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靖江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内容

靖江街道文化管家“四式服务法”走进《杭州宣传》!

时间:2024-05-14 09:25:48   来源:萧山靖江   

近日,《杭州宣传》2024年第2期专版刊登靖江“文化管家”村社全覆盖服务:

《“文化管家”让村社更和美》

靖江街道位于机场东大门,历年来,由于机场公建设施配套建设,有11个村进行了大范围拆迁,多达3700余户农民从“邻里互助”的宅基地搬进了“楼上楼下”的商品房,文化娱乐、邻里活动需求也越来越大,邻里空间大幅紧缩,可用的公共服务空间随着拆迁不断减少;文化氛围不断减弱,随着多村融合安置,户籍地与居住地的不一致导致居民间的交流不断减少;活动形式大为落后,新形势下村社组织的文体活动与村(居)民的创新需求存在偏差。近年来,靖江街道以问题为导向,打造文化管家“四式”服务法,有效推进文化兴盛。近年来,靖江街道以问题为导向,打造文化管家“四式”服务法,有效推进文化兴盛。

靖江街道第二届村社文艺竞演决赛现场

“方阵式”建设扩大“覆盖面”

紧紧围绕近年来亚运文化宣传等目标导向,打造“一核两翼全覆盖”文化矩阵,推动形成既有“阳春白雪”,更有“下里巴人”的多彩文化活动新局面,为国内外友人亮出靖江文化品牌。在镇街层面,以街道综合文化站为“核心”,通过理论阵地建设、上级精神宣讲、传统文化引导等形式,扎实引导群众树立正面文化新常态。在社会组织层面,全力培育靖文驿和靖阅书房两翼文创平台,有效卷入社会资金助力,为“花边”“丝绸画缋”等非遗文化提供传承平台,实现文化品牌的发展引领效益。靖江文化达人叶建明、叶沣仪精心制作的《潮涌·新时代》精彩亮相亚运官方媒体村。在村社层面,以“三团三社”为基础,村(居)民中的文艺爱好者广泛成立了合唱团、越剧团、舞蹈团、书法社、朗诵社等等十余个社团,靖江的文化演艺队伍全覆盖深入到了寻常百姓家。

靖江街道综合文化站(安澜桥文化中心)夜景照

“订单式”培训涵养“艺术感”

针对村(居)民有文艺活动兴趣,但缺乏文艺基础知识的现实情况,一方面,全方位提供管家服务。组建街社两级“1+17”的“文化管家+文化骨干”队伍,制定“周周交流、月月培训、年度展演”等常态化联系机制,将区镇两级的文化文艺活动一竿子插到村社、联到村(居)民,全年常态化开展各类交流培训活动37次。管家式的“贴身”服务,极大地激发了基层群众对文化的内生需求和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专业化推出系列培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具备高品质专业资源和高水平专业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通过“村社点单、服务派单”的形式,每年为每个村社提供至少2项培训内容,从美术、乐器、声乐、仪态等方面,邀请专业力量全年提供培训课程多达400节,有效提高了文艺爱好者的基础能力,解决了开展活动“有心”却“无力”的难题。

靖江街道永兴书房·靖阅书房外景照

“赛马式”交流提升“创新力”

“三团三社”活动不是“自娱自乐式的”而是“提振精气神的”,近年来,街道持续推进文艺展示与文化品牌的“专场比学”,在互学互比中持续提升精神面貌。一是在“深挖细掘”中做好文化传承。深挖靖江特有的花边、丝绸画缋等非遗文化,篮球、太极等竞技优势,邀请非遗传人、特色乡贤等牵头组建手工、太极等特色社团,努力推进“送文化”为“种文化”。二是在“文化走亲”中促进交流互融。着力打通村社交流渠道,常态化开展村社文化走亲,全年共开展各类交流汇演活动50余场次,共吸引不同村社两万余名村(居)民现场欣赏沟通,努力通过不同文化、习俗的一线互通,推进拆迁安置、移民落户等不同人群的交流互融。三是在“文艺竞演”中提升品牌形象。打造“文化振兴·魅力村社”靖江文艺竞演系列赛比平台,开展“季度文艺预赛、年度文化汇演”,邀请文艺界的大咖前辈、各村社的文艺爱好者现场评比,通过“比学赶超”实现了技术水平的提升、集体荣誉的凝聚。

省级非遗“丝绸画缋”传承人叶建明与其女叶沛仪

“菜单式”服务更对“群众味”

街道努力通过文化的传播扩大朋友圈,将“三团三社”活动从小范围的文艺爱好者推送到全方位的广大村(居)民。依托“三团三社”活动节目的不断推进与丰富,全面制定文艺活动菜品单,每季度推出新节目,通过微信公众号日常发布各文化阵地、文艺社团的活动计划与培训安排,老百姓随时可以找到自己喜爱的特色活动。同时,在“三团三社”的基础上,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日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倾力打造社区“一刻钟文化圈”,根据民生实事建设需要,已实现17个村社“文化礼堂(家园)”全覆盖,总计建成42个标准篮球场、4个省市级百姓健身房,省级文化体育公园也于去年11月正式开放,老百姓不出村社就能实现“有书读”、“有舞跳”、“有戏看”、吹拉弹唱“有处乐”、健身运动“有处享”。

靖江街道东昇艺术团演出照

靖江街道“三团三社”越剧社演出照

通过“四式”服务法的不断推进,老百姓的精神状态持续提升,一是从“办文化”变为“享文化”。社会力量持续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提供方式、提供文化产品的多样化,有效破解了政府吃力“办文化”的困境。二是从“群众看”变为“一起来”。“三团三社”真正成为了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兴趣活动,有效把老百姓中的能人巧匠、文化大咖等挖掘出来、凝聚起来。近年来,老百姓自发组建的队伍先后获得了全国村BA选拔暨省第九届“乡村振兴杯”篮球赛浙江赛区冠军,并在萧山区排舞大赛、村歌大赛、戏曲票友大赛等赛事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三是从“低俗乱”变为“高大上”。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和文化活动,老年活动室等场所棋牌声和香烟味少了,优美的声乐以及上墙的字画变多了,老百姓们团结合作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

靖江街道第十三届“善美靖江·农商银行杯”比赛现场

下一步,靖江街道将不断致力于“四式”服务法的深化,持续变“文化输血”为“文化造血”,为辖区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更多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享有更充实、更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本站编辑:汤圣洁