳飞抗金的故事。华锋村赵姓村民与南宋皇族渊源颇深,全壁堂、泥马庙、皇坟尖依然存在,可以说是一个活着的宋韵乡村。欢潭、擂鼓湾、泥马庙、皇坟尖等进化地名传说故事中流传着浓厚的宋韵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进化,聆听宋韵回响……

图片

欢潭的由来

欢潭村村口有一直径3米,深约1米的水潭,俗称“欢潭”。欢潭,村以潭名,史书上记载:欢潭在绍兴西南面三十里,水清而甘。村名记载最早见诸1938年《绍兴县志资料》中的《天乐志》,村名来历据《田氏宗谱·欢潭记》:“欢潭者,因有天潭,故以潭名村。潭在村口湖堤边,宋时古迹也。周不数寻,深不及丈,四时澄澈,不涸不溢,水清味甘。自宋岳飞行军至此,饮潭水而欢,故名。”《萧山县志》也记载:“相传南宋岳飞率兵抗金,行军至村口,见泉水潭,欢饮止渴,故名。”图片

相传南宋年间,宋将岳飞率军万人抄小路勤王保驾,路过绍兴府山阴县天乐乡徐家村,为不打扰百姓,岳飞命令军队绕村而过,时值盛夏,酷暑逼人,岳飞传令宿营。岳家军驻扎下来取水烧饭,无奈潭小水少,急得先锋大将军牛皋摇头顿足,毫无办法。

忽然,营门口传来一闹嚷嚷的声音:“乡亲们送水来啦!”这时,只见乡亲们提着或捧着一罐罐、一盆盆的清清泉水,陆陆续续地走了进来,水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营地面前。正在为大军用水担扰的岳飞,听得有人来报,说乡亲们把自己贮存的用水都送来了,不禁大为感动,立马站起来,拱手对乡亲们说:“久旱无雨,乡亲们用水也困难,这水还是请你们担回去自己用吧!”众乡亲见岳飞不肯收水,都嚷嚷着说:“你们日夜追击金兵,为国为民,哪能让你们吃不上一顿饭,喝不上一口水呢?”乡亲们一边说一边把水直接倒进了士兵们已经架好了的铁锅里,有的干脆收拾起柴火,替岳家军做起了饭来。  

岳将军只好拱着手,忙不迭地对乡亲说:“谢谢,谢谢!”急性子的牛皋知道全村百姓就靠这点过活,急得一个劲地说:“这,这,这咋行呢?”岳将军微微一笑,招呼牛皋过去,附耳低声吩咐了一番。牛皋这才高高兴兴地走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乡亲们推开门一看,发现营地上已经被整理得干干净净,岳家军也已经离开村庄,重新上路去追击金兵了。

有人提着水去小水潭打水时发现,原本磨盘大的潭面一夜间变成了足有四张八仙桌那样大。潭边还砌了几个方便提水的石台阶。乡亲们围在潭边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开这么大的潭,士兵们定是一夜未曾休息,岳家军真是时时处处为百姓着想啊!”村民为了纪念岳飞,索性将村名改成了欢潭。

这就是有关于岳飞与欢潭的传说。民国廿三年,为了纪念岳家军纪律严明、忧国爱民,欢潭人民将当初岳家军饮水之潭切成仿古仰复莲座式的七角形泉潭,并以青石板作栏,在中间的一块栏石上镌刻潭铭,定名“欢潭”。同时刻树了“欢潭详县志,宋岳武穆行军过因饮水而欢故名之”的潭碑。

图片

如今“欢潭”已作为文物保护。1990年,原欢潭乡政府征地1.5亩,投资8万元,建成欢潭公园:内有单檐歇山式六角亭一座,名欢潭亭;有106平方米的管理房和活动室;立乡碑一座;潭水仍清澈如故。“岳飞笑饮潭水,战金兵所向无敌”的传说已成为欢潭人民的历史美谈。1999年,原欢潭乡政府邀请杭州园林设计事务所对《欢潭岳园》进行了详细规划。2017年开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欢潭岳园建立了武穆祠、岳园湖、岳桥等。

图片

图片


作者:  编辑:顾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